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出现在地球上以来,生物开始进化,经过40多亿年的适应、繁殖、死亡和进化循环,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在100多年前,达尔文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人类开始试图解释生命演化的规律。根据现代生物进化论:
- 生物总是趋向于过度繁殖;
- 每一代都有突变,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新的性状。
- 在自然选择下,那些能适应环境的性状被保留,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
- 当性状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与原先的物种有较大的区别,就会产生生殖隔离,诞生新的物种。
而这里的“突变”指的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重组。“突变”是进化的动力和原材料。由于突变速度很慢,导致物种的进化速度也很慢,一个新物种的产生都至少要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的时间。所以 ,我们基本上很难感受到“进化”。
不过,根据最近的研究新研究发现,人类进化的速度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那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
进化加速的原因?
在生物学的定义当中,进化是和基因严格绑定在一起的。然而科学家就发现,如今人类的进化已经不再只是依靠“拥有生存优势”的突变基因,还可以通过人类文化学习(获得)到的行为,来获得生存优势,这也是一种进化。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文化而实现进化的速度要,远比基因突变再自然选择的速度更快,对于人类命运的影响也更深刻。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人类与病毒。在没有人类文明的时代,当全新的病毒攻击人体后,大部分人可能一时无法适应而死亡,还有一部分人的免疫系统会与病毒进行对抗,如果战胜的病毒,那么人就活下来,并且产生免疫,日后这些病毒再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就能快速地杀灭病毒。
这些人的基因也就会变留存下来,慢慢积累相当长的时间后,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可以应对了,所以进化的速度会非常慢。
而如今的人类文明就完全不一样了,当有流行病毒出现时,不用再经历缓慢的筛选过程。这是因为人类不再需要依靠基因突变来对抗病毒。科学家可以研发疫苗,用其他的医学干预手段来帮人们对抗病毒。而这些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可以帮人类一次次对抗不同的病毒,一直影响着人类的免疫系统,相对于原本依靠基因突变,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当下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成了人类进化的动力。不仅如此,科学家发现,文化知识的积累还会推动基因快速变化。就拿乳糖不耐受来说,起初喝牛奶健康就来自于人类文化共识,这导致很多人也开始喝牛奶,进而推动基因快速变化。
人类文化知识的“进化”
在理查德·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作者就提出了一个观点:
基因为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而人类的文化知识其实和基因是一致的,它们也会为了生存也会尽可能地“自私”。因此,人类文化知识自身有一些会被淘汰,有一些会通过“进化”而被人类广泛接受并一直留存下去。而这些人类文化知识的“进化”也会继续地影响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以及应对社会竞争,也会更大程度上地习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两者相辅相成。
一些习惯,行为和思想也就一直被保留下来,成了人类的“遗传信息”,也就是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
所以,一些科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人类正在从以“生物个体”为中心的进化转变为以“人类文化知识积累”为中心的进化,这样的趋势会形成许多文化群,把同一类文化的人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趋势还会愈演愈烈,更大程度地促进人类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