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赞他是云人、贤人、陈义仁、义国家,有人骂他性骚扰、先锋营,骂他是明教罪人。有人说他是龟工,粗俗悲惨的男人,有人说他是文学大家,最了解生活的美学。(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活)他以《肉蒲团》人的淫秽小说留下了煽情史,《闲情偶寄》人成为戏曲、美学上的宗师。
他就是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李尔。
1、“渔母也三迁”
学过点中国历史的都知道,但凡这大人物出生,必定是要有点动静的。说好听点这叫“传奇性质”,说难听点就是“玄乎”。
据说这李渔他妈怀胎超过11个月,临盆前肚子疼了三天三夜,愣是没有把李渔生出来。眼看着老妈快不行了,李渔竟然在肚子里玩起了捉迷藏,躲啊躲,反正就是不想出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也不知道这词合不合适,反正当时情况比较紧张),风水先生出场了,他一看这情形,就说:哎呦,这还了得,这是星宿下凡啊,得去总祠堂相迎。
说来也奇怪,估计这李渔娃子觉得总祠堂干净,有面儿,就这么出来了。就这样,李渔有了一个神乎其神的原名——李仙侣,字谪凡,号天徒。
李渔他妈觉着这孩子不一般,打小便很想让他红。于是便模仿孟母三迁,想让儿子也考个什么哈佛、剑桥之类的。李渔他爸呢,是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据说是卖药的,比较古板,但为了不让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也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天赋这种东西,还真是与生俱来的。
李渔作为一个神童,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之类的技能是标配。但他输就输在了不安分上,因为他总爱那么“皮一下”!
比如说人家考试正儿八经的写八股文啥的,他却觉得老套,发明了“临去秋波那一转”式的写法(就是写作爱在末尾搞反转);比如人家课外都爱下下棋、谈谈琴什么的,他却偏偏想当爱迪生,总要搞点小发明什么的。
后来啊,高考失利再加上朝代更迭,李渔悄悄计算了下年龄和功名之间的距离,哎,一晃都29了,快算了吧!他索性放弃了走公务员的路线,带着家眷奔向了当时的时尚大都市杭州,加入了北漂一族。
2、最畅销的网络作家
李渔自知,早已过了鲜肉期的他已经没法参加什么选秀节目了,于是他决定用内涵取胜——写网文。
在杭州漂流的这段时间,他是比较闲的,闲的天天逛戏院、逛书市。久而久之觉得厌烦了,因为他发现戏院的和书市的书怎么都是些装高雅的文艺片呢?
于是,他决定在网上写点刺激的、真实的。过了没多久,一本网络小说《无声戏》横空出世,很快便占领了各大网络小说网站的榜首。很多人会好奇,这是本什么书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本狗血言情小说+娱乐圈八卦合体,内容篇篇重口味,比如什么“美男子避祸娶丑女,却对她家暴八年”“知名丑八怪富商的三个漂亮老婆竟是处女为哪般”“女诸葛成战俘演越狱大戏,保贞节返故乡成千万富婆”……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股浓浓的《知音》+《故事会》的画风?于是,这本书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李渔一举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网络作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美女的狂野!据说,李渔当时为了庆祝自己成名,专门娶了自己的第四个老婆汪氏,以示庆祝。
3、这么多盗版,你们就不管管?
话说李渔在杭州待了几年,虽然书很畅销,名气很大,但却渐渐待不下去了。
因为李渔遇到了和现在一些有名作家一样的困境——版权问题。要知道,李渔的写的作品那都是爆款,不仅故事性强,而且还夹杂了大家都感兴趣的性描写。
这些书从写作、刊印再到销售,统统都是李渔独自担纲,所以众多盗版商们看到李渔精力不够,纷纷开始和他分一杯羹——盗版频出。
于是,渐渐的李渔对杭州开始厌烦了,首先文化局很不上道,打击盗版不力,断了他的财路。与此同时他的几个名士好友卷入政治风波被双规了,他怕受了牵连,决定躲远点。
识时务者为俊杰!经过多番考察后,他决定搬到更声色犬马的大都市南京去。
4、俗,咱就俗的纯粹
到了南京后,李渔放下了所有顾忌,读书人的脸面什么的,统统都是扯淡!
他放下了读书人的身段,畅销书作家的面子,开始了正儿八经的“不务正业”,他大量撰写小黄文,从《怜香伴》到《风筝误》再到改写《金瓶梅》的《肉蒲团》,从给达官显贵写庆贺生日的赋文到挣死人银子的墓志铭……
于是乎,读圣贤书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他们认为他是斯文败类,俗的无耻!
但他无所谓,俗,咱就俗的纯粹!他的日常不是在写小黄文,就是和朋友逛夜总会,出入红灯区,分享圈内八卦、女明星使用心得以及几种品牌的伟哥效果如何等等。
就在大家都以为,李渔已经俗到绝无仅有的时候,他却又干了一件俗的不能再俗的事情。
5、六十多岁,正式加入娱乐圈
李渔其实早就想混娱乐圈了。
不信你看他写的小说,堪称篇篇都是一个绝佳的剧本;或者你再去看看他的《闲情偶寄》,你会发现,他早就精通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演了。
可能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吧,如果李渔算苦的话!
公元1666年,李渔先后获得了乔、王而姬,他对两人苦心调教,凭借他的自学的导演+编剧才能,成功将这俩人培育成了一代天后。于是,一场隆重的记者招待会后,一个以潜规则为主,拉皮条为辅的娱乐集团应运而生。
李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时的娱乐圈幕后天王,李氏公司签约艺人大概40余人,这个集团主要靠乔、王两位天后的姿色,利用李老板的朋友圈关系大搞粉丝经济,再结合他改编的剧本大搞IP投资。
整个集团的主要项目就是巡演,学名又叫“吃大户”。就是每次一有活,李老板把他的演艺人员往达官贵人、地主老财家一领,然后就是连吃带住带玩,直到找到下一家。
娱乐圈的水很深,李老板为此也发明了自己的一套规矩:哎!咱谁给的钱多,我们就露的更多唱的更卖力,谁给的钱少,那我们就只随便唱唱哈!大抵如此。
如此看来,李渔还是娱乐圈潜规则的发明者,后来人还欠了他不少版权费呢!
6、大俗即大雅,原来如此
不管怎么说,李渔靠自己的努力,混的风生水起了。
但好事总是多磨,没几年,乔、王而姬便因为过度劳累挂了。两个天后挂了,李渔的娱乐王国就此崩塌。
李渔是悲痛欲绝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写了几首悼亡诗,感动整个清朝,却也难起死回生。时人感叹,红遍全国的李氏娱乐公司还没来得及上市,就倒塌了……
此时自己都六十多了,当年的老李成了真正的老李,再创业再进娱乐圈是不可能了。于是李渔回归到了平淡无奇的生活当中。
回想自己的过去,俗了一辈子,碌碌无为了一辈子,潦草了一辈子,所以他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能说他“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只能说:“哎,这螃蟹贼鸡儿好吃!”
这就是李渔,他能在最平淡的生活中抛却苟且,找到乐趣!
正是这种心境下,晚年的李渔妙手偶得,写就了这部文学史上的奇书《闲情偶寄》。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是在太多了,我就不多凑热闹了。在文章的最后,我只想讲几个李渔晚年经历的平淡而快乐的故事——
天然呆的老头
拜自己时的风流所赐,李渔的老婆很多,家里大大小小五十多口人,自己的娱乐公司倒闭后,吃饭往往成为最大的问题。
于是,他便自己种菜,自己吃。有一天,他来到地里摘菜,一边摘一边感叹:“隔壁张三平时挺勤快啊,怎么他种的菜又小又黄。”
这时,刚好张三路过,招呼李渔说:“老李啊,只做汤的话用不了那么多青菜的!”
李渔感到很不爽:“我摘自己种的菜,吃多少关你锤子事?”
张三也怒了:“MMP!你丫每次摘菜都摘我家的,旁边那块又小又黄的才是你家的!”
别人凿壁读书,他凿壁撒尿
李渔要是活到现在,绝对能再果壳上大火!因为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发明天赋……
大家都知道凿壁的始祖那就是匡衡了,凭借凿壁偷光,这位西汉的屌丝愣是完成了草根的逆袭,名流千古。
所以凿壁本来是个格调高雅悲壮励志的事情。
而李渔的想法却是,凿壁凿个洞,我再插根竹子,以后这样嘘嘘就不用到外面去了,妙哉!妙哉!
所以,我估计他家的菜园一定就在他凿壁凿的洞下面,不然怎么种的菜会又小又黄……
读我的书,你要先学会吃甘蔗
其实李渔的《闲情偶寄》在当时并不受人欢迎,比起他的那些小黄文,人气差远了。
有一天,一个朋友读了他的《闲情偶寄》后,专门跑过来找他理论:“你他么写的这是些什么东西?不是戏曲就是怎么唱戏?太没意思了,不看了!不看了!”
李渔不紧不慢说道:“我这书嘛,就像吃甘蔗一样,甜的都在后面呢。”
果然如此,卷一卷二讲戏曲确实很无趣,但稍微往后一翻……了不得~有兴趣的可以翻翻看!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不管怎样,李渔毕竟是幸运的。
适逢朝代更替,战乱不断,却能独善其身,圆滑世故且不说,简直就是个人精……
时至今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济也越来越繁荣。快手、抖音泛滥,而人与人之间也更加开放与尊重。或许,李渔的俗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日常。
周作人曾说:“得半日清闲,可抵十年尘梦。”
忙里偷闲或是俗里窥雅,才正是我们最缺乏的情趣。于此,不妨拿起书本,再读一遍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