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红楼梦》有两个重要的角色:开头提到的和尚。
也就是石头上所载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依照僧道命名习惯,大士是僧,真人是道。依照全书设定,两位神仙出场,必有大事发生。但实际上,两位神仙同时出场的次数非常有限,大致只有这样几次:
(《红楼梦》一僧一道)
第一次共同出场:
《红楼梦》第一回。一僧一道这两位神仙第一回的出场从石头的视角描写,“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俗,丰神迥异……”然后僧人把石头幻化成“通灵宝玉”,并约定将其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重要的提点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显然,第一次一僧一道同时出场,是在神仙世界;
第二次共同出场:
《红楼梦》第一回。一僧一道的第二次出场是两位神仙带了石头去渡劫,被甄士隐遇到,“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谈的是什么,主要是石头的来龙去脉,并且提示了“还泪之说”,甚至还有甄士隐跟两位神仙的对话,依照情节,这一次出场是紧接着第一次出场故事之后的,所以这一次的出场在甄士隐的梦境里,其实也是在神仙世界。
第三次共同出场:
还在《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抱着英莲(这一年,英莲三岁)去街上玩,“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这一次,这两位样子已经很差劲了,不再“骨格不俗,丰神迥异”了。因为这一次出场,是在小说中的人间俗世(人间世)。甄士隐这次看到的,是两位神仙在人间的幻相。
(甄士隐和三岁的英莲)
这次出场,说话的主要是僧人,“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万万注意到,说话的是“僧”,大哭的也是他)。这段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人间世)。
甄士隐夫妇只此一女,肯定不舍了。但要注意,想要度化英莲的,是僧人!
紧接着,这里有一句道人的台词:“只听那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即从这一次之后,僧道两位分开行动了,这是这两位角色之间的自我约定,之后,两位便分开忙去了。忙什么呢?忙着分别度化男男女女……
道人单独出场之一
还是《红楼梦》第一回。士隐丢了女儿,烧了家,投奔岳父败了最后的家产,在街前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屐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嘴里念的是《好了歌》,士隐上前做了《好了歌注》,于是,士隐“将那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这段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人间世)。
(甄士隐和道士)
注意,度化甄士隐出家的,是道士!
僧人单独出场之一
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进了贾府后,被问吃什么药时,林黛玉回答:“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这一次,出现的是僧人,具体面目不详,给黛玉之病提供了一个“口头医嘱”,因为他也治不了黛玉,黛玉是仙草化身,是来人间还泪的。余下的只有念头有一个,就是度化黛玉出家。这段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人间世)。
(贾母和黛玉)
林如海贾敏夫妇只此一女,当然不舍,但想要度化黛玉的,是僧人。
僧人单独出场之二
在《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打听宝钗吃什么药,宝钗讲药的来历:“……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这里有个秃头和尚,是僧人的另一种“幻相”。他对宝钗很认真,开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处方”。因为宝钗是人,他要在世间度劫。
(宝钗在说她的冷香丸)
但一定要认清,负责宝钗命运的,是僧人。
道人单独出场之二
在《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因受了凤姐的捉弄,又加情痴,将死之时,“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道人再次出场。
(贾瑞正照“风月鉴”)
当然,“风月鉴”没有救了贾瑞,因为贾瑞偏要照正面。但要注意,负责贾瑞命运的,是道士。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来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了。《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两人是有明确分工的。僧人负责度化和掌管女性;道士负责度化和掌管男性。
(僧道的分工)
当然,后面还有一次验证:
道人单独出场之三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尤三姐得知柳湘莲悔婚,愤而用鸳鸯剑自刎。尤三姐死后,柳湘莲追悔莫及,“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号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于是,柳湘莲跟道人走了……注意,这里度化柳湘莲的,也是道人。
(柳湘莲出家)
所以在第二十五回里——
僧道第四次共同出场
为什么要共同出场呢?因为负责宝玉的,是道士,负责凤姐的,是僧人。两人共同受了马道婆的“魇镇”,两个人都命在旦夕。已经约好三劫之后再见的僧道不得再次共同出场,他们共同治病的法宝只有一个,就是“通灵宝玉”。
“通灵宝玉”就在宝玉身边,为什么不灵了呢?
(宝玉逢五鬼)
因为宝玉受了“声色”之迷,凤姐受了“货利”之困。因此,“那僧道:‘长官你哪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也。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只怕就好了。’”说话的是僧,因为“通灵宝玉”就是僧人施法变化而来的。
“通灵宝玉”果然灵验,两人病去灾消,喜得黛玉直念佛。
且住,凤姐和宝玉这次生病是在什么时间点上呢?
是凤姐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上,这一刻,贾府上下,基本公认“宝黛”是笃定的婚姻(凤姐甚至直接拿宝玉做比)。但僧道出场之初就说“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啊,所以,在这里一定需要一个变故,因此,就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宝玉、凤姐出事了,虽然出事的原因并不关宝黛婚姻,却因此对宝黛联姻产生了充足的反方向作用。
(凤姐与黛玉)
宝玉的病灾让人想到未来的二奶奶必须身体康健,黛玉不符合条件;凤姐的病灾让人想到未来的宝二奶奶必须有治家之才,黛玉怕也不符合条件。
众人看好的“宝黛”之合,在这次“魇镇”事件之后,贾府的大多数人开始重新审视“黛玉和宝玉结合”这件事的合理性,并随之发生了让人极难察觉的轻微改变,直到最后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
所以,这次让僧道共同出场的“魇镇”事件很重要。是《红楼梦》的重要关节。其实,只要是僧道出场,都是重要情节。
(【跟着布丁读《红楼》】之77,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