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的2018年即将到来,更残忍的2019拉开了序幕。
让我们一起感受真正的刺骨严寒。今年是本人第三年应虎嗅的邀请对行业发表预测,虎嗅已将本文的部分内容发布,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完整版我单独发一下。
1.看好的公司
空缺。
今年下半年个别新产品,目前看来都是小鱼小虾,掀不起大风大浪。
至于其他企业(不仅是互联网企业),冬天就该休养生息。不折腾有可能活下来,瞎折腾一定死。
2.不看好的公司
滴滴:出行行业政策红利期已过,正如本人2016年文章《“新政”的真实面目:出行领域的分享经济已失败,“专车”将终结》预测的一样,滴滴最终会成为一家出租车公司,或者出租车代运营公司,其市值与利润空间的参照系应该是出租车企业,而非互联网企业。
在各地网约车新政严格执行的今后,合规的网约车司机和车辆资源愈发稀缺,且均在当地接入业务平台。滴滴的全国覆盖的优势难以发挥,将在全国上百个地方市场迎战以车企、传统出租车企业、当地其他传统企业等势力为代表的地头蛇。
小米:人口红利对应的增量市场带来的购机红利已过,而前几年未能及时完成品牌升级或者建立高端第二品牌的小米,将在未来的换机市场中逐步边缘化。换机市场是品牌和消费升级主导,而淘汰下来的次新或二手手机,又可覆盖相当一部分新增用户。
在海外,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起到的作用,是为小米的市值保底而非添彩。
而小米手机之外的百货业务,将在各个细分领域被逐步击破,其对手来自于三类厂商:财力雄厚的传统家电数码大厂、渠道巨头联合ODM企业的自有品牌、以及由出身于小米、华为等原厂的创业者们。
小米和滴滴有一点相似:都是传统行业,都希望按照互联网行业估值模型进行市场定价。要真正实现这一点,滴滴的机会在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而小米在于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普及。巧合的是,这两个外部条件,实现都需要十年以上。
3.持平的公司
快手:这款产品的诞生其实只比同样面世于2011年初的微信晚两个月,即使从转型短视频社区开始计算,快手也已经有六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快手对下沉用户群体的渗透是牢固和彻底的,且社区产品自带强大的用户粘性和惯性。这是其最有力的护城河。
但社区产品的共同缺点就是,其用户习惯和内容调性一旦形成,对新增非典型用户的友好度立刻下降,尤其是当产品在用户阶层渗透是自下而上的时候。这一点,去年我的文章《快手为什么惹人嫌?》已有分析。
快手将在明年初正式启动各项商业化动作,商业化收入一旦可比肩其直播收入,则快手有望站稳250亿美金的估值并在明年三季度之后冲击IPO。
快手的用户基本盘非常稳定,用户在快手上有稳定的内容消费、社交、娱乐、购物需求,因此快手的用户数据和收入是有保证的。快手的前景,很大程度与快手用户群体的数量相关联,而这个数量短期内不会明显扩大。快手至今未能证明其具备搭建产品矩阵的能力,因此将其归入“持平”类别。
新美大:与倒霉的滴滴和小米不同,美团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一方面一线城市对餐饮行业加强管理导致供应密度下降,而剩余餐饮企业由于房租、人工、水电之类运营成本上升,渴望提升坪效,导致供需双方对外卖的依赖加强;另一方面专车新政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一二线城市,正好满足了外卖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导致外卖送餐的成本没有过分上升。外卖行业这一红利期目测还有五年,而新美大自然是此中最大的赢家。
五年之后,若无人餐饮加工和送餐技术还没成熟,随着人口红利褪去,人力成本上升,送餐费用一旦与餐费可相提并论,则外卖行业的商业逻辑将改写。
所以,如果没有收购摩拜这个拖油瓶,新美大本来是可以归入到“看好”一列。当然,背后的腾讯爸爸可能另有安排,事情也许比外界想象的复杂。
字节跳动:把这家公司放进“看好”一列也不为过,但仔细想了想,以其当前的体量,短期内除了抖音的海外业务,数据上都难有重大突破,因此还是放进了持平一类。
另一个“持平”而非“看好”的原因,是其生态略显单一。虽然拥有多个大体量产品,但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以内容类见长,尚未在内容之外的产品领域证明实力。
第三个“持平”的原因,字节跳动的旗舰产品抖音,当前的收入结构还比较单一。除了广告业务,无论是直播还是所谓的“抖商”,对营收的贡献还看不到。
当然,抖音还有另一种为字节跳动做贡献的方式,就是为集团下一款产品贡献冷启动流量。这款产品可能是传说中的独立直播产品,也可能是传说中的社交产品,当然这两个角色有可能指的同一款。
本人在2016年底第一次参与虎嗅作者年度预测时提到,2017年可能会有威胁到微信的产品面世,其突破点在于微信的老龄化。抖音诞生于2016年下半年,但崛起于2017年,目前看来,抖音即使不是那个威胁到微信的产品,起码也令微信惊出一身冷汗。想一想微信这种体量的产品都会有机会被新产品撼动,我就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判官:十五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著有《产品觉醒》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