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比方说,你心里老想着一件事,越想越痛苦,可是让你不去想,你做得到吗?
再比方说,你明明知道有些话不该说,说出来伤人,自己一定会后悔,可还是说了出来,有没有?
更别提各种行为上瘾了,比如抽烟上瘾、喝酒上瘾、看电视上瘾,玩手机上瘾,等等等等。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选择,你的“自由意志”也很是可疑。
比如,现在你面前有两种果汁,可以任选一种,看上去这完全是由你控制的,可是科学家却说:未必!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后边我们会谈到一个有趣的实验,到时你就明白了。
这下好了,连这些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小事,我们的言行、思想都常常由不得自己,那我们不禁要问:人类所谓的“自由意志”,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的一生,冥冥之中,难道都被某种力量暗中安排好了?
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庄子。
在《庄子·齐物论》里,有个关于“罔两和影子”的寓言。
罔两,就是影子的影子。有一天,罔两问影子:“刚刚你在走路,这会儿又停下了;刚刚你坐着,现在又站了起来,你还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意志?”
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靠才这样的,而那个我依靠的人,不知道他们又依靠什么呢?我怎么知道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不这样呢?”
可见,庄子已经对人的“自由意志”产生了怀疑。
我们人类,是不是也和影子的命运一样,看似坐、卧、行走一切自由,其实也不过是一种虚拟的投射?
就像《黑客帝国》里的主人公尼奥,活在一个由电脑控制的虚拟世界里,总是感觉这世界不对劲,却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直到发现那终极真相。
而庄子之后两千多年,人们并没有找到真相,于是诞生了各种宗教,把主宰人类意志的权力,交给了神,或者上帝。
可是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拥有了一个强大的自我认知工具——现代科学。
一些具备科学素养的哲学家,开始重新思考“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理论:人是机器!
1747年,医生兼哲学家拉梅特里在荷兰匿名出版了一本书,就叫《人是机器》。
在书中,拉梅特里论证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心灵,或者叫意志、精神等等,其实是外部世界和人类身体联合作用的结果,跟上帝毫无关系。
拉梅特里写道:“心灵的一切作用,既然如此依赖大脑等身体组织,那么很明显,心灵的作用并非其他,正是这个组织本身:这是一台多么聪明的机器!”
大家发现了吗,如果人是机器,不仅排除了上帝,也排除了人的自由意志。
因为一台机器嘛,能有什么自由意志呢?
拉梅特里的观点,基于18世纪的科学发展水平,是一种较原始的“机械唯物论”。
那么20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比如:斯蒂芬·霍金这样的物理学家。
和拉梅特里一样,霍金否认人类心灵和上帝有关,当然也否认“人是机器”,他以物理学和脑科学为工具,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在一部名为《霍金论天道》的纪录片里,霍金介绍了这样一个思想实验:
一位中年大叔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口渴得厉害,于是他起床打开了冰箱。冰箱里有两种果汁,一种是苹果汁,一种是橙汁,两种果汁他都喜欢,最终他选择了苹果汁。
在我们看来,大叔选择苹果汁,是他那一刻的自由意志决定的,纯属偶然。
但是,霍金却说:大叔拿起苹果汁,是因为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苹果汁。
这就奇怪了,对不对?
霍金解释道:很多年前的一天,大叔和他的初恋女友曾在苹果树下约会,这个美好的记忆存储在他的大脑深处。就在他“二选一”的时候,这部分记忆的脑电波恰好活跃起来,所以他拿起了苹果汁。
和我们一样,大叔也以为选择苹果汁证明了他的自由意志。可实际上这种自由意志,却受限于脑电波这种纯物理现象。
在霍金看来,大脑、以及大脑发生作用所依循的物理学原理,可能是自由意志的真相。
问题是,如果我们的自由意志由脑电波控制,可进行物理测量,且在行动之前就可预知,甚至可通过改变脑电波加以操控。那这样的话,还可以称之为“自由意志”吗?
“自由意志”,有可能是史上最大的谎言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感觉自己的生活容易失控,其实本身就没有控制可言。
既然如此,为了更好地掌控看上去混乱不堪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办?
再让我们回到庄子。庄子借罔两和影子的对话,提了个关于自由意志的大问题,紧接着就话题一转,写了“庄周梦蝶”的故事,作为答案。
在庄子看来,人生本就如一场大梦。都是梦中人,又何谈“自由意志”?
也许,只有真正觉醒的少数人,如佛陀、老子等,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我们普通人境界没那么高,该怎么做,才能在生活中少些痛苦,多些快乐呢?
其实庄子说了,人们大多数的痛苦,症结就在于影子口中的“有待”二字。
作为影子,人一动他也得动,一切都是“有待”。而人呢,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少一点“有待”,越少越好。
在《逍遥游》里,庄子提到了著名的列子。据说列子可以御风飞行,一出去就是好几十天,然后才回家,这够快乐、够洒脱、够自由了吧?
可是庄子说,虽然列子可以不用走路,但御风不是还要有“风”吗,这还是“有待”啊,所以境界还不高。
如果能做到“无所待”,也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也就是庄子的境界。
这种高远的境界,我们或许只能心向往之,而少私寡欲、活在当下,则应该是人人都可以追求的境界。
总之,少一点名利的束缚,少一点心智的造作,我们就越自由,越快乐!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这里是蝉大侠国学频道,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