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假日,小编给安利美食纪录片《街边有食神》。
端午假期,小编果然还是要给大家安利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一次是国产的!
前一阵《早餐中国》馋哭中国人,但其实早在2017年,就有一部纪录片《日出之食》专注于安利各地早餐,2019年还推出了第二季。
2季共10集,寻味足迹遍布北京、陕西、湖北、云南、长沙、广州、重庆、扬州、贵州、天津。
一集23分钟左右,讲述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早餐。
于是我们能看到云南的小锅米线、饵丝、一根面、破酥粑粑、饵块……
陕西的糊辣汤、坨坨馍、空心挂面、岐山擀面皮、岐山农家醋、热面皮……
扬州的烫干丝、三丁包、翡翠烧卖、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糯米糍饭……
北京的羊肉烧饼、荷叶粥、豆汁儿、炒肝儿……
贵州的酸汤粉、肠旺面、五色糯米饭、鸡稀饭……
……
纪录片选择以一家店作为一种食物的承载,通过店主的讲述和示范带观众了解一种食物的诞生和历史传承。
可能因为篇幅较短,而纪录片想要安利的食物又太多,所以许多食物讲得都比较浅。导致这部纪录片的评价并不算高。
但小编看来,如果你单纯想要一部纪录片来了解各地风物,充实一下假日观影时光,那这部纪录片还是可以做到的。
它拍得浅没关系,看中哪样好吃的,可以自己去当地吃吃吃吖!
天津
冲着天津人也可以去一趟
天津人好玩,全国皆知。中国唯一一个培养曲艺人才的学校就在这里。路边遇上的路人似乎一张嘴就能来一段单口相声。
九方杂居、南北包容,天津早点花样颇多。
果子、果头、荷包蛋、果篦、排叉、豆浆、大饼夹一切(茄夹|藕夹|鸡柳|牛排|素卷圈|鸡排|火腿肠| 炒鸡蛋……)、杂粮煎饼、鸡蛋灌饼、烧饼里脊、肉夹馍、牛肉烧饼、包子、蒸饼、豆包、窝头、切糕、发糕、面茶、羊汤、馄饨、云吞、疙瘩汤、炸糕、茶鸡蛋、烧麦……
不同搭配混合出新鲜吃法,每天都能创造惊喜。
而天津早点界的Top1,当属煎饼果子。
一套好吃的煎饼果子,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是个由脆到软的过程。
软,由外层的煎饼主要负责。
绿豆用石磨研磨,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反复磨两到三遍让面糊变得细腻。
不同于水和出来的面,绿豆面浆质地比较松散,不易成型,如何把控面浆的稀厚程度就成了每个摊主的必备技能。
脆,则由煎饼里面裹着的果子或果蓖儿来负责。
天津人对果蓖的热爱让天津街头遍布果蓖摊,一早上都不得闲。
吃煎饼馃子,双蛋果蓖儿是顶配,配上葱花,抹上面酱酱豆腐,一勺香油是神来之笔。
但你要是想往馃子里加火腿肠、香菜、生菜等虚头巴脑的东西,天津人可马上就要来跟你说道说道了。
不过在有些人心里最能代表天津的早餐是嘎巴菜。
煎饼果子在外地可以吃到相似的吃食,但嘎巴菜可是独一无二。
嘎巴菜,其实是锅巴菜,天津方言称嘎巴菜。
去皮的绿豆和小米米浆混合成糊,摊成薄薄的煎饼,用刀切成柳叶形状,浇上卤汁、芝麻酱、酱豆腐调的汁、辣椒油、香菜就大功告成。
写出来只有短短几行,但做起来可是讲究颇多。单是一锅卤汁,最基础的香料就有20余种。
一锅好的卤汁,不仅要香还要浓,盛在碗里泛着亮晶晶的光,挂在嘎巴上不掉,给嘎巴充分的滋味,经过搅拌也半点不能澥,吃到碗底见光,卤子都要挂在碗边上。
吃嘎巴菜要争分夺秒,赶在锅巴泡软之前呼噜噜吃进嘴里,品尝它的劲儿。
最后还要说一下天津老牌网红——天津包子(当然不是狗不理)。
天津包子讲究半发面,要解饱能顶戗。
18道褶则是它的风骨。
采用传统水馅,肥瘦三七比例的猪肉剁成肉末,倒入老味酱油、鸡蛋、木耳等配料,顺着一个方向匀速搅打,分次少许添加猪骨熬制的高汤,一斤肉馅要拌进六两的高汤。
包子皮浸着肉汁喷香软糯。一咬喷汁,却一点都不油腻。
配一碗小米粥或者云吞就是对味蕾最好的安慰。
湖北武汉
公认过早第一城
武汉人把吃早饭叫作“过早”,一个过字听起来漫不经心,但每个武汉人都对自己城市的早餐感到自豪。
这里早餐氛围超级浓厚,一碗热干面能串起各阶级的武汉民众。
有闲暇的人坐在店中悠哉悠哉,被送去上学的小朋友坐在车后座吃得满脸麻酱,赶着上班的则端着纸碗边吃边赶公交。
相关统计称武汉人一天能吃掉350万斤热干面。
热干面最特别的在于它用的是碱面。食用碱的加入让面煮出来呈现诱人的黄色,同时久放仍会保持筋道。
因此许多卖热干面的店,都会提前煮好面条,把面条拌上菜籽油。
等到客人来了,就把面条快速焯一遍水。再淋上酱油、醋、卤水、辣椒、萝卜丁、芝麻酱。整道工序完成只需要20秒。
豆皮也是武汉的标志早餐。在外行看来,它的美味在于金黄色的外皮以及用盘子切割成块的高观赏性。
但其实豆皮的制作也极为讲究。食材的选取,用料混合的比例,火候的把握,甚至是用油量的多少都会成为至关重要。
武汉人对糯米的应用还有让外地人难以理解的油饼包烧卖。
老面制作的油饼薄且脆,不会吸收太多油,包入减少了油的烧卖,热乎乎地咬一口,肉粒混合着香菇糯米,随后而来的浓厚胡椒香迅速占据整个口腔,刺激着所有味蕾。
不会腻,只会让碳水爱好者爱到哭出来。
武汉早餐的小清新则由鲜鱼糊汤粉承包。
新鲜的喜头鱼,文火熬煮7个小时,煮到鱼肉化渣、鱼骨也几乎被熬化。除去鱼骨鱼刺,鱼汤里加入米粉荞麦粉打糊就完成。
舀一勺浇进粉里再加入虾皮,萝卜丁,青葱等提味辅料。鲜美但不会觉得单调。
不满足还可以配一根油条。
贵州
隐藏的粉面界大手
不知道节目组原来的用意是什么,贵州这一集请来了抖音红人毛毛姐。但毛毛姐也没有进行美食评价,只是一直在讲自己的流行语。导致这一集不是很下饭。
不过阿球实在对贵州的好感有些多。还是想借此机会来安利一下贵州的粉面。
内脏爱好者看准肠旺面。这一季拍摄地点在千户苗寨,但最好吃的肠旺面绝对在贵阳。
肠就是猪大肠,市场买回来的大肠反复搓洗,撕下大部分肥膘,不能全撕完,太干净的肠没的韵味。
先白卤,捞出来切成小段,然后再红焖,凭外貌就让下水爱好者口水直流的肠臊就完成。
旺则是猪血,新鲜买回来在葱姜滚水里汆熟就可以。
而一碗完美的肠旺面还少不了脆臊,猪五花去肉皮,再将肥瘦肉分开切成丁。肥肉丁先炒,至金黄色时再下瘦肉丁合炒,下少量的醋及适量的甜酒酿,起锅滤油。加到面汤里就让香气上升了一个等级。
肠旺面特别的还在于它用的是手工鸡蛋面,金黄色、弯弯曲曲,没有一般面条那么粘,吃起来更加爽口。
阿球在贵阳专程去吃了名气很大的金牌罗记。排的队很长,但因为制作时间很短,所以没有很煎熬。
面稍煮便捞出装碗,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加肠臊、加旺臊、加脆臊、加红油……U形地转一圈就到了食客手里。
座位要靠抢,眼疾手快脸皮厚是关键。碗里的料吃完,可以学旁边老土著往汤里加醋,吹开上层浮油,喝汤。
热乎乎地,夏天也难以忘记它的诱惑。
在“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贵州,安利米粉不得不提酸汤粉。
酸汤粉,最重要的就是那道酸汤。
贵州本地野西红柿切成末,放进坛子里,再放入辣椒、生姜、盐……增加味觉层次感,盖好盖等它自然发酵,成就一坛酸中带辣、一喝难忘的红酸汤。
云南
靠米线就能撑起一个月的早餐份额
云南人不能一日无米线,过桥米线盛名在外,也不过是云南米线家族的一个小分支。
此外还有:煮、凉拌、烫、卤、炒等烹饪方式;
焖肉、猪皮、肠旺、酥肉、杂酱,牛肉,鸡鸭羊鱼等“帽子戏法”;
小锅、豆花、过手、蘸水、包烧等花式吃法,
可以连吃一百碗都不带重样。
云南人都爱吃、常吃的第一小吃非小锅米线莫属,炭火之上小铜锅现煮现吃,热气腾腾。
一锅对应一碗,靠大厨超群的记忆力实现私人订制,一人照应4、5个锅但就是能一样不差地送达。
米线之外,云南的早餐同样精彩。
喜洲人爱破酥粑粑,口味有甜(加豆沙、玫瑰糖)有咸(加猪肉末和鸡蛋),还有叠了三层猪肉的豪华版。
做破酥粑粑最大的考验就是对时间的把控。
上下两层炭火烘烤的制作方法让店主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在一定时间挪开上层炭火加入猪油起酥。
粑酥脆,包入的馅料各有其美味。
小编更爱咸口,表层的鸡蛋温柔,猪油醇厚,一层葱花解腻,增添了一点清新之气。
多民族聚集的巍山古城,早餐品种极多。
对米的热爱在早餐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体现。
这里独有的肉,让巍山在云南饵丝界(饵丝即米做的面条)占据了自己的领地。
十二个月以上的猪取其前腿肉,煮到一夹即烂,入口即化,完全不必担心塞牙。
如果你想要看一部极为成熟严谨的美食纪录片,那《日出之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各地有哪些美食,轻松地度过一段观影时光,那这部纪录片还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的。
今日讨论
你的端午假期准备怎么度过呢?
有没有美味城市给阿球安利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