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九重阳、裴秀秀喝着菊花酒,高高在上,远眺民俗。传说中的杭京开始避灾的时候,山茱萸是节日亲家的一株植物,插遍了历代文人写的草书诗词小说。(莎士比亚)。
而稍有中药常识的人便知道,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之分。在这已经消失的习俗里,在那句著名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乡愁里,茱萸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图为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的山茱萸和吴茱萸。
重阳佩戴茱萸的风俗起源很早。《续齐谐记》便有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家,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世人每至此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耳。稀释故事中的神话成分,费长房的原型当是一位懂防疫的民间高明医师。他推荐使用的那种有去邪避恶效果的茱萸,究竟是什么呢?
翻书查到,王维故乡在蒲州(唐代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永济县,即题中之“山东”——华山以东地区)一带,按照植物的地理分布推测,江南地界以吴茱萸为多,中原一代常可见山茱萸。所以王维怀念的,究竟是哪种植物呢?姑苏大才子车前子说过,“我见过茱萸,枝条是直楞楞的。真要把它插起来的话,像插把扫帚似的。好朋友在一起的话,不是插茱萸,是拿扫帚扫地。好朋友是扫帚,可以把我生活中的灰尘扫掉。还是把茱萸留给六味地黄丸吧!”留给六味地黄丸的,该是山茱萸。而家在江南的车前子,故乡一带,吴萸最多。这又当如何判断呢?
——图谱中的吴茱萸——
实际上,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可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缘何同叫“茱萸”,今已不可考。按《纲目》说法,“茱”者“朱”也,“萸”原指较小灌木。大抵此两种植物都能结出红色珠果而植株不高,便撞了名字。
——秋季枝头晶莹饱满的山茱萸果实——
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从图中可知,山茱萸虽花美如杏,珠果红艳,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真是再方便不过。
——结于枝头、累累成簇的吴茱萸——
凡节日佩戴之物,取驱邪避秽之意,多为气味芳香浓烈的植物。端午如此,重九亦然。遍插茱萸,是取其“避邪气,御初寒”之意,想来只有气味“燥烈芳香”的吴茱萸堪当此任。这也足可证明古人在重阳节随身佩戴的,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乡愁源头,便是吴茱萸。
—三月间正开花的吴茱萸——
只是这考证也粗浅,结论也武断,恐怕反而坏了诗兴。茱萸承载的情结,经过千年流传,已定格为游子的乡愁。诚如诗人叶球先生所说,“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茱萸是一种象征,你说你的山萸吴萸,那只是药。
文:杨简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