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杭州全江新城、南京南部新城、河西新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江北新区等,除了国际学校、三甲医院、商业综合体、中央公园齐全的人才卫星城、苏州的那些村庄,除了工厂什么都没有。
不能同意这个观点。对苏州甚至苏南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对卫星性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苏南各县绝大部分属于全国十强县。工商业、医疗、住宅,相关配套完善独立。很多人把苏南各县单独列出,与上级地级市分开,间接说明也是认为县级市与地级市之间联系不紧密,各县可以独立运行,这实际上就是卫星城后期成熟的标志。并不是一定要有科技园区,或者高等学府才算是卫星城。卫星城的初期,类似于北京周边的“睡城”:人群在主城工作,在远郊外居住。这种人口聚集地,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完全依赖于主城。但在后期,卫星城逐步发展出工商业中心,相关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这样人群就不需要去主城工作、娱乐,相当于分担了主城的人口。
而且苏州各县,由于地方财政充足(直观表现在当地公务员收入上),城市建设相当精致完善。有明确的商业中心。苏南目前的问题在于二产到三产、低端到高端的产业转型。但在城市规划上是十分良好的。单中心城市与都市群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城市建设孰好孰坏,我们大可以去苏州下辖县实地看看。
苏州四县市规划得非常好,很多比普通省会城市的市区还要先进。医院,学校,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中央公园,商业广场全部都有,生活在这种卫星城非常舒适。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就算是卫星城,这种卫星城模式是非常良好的规划,兼顾了效率和后勤运输压力(具体表现可以看宁杭苏三城的房价和人均收入)。
发展卫星城分担主城交通、后勤压力已经是目前的决策了,而苏南这一块做得非常好。网上很多人一味地热衷于单核超大型城市,但此类超大型城市的城市病,在规划学上早有定论。由卫星城组成的多重心城市在均衡人口、舒缓交通、控制城市病,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上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目前宏观选择控制城市规模、建设都市群最主要的原因。
卫星城不要求达到或者接近主城的规模和实力,卫星城的强弱主要影响分担人口的效果。苏州各县位列中国最强的一批县市,对主城人口的分担能力远超过普通城市。各县的人口规模也有详细数据,已经达到了中型城市的要求。其实在单中心城市与多中心城市之间,拿单一区域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城市规划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别。以都市群卫星城的概念看,苏州比南京杭州,才更像一个超大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