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培训机构和学校设计了相关课程和讨论。
北京赫德双语学校给不同年级的孩子设计的项目包括: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和免疫力、通过病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一本“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等等。
童书妈妈“顺应儿童天赋的写作课”临时开发了“在疫情中记录历史”的写作主题。
这些越来越现实化、真实化的课程,均指向了学习要回归生活,而且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完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未来关于教育、关于学习的样子,他颠覆了现有人们对于教育的定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构想——学习中心。
孩子们不必在规定的年纪入学,不必在固定的时间到达固定的学校、固定的班级,去上一堂事先排好的45分钟时长的课。
他们没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课之分,在一起学习的人不再都是同一年龄的孩子,甚至教课的老师都是从学生中产生。
他们不需要以分数、文凭来衡量学习的效果,而是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计入一个叫“学分银行”的大数据中心。
.........
有人说这是一个有关于教育的乌托邦,有人说这个未来有点远。但谁能确保就真的不能实现呢?就像几年以前,谁能想到微信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滴滴会改变我们的出行,抖音、快手会让每一个普通人在家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进行视频直播.......
在这里,我们无法去讨论它实现的可能性,也无意讨论课程改革这些微观命题。只是单单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家长,我从中看到的三个趋势,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说是“趋势”其实也说不上,因为这些话题平时也经常被提到。但是,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看重。
越来越看重去真实的世界中学习。
100多年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他曾经严肃批评过教育远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学校只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的地方,所以教育过程只是为未来做“准备”。
而《未来学校》提出“学习中心”之所以替代学校的一大原因就是——“学习要回归生活”。学校应该与社会生活无缝对接,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生活。
毋庸置疑,去真实的世界里学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记得我刚上初一那年,面对新开设的生物课,完全懵逼,对书里面描述的关于植物分类、细胞学说等完全没有概念。第一次生物考试我只考了60分,对于一个常年考试第一的人来说,那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情。
现在想来,为什么我那时候觉得生物那么难?因为在一个农村孩子的过往经验里,我与这些新知识、新概念在现实中完全没有连接,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学起来特别费劲,也记不住。
罗振宇在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讲到“教育在发生什么变化”时,提到“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综合挑战,比如组织一场活动,开发或销售一个产品。这些都不是只具备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能搞定的。
目前的教育貌似也越来越注重与真实世界的对接。
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培训机构和学校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和讨论。北京赫德双语学校给不同年级的孩子设计的项目包括: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和免疫力、通过病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一本“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等等。
童书妈妈“顺应儿童天赋的写作课”临时开发了“在疫情中记录历史”的写作主题。
这些越来越现实化、真实化的课程,均指向了学习要回归生活,而且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对于父母们来说,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多带孩子去现实的世界中探索和体验,而不再是抱着旧的教育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可以了。
越来越看重孩子的天赋和自主需求。
“学校”成为“学习中心”的另一个原因是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前的学习,知识是已经固定好的,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学生是围绕知识去学习。而未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什么是学生说了算,怎么学也是学生说了算。
看起来,这个很难实现,但这背后有一个逻辑不会变,那就是: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
孔夫子爷爷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但千百年来仍然没有实现。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直到大学或者职高时,才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而且在选择专业或就业时,很多时候还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干涉。明明喜欢艺术创作,却被家长逼着去读好就业的理工科;明明动手能力强,却被逼着去考公务员。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个人的优势和天赋得不到发挥,按照世俗的标准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人生。
我是过了30岁才开始觉醒:我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要过怎样的人生?
而且我发现,和我一样迷茫的人不在少数,很多的人为了探索自己,放弃安稳,通过各种途径苦苦去找寻真正的自己。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受现实所迫,那么到了我们下一代,甚至现在的00后,他们面对的物质生活已相对丰富,所谓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稳定与否,已不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他们更多考虑的可能是这件事情我喜不喜欢?我感不感兴趣?我开不开心?
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尽早地帮助他发现自己的天赋和优势,然后通过刻意练习不断去强化这种优势,是不是更容易成才呢?
就如《未来学校》书中所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世界。要让每个人成为自己,首先就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越来越看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未来,学校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凸显。
书中提到:1966年《科尔曼报告》和一些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学校在孩子学业成功方面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家庭及其同伴的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学业成就的关键,父母的参与和期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中介变量。
虽然忽视学校的作用有些绝对,但研究让人们重新开始考量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在美国,
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少年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在家学习,而且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在中国,也有超过20万例的孩子在家上学,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读完小学六年级就没去学校了。
虽然我等老百姓没有能力像童话大王郑渊洁一样,把孩子留在家里接受教育,但不得不说,现在的教育已对父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未来,父母不仅是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还可以是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
这些众多的角色里,归根结底要落到一个学习者。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拼爹”“拼妈”的背后,最后拼的是父母的格局和素养。在《成为主角》这本书中说,呵护孩子,从呵护母亲开始,教育孩子,从教育母亲开始。某种程度上,父母们的起点就是孩子的起点。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后记:在写作此文时,反反复复将这本书翻了很多遍,我对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很认同,而且有一些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验证。
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教育从业者,还是对于关注教育的人士,这本书都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和趋势。
但是,书中的愿景能不能够实现,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需要每一个人落实到当下的每一个行动。就如书中所说:未来学校与其说是在未来存在的学校,不如说是我们现在要去努力筑造的学校。这才是写作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所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沁儿,中年宝妈一枚,爱阅读,爱学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书和远方。关注我,沁儿愿意和你一起成长,关于自我,关于育儿。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有兴趣,欢迎留言、评论、点赞或者转发,你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