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生时代读过《阿Q正传》,似乎对AQUI没有什么感动,只知道他的《精神胜利法》及其口头禅。“我们比以前宽多了!”
进入社会再读一遍,就会发现这样的人物就在身边。
知识分子对阿Q,往往充满讽刺、嘲笑,他愚昧、无知,贫穷、猥琐,自以为是、欺软怕硬,是一个扶不上墙的小人。
但是当你处在社会底层,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甚至你自己就是一个阿Q。
而鲁迅先生对阿Q并没有嘲弄、笑话,他其实对阿Q心怀悲悯、同情。
关于阿Q的身世,小说的开头便写到: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
阿Q像极了我们底层的打工者,比如说深圳的“三和大神”,甚至他比一般的打工者还更可怜。
他连父母亲戚都没有,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工作,只是靠出卖力气,饱一顿、饥一顿地活下去。
他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有钱赚、有饭吃,人家叫他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尽管这样,他还是赚不到多少钱,只能浑浑噩噩,流浪一般地活下去。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没有丝毫值得炫耀的资本。所以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嘲弄他。
他说自己本姓赵,秀才家的赵老太爷揍了他一顿,说:“你哪里配姓赵?”
因为他头上有癞疮疤,别人便笑他头上有灯泡,见他一来,就说“亮起来了”。
他因为突然来了生理需求,对吴妈说了一句“我要和你困觉”,从此周围的人都唾弃他,把他当流氓、当瘟神、当癞皮狗……
为了让自己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悲苦,阿Q就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
别人打他,他说是:“儿子打老子”,说自己是个“虫豸(zhì)”。
别人欺负他,他就去欺负比自己更卑弱的小尼姑、老尼姑。
他赌钱把家当都输光了,就狠狠地扇自己几个巴掌,自以为是反败为胜……
恩格斯说:“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阿Q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精神胜利法,虽然很好笑,虽然对于发家致富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但也是一种绝境之下的情绪发泄口。
相当于我们现在很多工作十多个小时的人,回到家之后,用打游戏、追剧、刷抖音,来让自己快乐一点。
人人都瞧不起阿Q,其实不是因为他坏,只是因为他又穷又丑又弱而已。
当他在城里得了些钱财,变阔气了之后,再回到老家,周围的人都对他阿谀奉承起来。
那些曾经躲着他、正眼都不瞧他一下的女人们,上赶着向他买裙子、首饰。
从前以前骂他不配姓赵,又把他扫地出门的赵老太爷,也主动请他来家里。连平时舍不得点的灯油,都愿意为了等他而点上……
世态炎凉,大多数人都是嫌贫爱富的,一个曾经在他们眼里混得跟狗屎一样的阿Q,突然暴富起来,一下子就被奉之如神明。
虽然穷不是没有原因的,可能是出身不好,可能是脑子不灵光,可能是运气差,可能是身体残疾,可能真的是懒惰、麻木、庸俗、目光短浅……
但是,我们不是人家,没有经历人家那样的生活处境,我们凭什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嘲笑他,说阿Q你为什么不读书?为什么不去做高薪职业?为什么不努力挣钱呢?
鲁迅对于笔下的阿Q是心怀善意、悲悯的,没有对阿Q进行冷嘲热讽。
整部《阿Q正传》,其实是给底层小人物立的传记。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几乎面临着人的一切生存困境。
里面的章节,其实对应着我们普通人都会经历的问题:
“生计问题”——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烦恼。
“恋爱的悲剧”——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惶恐,无家可归的困惑。
“从中兴到没落”——在生存线上努力挣扎、奋斗,最后却又成一场空的绝望。
“大团圆”——对死亡的恐惧,对灾难的无知无觉,生死之间的无力挣扎。
作者刚开始在前两章“优胜记略”里,对阿Q是冷眼旁观、略带嘲讽的态度,但是后面越写越深入阿Q的心理,让读者能够从阿Q的身上看到自己。
尤其是到了最后一章“大团圆”,作者站在阿Q视角,写他努力在供词上画好一个圆、写他在幻觉中看见饿狼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这些描写深入人心,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
鲁迅是很了解、很同情底层小人物的,他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没有居高临下指责、嘲笑,说阿Q你为什么不读书呢?你为什么不现实一点呢?攒了钱为什么不存下来留着娶媳妇,非要去赌博呢?
固然,鲁迅展示了阿Q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坏毛病,但是他没有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对他指指点点,这才是知识分子的良心,伟大作家的悲悯。
未受他人苦,莫笑他人贱!
要想帮助身边你觉得不堪的人,最好的方式是给他指路,唤醒他奋斗的思想,给他介绍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