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广东经历了以社会动荡为表征的地方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盛行了学习武术的风气。商务习俗的圣城尤其典型地代表了东江地区。
李家拳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李家拳,广东省的地上传统拳术,南拳流派之一,广东五大名拳之一。李家拳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其拳诀为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
发源
对于李家拳的发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相传李家拳发源于惠州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城区河南岸米村),由村民李义所创,集男排功夫之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另一种说法是说李家拳是由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由于风格迥异,李家拳又有"新会李家拳"和"惠州李家拳"之分。
新会李家拳:
新会县大泽区七堡乡人李友山所创,著名门徒有:伊基合、陈享、林绍乾等。在新会、江门、广州、佛山、惠州等地传播较广。
拳术套路: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哨打、短扣、三十六肘;
器械套路: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特点:长桥大马,多肘法,偏身偏步,质朴刚劲。
拳诀:"缩头贴肩两手硬,疾力撮为进步行,团胸虎背二字马,吞肩缩脯即出肘。"
惠州李家拳:
惠州近郊火地村李义(别名存义)所创
拳术套路有:八卦拳、三门拳、石尊、小十字、大十字、赤练、散手拳等。
器械套路有:单头棍、双头棍、单双头棍、中栏棍、长龙棍、卡武双刀,钯头、铁尺、大刀鞭等。
对练:铁尺对鲁针、钯头对单刀藤盾、大刀对单刀藤盾、拳对练、空手夺双刀、鲁针对铁尺藤盾、缨枪对铁尺鞭等。
特点:南拳北腿熔于一炉,以单肩、侧身、虚步为主,讲求攻防,掌法多变,多跳跃,擅腿法。动作矫健,以灵活多变著称。
传承
由于原李家拳武术馆拆建,没有了馆址和训练场地,武馆于1990年被迫停办,惠州李家拳面临失传的危险。2003年李家拳第六代传人之一李振宗老人从香港还乡后,出资带领李家拳弟子重新开馆,李家拳又渐渐兴旺。2004年李子兴(第七代传人之一)在李振宗老人的建议下也回村教授李家拳。
随着2008年,严景山成为奥运火炬手。2010年,李子兴的徒弟代表惠州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省运会。2014年,李家拳第7代传人张忠凭借一套刚劲有力的拳术,技压群雄勇夺惠州在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的首枚金牌。李家拳逐渐被人被更多人知晓。2013年12月,惠州李家拳入选广东省第五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
李子兴不仅开设多个武馆传授李家拳,还带领拳师走进校园,同时着手整理李家拳全套"武功秘籍",希望作为"洪、刘、蔡、李、莫"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的李家拳能够更加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民族体魄。
谭德军、包国滔在对近代以来广东省东江流域李家拳源流考述的研究中,也对李家拳的发展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李家拳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李家拳第七代传人张忠在传承推广李家拳上的一番作为就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开放武术俱乐部,组织对李家拳进行创新,使其与中国武术的段位制相结合等。二是,可以拟成立李家拳保护基金会和鼓励建立传承机制,也可以采取以武会商的做法,争取大企业和集团的赞助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