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维雪投身北斗事业,20年来攻克了系列核心技术。
图为王飞雪(右二)正与团队战友探讨技术问题。长沙晚报记者刘炬 通讯员 何书远 摄影报道A1
飞雪连天“北斗”情
国防科大教授王飞雪攻克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长沙晚报记者 刘炬 通讯员 李治 杨子敬
苍茫的夜空里,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古人赋予了她一个诗意的名字“北斗”。
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呼啸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自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斗转星移,今天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开始在“一路一带”的壮美行进中,保驾护航,服务全球用户。
在北斗问天征程上,每一个耀眼的年轮,每一座矗立的丰碑,都镌刻着一个名字: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飞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立项21年,王飞雪投身北斗事业20年,先后攻克一系列攸关北斗系统成败的核心关键技术,用忠诚智慧与使命担当,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古城长沙的夏夜,星斗满天。国防科大的北斗科研楼,灯火满窗。实验室内,王飞雪和团队战友依然如往常一样,正在向新一座科研高峰发起冲锋……
情怀:科研的方向就是“国家需要”
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为战胜而拼搏。“国家需要”是王飞雪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201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曾拿起一块导航芯片,问在旁的国防科大国家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星基导航与定位技术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之一的王飞雪:“核心技术是不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王飞雪满怀自豪、铿锵肯定地回答了习主席。
犹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遇到了瓶颈问题—信号快速捕获,该核心技术经过国内专家十年攻关未获突破。当时,从海湾战争起就已高度关注国际定位导航技术发展的王飞雪,看到攸关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心情非常沉重。
于是,王飞雪着手把以前掌握的文献资料和自己的实验数据仔细研究对比,从算法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反复推理论证,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当他红着眼睛把方案摆到时任系主任的庄钊文教授案头时,庄教授眼睛一亮,细心地和他们一起,对方案进行补充,对结果进行验证。
这套“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受到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科院陈芳允院士的高度关注,并专门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进行论证。论证会上,王飞雪从理论到实践,从数据到推理,回答质疑,得到陈院士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王飞雪从此在北斗业内名声鹊起。那一年,他才24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这时起,王飞雪正式踏上北斗导航定位的逐梦之旅。
他和同学雍少为、欧钢从北京抱回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以及4万元的尝试经费,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没有实验室,就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简单收拾一下当作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就东挪西凑找别人借,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探索”。
3年后,当显示器上脉冲闪耀,信号捕捉成功的一刻到来时,业内20多位专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年时间、十几家单位、几十位知名专家先后为之奋斗而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竟然在3年内被3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解决了!
2006年,国家准备对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体制进行升级,当时,北斗一号已成功运行多年,系统运行正常,大家主张,继续沿用原来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参数,只需适当增强入站链路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在某些特殊场合的稳健性即可。但王飞雪教授以一个科学家的前瞻眼光,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北斗一号服务性能全面升级的绝佳机会。
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北斗中心灯火通明,三个月的挑灯夜战,几十人彻夜不眠,王飞雪和团队大胆提出了一套最新的编码理论改造应用方案。经过论证后应用到北斗二号上,带动了整个北斗短消息服务系统效能的跃升:所有的终端设备功耗降低一半,抗干扰性能提升一倍,各项参数达到最优值!
2012年底,升级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面向亚太地区开通服务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来贺电,表彰学校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今年3月30日,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首颗实验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项任务中,他和团队承担了30余项任务,是国家唯一同时承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体制、卫星载荷、地面运控、测试评估和装备应用任务的团队。
情结:抉择里坚守信念
二十载寒暑春秋,王飞雪始终心无旁骛地奋战在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最前沿,他和团队一道先后攻克了导航信号快速捕获、短时高精度测距、强抗干扰能力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北斗系统做出了卓越贡献。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全面启动,2003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2012年底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面向亚太地区正式开通服务,2015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北斗全球系统导航卫星。王飞雪与团队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便携式用户机,世界领先的监测接收机、精密测距码模块及注入系统、星载上行测距终端等星地设备。
“到2020年,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地球倾斜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导航定位,从此,时间与位置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王飞雪向记者描绘着他即将攀越的下一步科研目标,语气坚定而自豪。
今年44岁的王飞雪,从小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直播画面在震撼世界的同时,也深深吸引着闽西山区一个孩子的目光。1988年高考时,王飞雪因成绩优异被所在中学推荐上北京大学,只要考到一本线即可,然而少年时他向往的却是国防科大。
上北大还是上国防科大?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选择了国防科大。
步入校园,他如饥似渴地在科技的殿堂中学习,以全院排名第一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决定继续读研深造。中国科学院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学校也挽留他留校深造。
去中科院还是留在国防科大?王飞雪再次选择了后者。
他在北斗导航定位领域成为知名专家后,国内外许多大企业的老总纷纷发出邀请函,许以配备个人实验室、研发队伍和优厚待遇,劝他转业,但他不为所动。
在他内心深处,逐梦北斗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实现抱负、为之奋斗的毕生追求。正是凭着这份赤诚和热爱,他和团队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瓶颈,使中国在广袤的太空拥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情愫:人格魅力比肩学术贡献
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对身为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心主任的王飞雪大校,学生们总是亲热地称呼“王博”,而不是“主任”或者“王老师”。
王飞雪清正。2005年,他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学术成果丰富,在北斗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申报的项目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飞雪将这些支持经费由团队统一管理使用。
王飞雪淡泊。2012年,北斗团队潜心10年磨一剑后首次报奖。上级机关通知,王飞雪等几位专家可以在两个项目中署名。但王飞雪与领导商量决定,应该给作出实际贡献的年轻人署名。王飞雪带的博士生刘荟萃在校时参与的科研项目,在她毕业三年后国防科大申报全军科技进步奖时,作为导师的王飞雪仍不忘要把她的名字加进去上报。
王飞雪平易。他一年平均出差200天,出差乘坐的飞机、火车就是他的办公室,科研工作的试验场就是他的家。王飞雪在办公室里的文件柜上常年摆放着一个出差用的旅行箱,接到出差任务随时就走;角落里常年摆放着一个休息用的行军床,出差回来太晚了就在行军床上对付一宿。到了后来,任务没有那么紧了,王飞雪却养成了接到任务立刻就走的习惯,旅行箱和行军床也成了他办公室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王飞雪不论上班还是出差,他总随身背着一个黑色背包,各类证件、文件材料、笔记书稿一应俱全,同时包里还备有一套出差的生活用品和工作装备。
如今,无数“飞雪”已连天,在问天求索之路上,王飞雪与他的团队一道,正用忠诚智慧和火热青春把北斗横亘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