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衡水二中高三学生中有一名因压力跳楼自杀,以前也接连发生学生自杀现象,现在距离高考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为了防止学生再次发生自杀事件,学校教育层出现了戴着严密的铁栅栏、鼓舞人心的红色横幅的活生生的“监狱”场景。
照片一经曝光,引来了网友集体吐槽……衡水模式为何如此传奇?
图左为衡水二中安装铁护栏之前的教学楼,图右为最近学校将护栏加高至顶部的教学楼。
据新京报披露的衡水二中作息时间表显示,学生5点半起床,晚上9点50分下课。除去跑操、三餐、唱班歌和午休的时间,学生有近十六个小时都被安排学习,“早读”、“化学自助”、“上午上课”、“中午限训”(做试卷)、“下午上课”、“物理自助”、“晚间限训”及“晚四”(晚自修),经过一天的“炼狱”后才能回宿舍休息。
这种典型的衡水模式来源于衡水中学(即衡水一中),除了将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做试卷、考试和上课,学校还严格量化考核每个学生。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交往过于频繁,会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衡水中学的一天,是从操场上震天的口号声中开始的。每个班级声音的洪亮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个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数。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和学生都不敢怠慢。
但很多参观过衡水中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觉得衡水模式难以复制,一方面多地禁止补课,这方面管理很严格,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学生控制的管理方式是很难被接受的。
“流水线式”教育是怎么炼成的?
据中青在线舆情分析七成网友不认可衡中模式。衡中模式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中,是封闭化管理和量化考核打造的一座“高考工厂”。
早在衡水模式出名前,黄冈是神话般的存在。“黄冈神话”始于1979年,当时高考制度恢复不久,黄冈中学在全地区择优选拔了23名学生组成“尖子班”,所有学生都考入重点大学,并囊括了当年湖北省总分第一、二、三、五和第六名。
上世纪90年代,黄冈中学老校区150亩的校园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引无数教师前来取经。黄冈中学不仅上央视上教材,大卖教辅试卷,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仅十余年后,学校每年效益就过千万,还到外地开分校。
但随着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奥赛与高考脱钩、高考试卷分省命题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黄冈中学的优势渐失: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也没有拿到过国际奥赛奖牌。
黄冈的兴起也刺激了地方教育政绩观的兴起。
被媒体称为“强人校长”的李金池接手衡水中学后整顿校风校纪,关闭校门施行封闭式管理,提升学校硬件建设。李金池将学校视为“精神特区”将改革矛头首先指向教师:不许老师外出兼课,不许搞有偿家教,不许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对学生进行激情教育、量化考核。
改革效果立竿见影,1995年,衡中一举夺得全地区11个县重点中学的头把交椅,开始显露头角。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十几人考入北大、清华,2012年更是攀升至96人。
如今的衡水已经是一座被教育改写的城市了,衡水中学、二中、十三中、冀州中学、武邑中学等学校已经形成军团式发展,每逢周末学校外的整条街就变成了停车场,来自河北各区县、北京、山西、河南等地来接学生的车辆将马路挤得水泄不通,大量“移民”涌入,甚至带动房价上涨。
一个籍籍无名的市县或乡镇学校,经过一番改革,以高升学率“一夜成名”,引来无数参观团,这样的中学不止黄冈、衡水。同样路数的还有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安徽六安市毛坦厂中学等。
知识改变命运or命运改变知识
上图为衡水二中学校鼓励学生的标语。下图为10名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南外学生。
在减负和教育改革浪潮中,衡水模式虽然欣欣向荣,但一直饱受诟病。在衡水二中曾经有这样一条标语“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在这场争抢好的教育资源的战争中,胜利者得到的战利品已经不只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身份转变,更广阔的人脉关系也已经被考虑其中了。
人民日报在《寒门难出贵子 努力未必能上北大清华》的文章中认为,考进清华北大,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诠释,但是“你来到清华不仅仅因为你努力,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在高考前衡水中学哀鸿遍野,还需安装铁栅栏防止学生跳楼的同时,南京外国语学校已经发布了今年学生被国外大学录取的情况。2015届295名高三学生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在内的的世界一流大学录取,加上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的学生,最后只有21名学生参加高考。
据了解南京高中开设了IB课程、A-Level课程;中美班、中加班、中英班等各种国际班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出身寒门的学子无法区分这些课程究竟有什么不同,面对一个学期6万的学费也只能望而却步。
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将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最近清华、北大等高校都公布了针对农村考生的特招计划,然而特招只能给极少部分寒门学子一个机会,面对固化的阶层结构和悬殊的经济实力,更多的寒门学子恐怕还是要躲在“铁窗”后默默流泪。
有人调侃“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但是,在社会的大学里,知乎网友@三新青年的话一针见血,“说一句很偏激的话:在中国,你参加高考你就已经输了。”
(中国青年网根据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