作者:潮汕。暗明
20世纪80年代没有见到军画家孙立老师,此后来往很多,而且彼此对军君有着不能放弃的感情。你来找我30多年了,很喜欢孙老师的性格和孙老师对人格魅力的崇拜,所以多看了几遍孙老师的画,虽然不太懂美术,但喜欢用个人感觉说个人感觉。
孙立新老师从事国画研究六十多年,经不懈努力与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和风格,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尤以山水、花鸟见长,且带有浓郁的新疆地域特色,其笔下的骏马、毛驴、骆驼、雄鹰、飘逸大气,栩栩如生,哈蜜瓜、柿子、葡萄,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有些造型已成为经典,为丝路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成为宣传新疆的一道丝路文化名片。
赶驼人,牧马人,放鹰人…属于孙立新老师的绰号太多,其间又被人称呼瓜贩子,近期又被称为驴贩子……,有时见面真不知该怎么称呼他了……
孙立新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西域文化融合的骏马秋风边塞知名画家。孙立新1942年生于山东聊城荏平县人,早年入伍从军,从小酷爱中国艺术,40岁起去北京进修,从此走上专业绘画的道路。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座右铭,多方拜师求教名家指点,博采众长,形成了飘逸洒脱、苍劲有力自己独特的画风。主要作品都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其作品中的《塞上春秋》、《草原骏马》、《春歌行》获自治区一、二等奖,《草原花红》参加辉煌北京书画大展获金奖,《丝路魂》参加西部九省获金奖,在1997年香港回归创作的《迎亲人》入选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八个国家巡展,获2014年徐悲鸿美术馆全国画马大赛银奖。其作品彼受业界欢迎,多次数百幅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绘画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乎就是通过笔墨,来表达一种寓意、传神和造境。从对自然物的描摹,到意境的创造,每个成名的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孙先生作画的风格,就是“大写意、大泼墨、大手笔”,如同我们新疆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样,充满着雄风和豪气。他的画,力求凸现粗犷、神奇、博大的地域特色,用大写意的笔法,将新疆人的豪情,野性融入在线条、色彩、肌理和形体之中。他作画,往往总是略微沉思后,挥笔不停,一气呵成,用笔之快,用墨之浓,令人惊讶。这也足见他的生活底蕴和艺术功底。看似洋洋洒洒,随心所欲,实则胸有成竹,法度严谨。每幅画,都展现出他宽广的艺术胸襟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欣赏孙先生的画,就像品味一坛陈年老酒,大西北人豪迈不羁的秉性,高腔壮韵的风格,还有丝绸古道上的羌笛驼铃,风土人情,在他的画中, 都能品尝到原汁原味。正所谓画如其人,它本身就是一杯浓郁的烈酒,喝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人对“意”是非常重视的。“意”就是一种情意、一种意思、一种思想、一种想法。在绘画中的“写意”是通过“象”来表达的。所谓“立象以尽意”。“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孔子早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庄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说;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也说过:“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中国的艺术观从来都是轻“实”重“意”,留下了许多诸如“意境”、“意象”、“意态”、“意趣”、“意绪”等精辟的语汇。还有“意在笔先”、“意在言外”,都是表达中国人对“意”的追求付诸语言和思维的结晶。
孙先生喜欢写意,好画骏马、雄鹰、胡杨、骆驼、竹子、柿子、哈密瓜、毛驴、寿桃……
他笔下的骏马,个个昂首挺立,肌骨夹起,云烟明晦,仪态万千。透着一种骁悍癫狂的野性和“马踏匈奴”的气概。其笔下骢马:“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路旁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其笔下白马:“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其笔下群马:“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湾”。
他笔下的胡杨,每一笔都见真功夫,看似泼天大抹,纵姿苍茫,亦有明暗兼备,沉重宁静。铮铮铁骨,顽强不屈,痴情存世近万年。他画胡杨时,嘴里总是念叨着:“三千年傲然屹立,三千年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那些对胡杨不屈精神的赞誉,都直接泼洒,倾注在他的墨韵色彩中,让人浮想联翩。其笔下春胡杨:“翠叶连丝路,玉枝接艳阳”;“盘根深沃土,翘首望蓝天”。其笔下夏胡杨:“叶蔽胡尘静,枝挑落日圆”。其秋胡杨:“铁干临风立,虬枝叶似金”;“拂枝牵翰海,击干带铜声。摇碎千秋月,留存万古情”。其冬胡杨:“根虬撑瘦骨,铁干锁冰花”。
当然,孙先生的画最得意的还是他的《天山飞雪图》。这幅横轴达十米的巨作,整个画面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笔墨自如,浑然天成。把人带进了一个祥和、宁静、恬淡、温情、令人神往的冰雪世界。中国画中不乏山水、怪石、瀑布、云雾等意向,而孙先生的风雪山水画,却更有他的独特之处。不管巨幅还是尺纸,总是境象广阔,苍茫浑厚。如果要说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这种境象、这种气魄,就是一种具体而直观的表现。他的画,不媚俗,不做态,咫尺千里,气象恢弘,主题生动,寓意深刻。每张画都生动地反映和表现出在西部边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景象。诸如他的《巴扎归来》,《牧归图》等作品,就是将人坚韧的精神之美与冰封雪域的形态之美熔于一炉,形成天人合一的效果。那雪域荒原上悠然飘来的驼铃声,在酷寒、艰险、严峻的环境中透出的是一种轻松、悦耳的旋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孙先生的画更多的时候,是运用现代摄影技术里的特写手法,强化画面的物象,实际上也就是在突出画面的精神,让人感觉画外有画,意外有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先生的西域珍品哈密瓜更有其特色,水分充盈、质感强烈、色泽鲜艳、瓜纹自然,其色泽韵味就如刚从地里摘下的鲜瓜一样,个个鲜气欲流,让人馋涎欲滴。先生说:"哈密瓜外表金黄代表富贵;内在甜蜜,代表着人的甜蜜生活"。先生将这种西域独品在其笔墨色彩中表现的惟妙惟肖,给观者以处在甜蜜生活之中的感受,也是对西域特产的一种文化提升,广受大众的喜爱和怜惜。
先生写意雄鹰,气势磅礴,豪气冲天,挟带着朗朗乾坤之气,色墨交融,水墨淋漓,挥洒自如,给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博击长空映红日,笑傲江湖射天狼”;“雨雪风霜何所惧,扶摇直上见精神”。
先生写意骆驼,或单或双或成群结对,皆形象逼真,形神兼备。如诗描述:“千顷金浪万里驹,四蹄软稳眼迷离。忍饥耐渴双峰立,避寒驱暑有皮衣。赤胆忠心尔护主,跪卧沙丘顶风袭。流连总是关山爱,今生注定不南移。”
还有先生的新疆小毛驴,更有其独具魅力,个个活泼可爱,头头憨态可掬,或两三争宠,或群驴逐风,给人以惊讶和惊喜。行家说黄胄之驴是与人共同劳作的伙伴,而孙立新的驴是生活富裕后人们喜爱的宠物,我认为此言中肯,符合孙老师的创作初心。这也是孙老师对生活、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
先生的画室墨香散溢,四周墙壁上挂满画作,无论是展翅翱翔的雄鹰,还是洒脱不羁的骏马,或是憨态可掬的小毛驴,鲜甜欲流的哈密瓜、晶莹剔透的葡萄、丰厚圆硕的柿子、凌云散烟的竹子、色鲜彩艳的寿桃,幅幅都别具韵味:笔墨轻重徐疾中暗藏变化、枯湿浓淡中彰显精神。
先生《西域葡萄图》,笔墨劲爽老辣,画面富有变化,设色有艳有淡,雅而不俗。其视觉界面密与疏的交织让人如梦如幻:“曲干葱茏盘巨藤,明珠含露若玉晶"。
先生作品《高节图》,秀逸有神韵,布局颇具匠心,极臻疏与密、藏与露之妙,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之境,不由人联想到咏竹句:“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先生《秋硕红满山》,用笔凝练遒劲,以没骨法表现柿子,浓淡相间,色彩分明,果实丰厚圆硕,形如如意,爽人目教人馋,迷禽眼使禽醉。“朱果累累挂枝桠,酥花色诱老昏鸦;霜冷几经晴日照,如灯似火若红霞”。“秋寒落叶尽,霜染满村红;回眸晶莹透,宛若宫阙灯”。
先生《寿桃》画面特色鲜明,绝少甜俗,笔力强悍,风动劲健,使观者能享受到“王母送瑞来,寿星笑颜开”之喜悦。
“大象无形”是中国特点,观念是思想的结晶,是一种哲学层次,是形而上的一种看法。“大写意”是一种“观念”,是经过思维、思想过程和沉淀的,在中国艺术大的范畴中具有普遍的意义。“象”和“形”观念是不同的,它是一种表现性的客观,一种表现“意”、传达“意”的客观,所以这种表达意的对象不是原形,是一种人工造出的形即为“象”,通过立象表达人的一种观念。
关于艺术创作,先生认真研究了历代名家的画作。先生说,研究名家作品,是为了学习他们的用笔、用墨、构图等绘画技巧,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才能形成了他独立的绘画风格。
关于艺术创作,先生有自己的感悟,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并不是苦思冥想就可以创作出来的,生活在不经意间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人们,无论创作什么作品都不能脱离生活,艺术创作也必须注重真实性的创作原则。
古人说:学艺当越老越醇!其实每个书画家都在做这件事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炼,只为日后能达到艺术的至臻之境,完成自己灵魂的深度修炼。喜欢画画的人,都知道学艺需立品为先,因此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品德的修炼。他们把艺术当自己的一部分,从艺术中感悟生命、感悟时空、感悟生存的意义。
先生说:绘画之路,艰苦无奈,绵延不绝,关键在于心态。心态好,柳暗花明,往往人与画老,越走越宽;心态不好,黑云压城,往往悲观消极,郁郁而终。画画的人,既要能在人生的低点,积蓄能量,厚积薄发;也应在人生的高处,沉淀灵魂,宠辱不惊。
先生说:画画用的是毛笔与水墨颜料,修的不仅仅是艺术境界,也是心境。必须要有时间、精力和智慧的投入。画画是一个人的心态修炼,在赤橙黄绿中,在意境修炼中,在审美品位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是沉淀灵魂,也是升华灵魂,更是滋养灵魂!
听着先生对艺术人生之见解,再细观先生画作,按图索骥,终于顿悟。先生以传统笔法写意自然,无论是巨幅大作还是精致小品,都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矫饰做作。先生的每幅画作,都从纸面散发着浓郁的新疆风情,也从笔端透出他对这片热土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