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抖音(抖音))擦了擦,头晕目眩,怅然若失,有不切实际的东西。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我到底得到了什么。”
最近话题度很高的音乐创作类短视频社交应用,2016年9月上线的抖音(抖音)诞生时间并不长。
然而,从2017年3月起,抖音就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2017年8月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0亿,2018年春节期间更是收获了新一轮关注,活跃度也再创新高。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春节期间热点App数据观察》显示,春节当日,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3496万,增长率为7.47%。
同时,抖音上流行的热门曲目、舞蹈动作,甚至是由抖音红人自创的各种“爆款菜单”,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迅速传播。
抖音到底为什么“火”?
15秒的舞台
根据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数据,2018年1月,抖音用户主要集中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其中24岁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75.5%,远超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在城市等级分布上,抖音的一二线城市用户比例也高于其他短视频平台。
从以上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24岁以下的年轻人或许最容易被抖音吸引。这样的用户画像,与抖音曾选择的“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的平台定位是相符合的。
抖音采用“算法推荐+人工精选”的推荐机制,用户进入首页后,可直接观看竖屏全屏自动播放的高清短视频,并通过上下滑动屏幕来直接实现视频的切换。
与此同时,抖音降低了视频制作的门槛。首先,每个视频只有15秒时长,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只要有一两处亮点,就能抓住看客的眼球;其次,抖音为用户提供了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模板和相应的台词设计,并通过优化拍摄技术、增加滤镜特效等方式,让视频的拍摄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另外,抖音还在平台上发起各种“挑战”,不断挖掘年轻人喜爱的玩法,鼓励用户在同一话题下制作更多的视频,也带动了一批用户的参与和“围观”,甚至出现大量用户“沉迷抖音”的现象。
有人曾将抖音与快手进行对比,认为从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效果上,快手与“广场”在某种程度上有契合点,它不设置频道分类,不对视频作标签化处理,将平台定位于“做一面镜子”。抖音则类似于“剧场”,它鼓励用户在舞台上演出规定性节目,并对“大V”用户进行精准包装与宣传,在“洗脑”音乐与多重特效的加持下,激发出用户的表演热情,而观者也可在一个又一个15秒视频中,不间断地感受到舞台上的娱乐气氛。
过度娱乐之伤
抖音的火爆,也伴随着持续不断的质疑之声。
抖音的“挑战”玩法,固然能够激发用户快速制作出大量视频素材,但也会让短视频流于模式化的翻拍和跟风,无数的“海草舞”“社会步”在城市与乡村、街头巷尾与家庭居室中反复出现。同时,制作门槛的降低,也有可能导致视频内容品质参差不齐。
短视频App的研发初衷或许是供人们消磨碎片化时间,但速食、搞笑、套路化的短视频却不断诱惑用户投入更多时间,由此陷入过度娱乐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