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导演张源新作《邪不压正》在各大影院与观众见面。
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到如今的《邪不压正》,民国三部曲的完结让观众们经历了“紧张”、“迷茫”、“慌张”。姜文的电影我到底是看懂了?还是没看懂?
如果我看懂了,在走出电影院之前我是不知道:
村正妖刀所负载的武士道精神;东棉花胡同39号是中央戏剧学院;李天然在协和医院所拜祭的肾是对梁启超在协和医院被切错肾事件的含沙射影;
李天然入职协和后碰见的残缺女尸事件指的是当时的“帕梅拉案”;蓝青峰参加辛亥革命时的战友“老西儿”和“小诸葛”指的是阎锡山、白崇禧……
如果我没看懂,姜文电影中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震撼的音响追求、讽刺的对话语言等等,这一切都太姜文了。
既然没有答案,就看看评分与票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它是否被大家“看得懂”。
《我不是药神》
《邪不压正》
前不久,国产《我不是药神》获得9点多的豆瓣超高评分,上映十几天来更是获得26亿的票房。相比之下,《邪不压正》豆瓣评分从8点多降到7点多,票房表现一般,观众们似乎不再买账了。
既然是商业电影,口碑与票房当然是期许的。那么与同时段上映的“药神”相比,存在了哪些“不适”?
沉浸过去的“老剧本”
影响电影商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就“电影主题”来看,《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电影对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故事的关注,并引发人们对于医药制度、版权保护、利益诉求等诸多问题的讨论。
相比之下,《邪不压正》主要是沿着古代侠士的复仇之路这一背景走下去的。就观众而言,《还珠格格》、《西游记》、《情深深雨蒙蒙》、《射雕英雄传》等这些“暑假见”的宫廷、神幻、武侠、琼瑶式的爱情等主题的电影电视剧,80后、90后、00后等新一代观众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作为本部电影的母本《侠隐》,是否在当下仍被观众接受?武侠体裁的电影是否受欢迎?这些都对《邪不压正》的热映打上了问号。
此外,相关性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注意力更是集中在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朋友圈中晒张美照、抖音中录段搞笑视频、社会上热点新闻的实时关注,观众的注意力早就从过去转到了当下,而中国电影很少有,《邪不压正》没有。
云里雾里的“姜文体”
“不舒服”是观看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感觉好像又被老师训导了一番,中间竟然还睡着了。“震撼的枪声、粗犷的嗓音、到位的表情、浪漫的情怀……”这一切都是姜文的,然而一切又太过姜文。
这个故事好像是讲复仇,好像又是讲导演的侠客情怀、好像讲李天然自我的成长。好像都在讲,但至少重点不突出。这个故事的叙事是片段的,让人们不能把握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也出现了“讽刺影评人、讽刺蒋介石”等似乎“跑题”的叙事段落。
上文提到过,造成观众走出电影院表示“看不懂”的另一部分原因是电影中太多的“包袱”。中国人习惯“三分法思维”,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更加倾向于含蓄、内敛和注重情感。在不查阅资料之前,一个历史老师也很难讲这些包袱全部打开,更何况每日匆匆忙忙的普通观众。
中国电影制作方式变了、电影观众变了,过多含蓄的表达方式没有变,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衬托下显得格格不入。
过度迸发的“荷尔蒙
是带着一颗艺术与崇敬的心理观影的,这是大多数人走入影院前的心态。然而,影片血腥的画面感充满了“媒介暴力”的音符。对于这最后一部民国曲,杀戮的“快感”让人不舒服。
故事开头,李天然师傅一家被杀时,村正妖刀落刀之时,飞起的头颅着实让人们为之一颤,更是吓哭了影院内的小孩儿。之后,蓝青峰被拔牙的“黑色幽默”画面,让观众也要紧了牙关。
“吃鸡游戏”的红色掉血画面都被和谐为绿色了,不知道这些画面是如何通过“审核”的。
此外,每次真实枪声的震耳欲聋并没有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去,反而每一次震撼的声响将观众从电影世界中振回了现实世界。这些声音是对震撼效果的强调?对故事载入感的增强?还是对观众进入电影故事进行排斥的提醒?
电影创作是文化创造的主观过程,解读电影同样也是一个自我解读的主观过程,而电影则是文化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方式。
“高级”也好,“大众”也罢;电影只有以沟通为出发点,并切实得到观众的接纳、认同、互动思考等,才会显现出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