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什么事了?
今天有让很多妈妈担心和愤怒的新闻。
据说,辅助餐券内的母亲们拿着一瓶法国品牌拉杜兰乔核桃乳,大约是类似产品的四倍,他们的经销商们在自爆产品的送检中发现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物质的残留。
(有人说是因为这家经销商的代理资格马上就要到期了,他们出于报复的心态自爆产品有问题。)
2. 违规了吗?
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这类塑化剂成分都不是食用油常规检测的项目,只是过去10年随着对塑化剂越来越重视,目前已经有了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GB 5009.271-2016),欧盟也有对包装中塑化剂的要求(EU No 10/2011)……
这次所谓的“超标”是参考的国家原卫生部2011年出过的一个文件,对于食品有一个残留量的标准,其中对于DEHP的标准是1.5mg/kg以内,这个数值和欧盟允许包装迁移到普通食物中的相关限值也是一样的。
代理商表示:并是所有送检的批次都超标了,只有2个批次超过了限值,其他批次只是有残留。
3. 需要担心吗?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成分是一类广泛用于生活用品的塑化剂,有抗雄激素活性和生殖毒性。
但它不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不是被故意添加进去的,可能本身土壤中、农产品中都有一点,又或者生产过程中比如加工管道、包装什么的有带入了。我估计要是没事拿各种多脂肪的食物去检测,很可能很多的食物都会检测出超标。
比如2019年4月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欧盟市场上的橄榄油DEHP平均浓度足有1.31g/kg,是不是半斤八两?
其实,标准本来就是一个方便管控的工具,超标不等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我看了具体检测结果,只是超出了一点,按照一般幼儿的体重,得一天喝下大半瓶才会达到可耐受的每日摄入量,平时做辅食就算用核桃油也只用几滴,因此就这次事件本身来说不用恐慌。
4. 如何减少塑化剂风险?
但必须关注的是 —— 如果聚焦到底孩子现在体内的这类成分高不高,国内的很多检测都显示大约有20%~40%的孩子已经挺危险了。[1-3] 上面提到的可耐受每日摄入量,在德国5-6岁的孩子,有一半可能平时已经用掉了50%。[4]
所以日常方方面面都应该重视,比如孩子如果生活在制造业密集的地区,RO反渗透净水器什么的都安排上为好(连着三天文章中提到这个,感觉没接广告亏大了),此外建议:
- 不要让孩子养成吃手、咬玩具的习惯
- 不要让高温的食物和塑料接触,多用玻璃、不锈钢产品
- 塑料容器注意磨损程度
- 多吃蔬菜
- 少吃加工食品
- 护肤品用完及时清洁
- 多运动预防肥胖
5. 婴儿必须吃核桃油吗?
本来核桃油这东西就不是很有必要,像我们家就从来不买。
核桃油特点主要是相比其它的植物油Ω-3系脂肪酸要多很多,但是越多越不耐高温,咱们中餐的一般烹调温度都不低。
其次是核桃油中的Ω-3系脂肪酸还得在人体内转化为DHA,考虑转化的效率,还不如吃鱼、吃鱼油这些。
当然,你要是用核桃油来凉拌菜、甚至直接吃一点那还是不错的,同理还有亚麻籽油。
6. 核桃油和橄榄油哪个好?
橄榄油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食用油,比核桃油、大豆油还更耐高温一点,做个汤、炒个菜只要不爆炒还是可以的。
橄榄油作为地中海饮食的一部分,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比较多,不过要提醒,橄榄油中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很少,对于饮食单一的人群比如婴幼儿、素食或者从来不吃鱼的朋友,核桃油的营养价值还是比橄榄油高的。
作者: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健康医疗大V,人民日报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头条号签约作者,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
参考资料:(更新日期2019年7月16日)
[1] 高慧, 黄锟, 伍晓艳, et al. 学龄前儿童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5):585-589.
[2] 张梅如, 邱竞逸, 王蕾, et al. 上海市152对乳母婴儿尿中邻苯二甲酸酯累积暴露的风险评估[J]. 卫生研究, 2017(2).
[3] Wang B , Wang H , Zhou W , et al. Urinary Excretion of Phthalate Metabolites in School Children of China: Implication for Cumul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Phthalate Exposur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9(2):1120-1129.
[4] Koch H M , Wittassek M , Thomas Brüning, et al. Exposure to phthalates in 5–6 years old primary school starters in Germany—A human biomonitoring study and a cumulative risk assessment[J]. Int J Hyg Environ Health, 2011, 214(3):188-1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