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传染病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加快了直播货物的全面兴起。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新经济还是传统经济,都开始以新的姿态拥抱“直播品”这一商业新生态。
当下,我市正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和“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直播带货应运而生,涌现出“多肉小王子”“吃鸡小哥”“面条掌柜”等直播“网红”,成为带动衢州电商蓬勃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电商直播一万多场次,销售商品2300多万件,累计观看8404.56万人次。在直播电商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131.5亿元,同比增长32.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超出全省平均22.3个百分点。
然而,火热的背后,机遇与问题并存。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样的新机遇?又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瓶颈?
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
拎上一个篮子,来到绿油油的茶园。只见她的纤纤十指在茶树上上下翻飞,鲜嫩的叶子便飞快地被采摘到竹篮里。随后,晾晒、炒茶、挑蛋、入锅……当喷香的茶叶蛋在剥开的瞬间,茶香四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当初所有的“繁琐”都特别值当。
龙游“飞鸡”代言人胡瀞文正在拍摄短视频,配合之后的直播带货。
从采到煮的整个过程,都被“龙游飞鸡”代言人胡瀞文和她的团队用镜头记录下来,并制作成短视频推送至抖音、淘宝直播等媒体平台上。如今胡瀞文团队已经拍摄了蛋黄煎鱼、水蒸蛋、鸡蛋粿等以“飞鸡”鸡蛋为食材的各种美食视频,这也是她目前为“龙游飞鸡”代言的主要形式。
通过短视频打造网络人设,同时,通过直播电商形式带货,成为越来越多传统产业转型的利器。疫情防控之下,虽然线下销售受阻,但很多传统行业,都因“嫁接”直播而发生变革,销售形成逆势增长。
今年2月19日,衢州市与大型电商平台拼多多及央视、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媒体合作,举办“抗疫开拼、多多助农”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亲自上线拼多多平台,为衢州柑橘打call,吸引五十多万人次观看,产生超过2万笔订单,柑橘销量超过10万公斤。
如今,走在柯城区万田乡的乡间道路上,两边店面门口“天猫直购”“京东直达”的字样吸引着路人的眼球。今年4月,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在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开课,50名农民主播在这里踏上直播之路。农民拿起手机当主播,开始成为衢州一种新的致富潮流。
在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的直播间内,学员们正在镜头前直播带货。
截至目前,村播基地已成功培育出“多肉娘娘”“面条陈掌柜”“柚子姐姐”“山里大飞”“爱花”等十多名农民“网红”主播。“村播计划”的实施,重塑了农人思维方式、促进了农产品品牌意识觉醒,更促进了技术、资金进乡村,农民、乡贤两回归。
其中万田“多肉娘娘”徐晓华利用2周学习的时间,成功吸粉15万人。目前,他的新媒体平台上已累计粉丝三十多万。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直播带货,一个月卖出价值五十万元的多肉植物。
今年4月以来,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邀请8位达人、100位素人在小红书等平台进行鱼子酱“种草”,并通过录制发布鲟鱼养殖、加工、打卡米其林餐厅鱼子酱美食等视频,在抖音号、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发声宣传,提升热度。
同时,鲟龙还开设天猫旗舰店淘直播账号,专人直播带货,积极对接流量,参与了5月30日聚划算百亿补贴直播,1-5月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7%。
自今年5月浙江省“美好生活 浙播季”启动以来,衢州市、县两级政府更是主导推出“浙播季”主题活动16场,企业主导的“浙播季”主题直播二千多场。其中,618购物节(6月1日-18日)期间,在天猫、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直播,实现网络零售额10735.9万元。
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我市探索发展“直播+外贸”的跨境电商直播,开辟直播电商发展新领域。全市58家企业参展2020年网上广交会,主要参展展品有建筑及装饰材料、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节日用品、体育休闲用品等,开展广交会直播四百多场,累计洽谈意向成交3207.1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443.85万元)。
新业态背后的人才缺失
当“人人皆可直播”的新消费场景变为现实,直播经济对复工复产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新业态催生了新职业,从主播、网红到他们背后的经纪人、场景包装师、直播助理等,因电商直播而兴起的职业已有数十种。专家指出,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的背后也暴露了行业短板——直播电商人才缺乏。
学员们正在村播学院内培训。
“现在没有胡柚卖,每天都在学习拍短视频作品。”近日,常山青石镇大塘后村村民张舍雨成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图片制作技术和短视频的拍摄技巧。
今年年初,张舍雨成在抖音平台上取名“张谢有才”,通过平台直播卖胡柚,并成为当地的农民“网红”。但是成名后的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全凭自学,很难推出高质量的短视频,担心影响吸粉和粉丝的活跃度。”
与他有同样困惑的,还有青石镇水南村村民龚苏君。在镇里一家工厂打工的他,对直播带货很感兴趣,却苦于对调试设备、讲话技巧方面的知识缺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日,青石镇依托乡村振兴讲堂打造“柚石兴”乡村振兴综合体,为所有有兴趣从事直播带货行业的村民提供专业指导,还专设“街小二”服务站。“你意向销售什么?或者企业主体需要哪方面的主播?我们都可以进行专业方向培养。”服务方杭州平定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华相告,综合体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百位周边村民闻讯而来,报名参加技能培训。
“所谓‘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直播专业型人才的缺失,是紧要的问题。”浙江妙趣互娱培训部主管、衢州市村播学院理事长唐寅说。
“直播间的声卡、灯光、效果、清晰度、氛围的打造,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粉丝的黏合度,产品销售的转化率和购买率。”唐寅说,不仅如此,电商直播行业也缺策划文案人才、直播运营人才,“进行一次直播活动,不仅要有主播,还要有一个团队为其服务,包括项目统筹经理、文案写作策划以及直播运营、场控、副播等,可以说,直播电商的整个链条都缺人才。”唐寅说。
据悉,一个直播间的标配是6个人,项目负责人、选品、运营、主播、跟播、场控,因人手紧缺,往往1人掰成3人用。一些机构由于人手不足,“被迫”暂停接新单。
新职业需要专业培育。柯城区自2019年7月以来,以破解农特产品上行销售、增值溢价为切入点,与阿里巴巴合作,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当主播”阿里村播计划。自2019年7月起,柯城区与阿里巴巴“村播计划”展开合作,半年内为三千多名农民主播提供了培训,开展直播二千多场,销售农特产品3600万元。
培训模式为“理论+实操”。除了理论课部分,还带领学员进行直播间设备的拆分,直播后台视频的剪辑。接下来,村播学院还将策划“村播大赛”,力求通过直播学员的培训、比赛,再到造星,真正培养出新职业“达人”。
我市还全力以赴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直播和短视频电商基地市,联合省电商研究院举办衢州市电商战疫“数字生活新服务”云课堂培训活动。6月以来举行两期云课堂,课程设置包括短视频、直播、社群等方面的营销技巧与案例,在线观看学习人数累计近2万人次。
新业态亟待标准规范
直播只是一个展示产品的入口,用户收到货之后的感受和体验才是真正考验“直播带货”的关键。依托于电商平台的“直播带货”,已然有成熟的信任关系,但依托于网红主播的带货行为,仍有不少问题。
从“野蛮生长”到“补缺自省”,直播电商仍需要在“祛火”和“纠偏”中谋求新的发展。
“库存小,不够卖啊!”衢州德门龙传统农家面坊的老板陈家胜说。去年下半年,国内带货一姐“薇娅”的团队联系他,需要提供2万份的传统农家面。“一份面条1.5公斤,我一次最多只能提供2500公斤,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陈家胜感慨地说。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淘宝直播的威力。
产品种类有限,数量有限,流量小,有效粉丝少,都直接影响整个直播生态链。今年,陈家胜备足库存,准备在直播电商中大展拳脚。“淘宝、抖音,还有快手,都准备一起上。”他说。
“特别是卖农产品,主播背后,供应链是核心。”浙江妙趣互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麟说,直播并非简单的卖产品,背后还有库存、品控、订单运营、仓储管理等配套工种。“而直播背后的这一整条产业链,恰恰是当下农民主播最缺失的环节。”
他们所做的就是为农民建立起完整的直播生态链。“直播生态链不形成,直播带货很可能只能是一次性买卖,无法形成良性交易闭环。” 陈麟表示。
今年,柯城区对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进行了改造升级,建设“潮侬集市”。在打响柯城本地村播品牌的同时,今后也将集合全国优质农产品,从而形成集聚集群效应,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农民都适合做主播,通过培训提升,帮助农民在直播生态链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直播带货方兴未艾,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直播电商用户数2.65亿,规模约4000亿元,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4.7%,渗透率有大幅提升空间,其中淘宝2019年直播电商GMV为2000亿元,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
2020年,直播电商大盘的预计规模可达1万亿元,渗透率将上升至9.8%,无论淘宝、快手还是抖音,这都将是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直播电商发展。7月15日,“南孔直播群英·同心荟”举行成立仪式,成为我市首个直播产业联盟。据悉,该联盟将团结直播电商领域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打造“直播经济生态圈”。
近日,我市更是出台《衢州市创建全国“村播”基地工作推进方案》,坚持“互联网+”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讲堂(综合体)为重要平台,规范直播带货的行业标准。
按照该方案要求,我市将通过实施“村播”人才引育工程,建立一批“村播”大师工作室。结合“两进两回”行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发展计划,将“村播”行业纳入“1+8”人才体系,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通过实施“村播”产业培育工程,构建“村播”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集配中心,实现网销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品控分拣、打包配送、统配统送等功能。以“订单农业”等方式有效对接和带动广大小农户,执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形成协同高效、利益共享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等等。
构建“村播”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深化产销对接,对标“村播”供货标准,结合各地实际,优选开发鸡尾葡萄柚、柑橘、胡柚、茶叶、小水果、食用菌、山茶油、水产等适合网销的特色产品,通过“数字农场”“数字果园”“数字鱼塘”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每年创建30个“精品果园”“生态茶园”“特色菌园”,打造“数字农场+天猫农场”标准化生产基地。
以打造全国“村播”标杆地为目标,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一十百千万亿”目标。“一”即创建1个全国知名的“村播”学院(乡村振兴村播学院);“十”即打造10个有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区域综合性“村播”基地(“村播”分院);“百”即培养100名拥有“10万+”级粉丝量大V主播;“千”即孵化1000名农民“村播”能手;“万”即每年开展“村播”培训1万人;“亿”即每年实现本地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20亿元以上,让“村播”基地成为可学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衢州样本,为“重要窗口”建设增添衢州元素、衢州经验。
来源:衢州新闻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