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近在眼前。等了一年的这个节日你打算怎么过?不管你是回家还是成为城市的“元年人”,如果想用有质感的方式填补安静的时间,可以选择读书。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阅读的方向,那么不妨看看下面这分数单,都是来自编辑部的真诚推荐。即也使此刻不便拿起书,也可以放进 to read list里,拿起书任何时候都不算晚。01《仿制药的真相》
作者:[美] 凯瑟琳·埃班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说到仿制药就不得不提《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改编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事件。也正是这部片子引起了大家对仿制药的兴趣。此前公众对仿制药的普遍认知是觉得它与品牌药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在一种药物专利过期之后,品牌药公司就会交出配方,接着仿制药公司就会生产出同样的药物,但成本只有品牌药的一个零头,因为仿制药公司不必再在研发或营销上花钱。但事实却是严格来说仿制药与品牌药在生物等效性上相同即可,而生物等效性有一个范围定义:仿制药在血液中的浓度,不能低于品牌药的80%,或高于它的125%,适用90%置信区间。也就是说,要在标签上注明仿制药和品牌药等效,两者之间可以有上下45%的差异。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和出口国印度有着怎样的生产环境,监管主要遵循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印度人是靠“勇往直前”在商场上取胜,书中不乏“伦理是次要的”“如果你能回避繁重的工作,另辟蹊径,更快更方便地完成任务,别人会认为这是你的优点。被我们看作欺骗的行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却被看作创意”这种在印度常见的论调。印度有句谚语:我们不建立体系,我们想办法绕过体系。对于在这种逻辑下生产的药物,你还抱有期待吗?
02 《邓小平时代》
作者: [美] 傅高义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12月20日被称为“中国先生”的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去世,这位经历过“冷战”时期的美国学者,被认为是唯一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美国学者。他的著作《邓小平时代》厚达754页,但它并不冗长,而是拥有翔实的史料、相对客观的视角,从一位美国学者的角度客观评价了邓小平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邓小平用自己的胆识、自信、丰富的经验以及政治判断力与同僚一道将这个国家从崩溃的边缘拯救回来,使其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他促进了国家开放与经济变革,同时维护了党的权威与领导,并确立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领导制度,他带领中国真正从僵化、落后、封闭的国家走向了世界的中心。身处2020年这个特殊的新冠元年,细读《邓小平时代》这一巨著会有不同的感觉。(徐如)
03 《本土东京——公共空间,在地历史,拾得艺术》
作者: [美]乔丹·桑德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如果一本书有34页的导言,那么首先意味着这位作者对于此课题的确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多年治学经验。乔丹·桑德就是这样的学者。他于1980年代在东京学习建筑史,因此得以参与到这场由东京文艺界和建筑界知识分子发起,东京民众广泛参与的寻找本土城市身份的运动中。通过对于1960年代的广场运动、《谷根千》杂志的发起、路上观察学再到1980年代日常生活物品的博物馆等几个方向的研究,讲述了东京民众如何通过展示身边的城市空间,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建立集体身份,同时也通过这种再次占有的方式从国家历史叙事中夺回了城市角落。当然,他也没忘记批判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们如何一再避免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冲突。而导致这场运动被媒介和商业大公司再次利用。(张云亭)
04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
作者:刘志伟、孙歌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在国内学术著作中相对少见的对谈实录,看似轻巧,但刘志伟教授“历史的本质是人而非国家”的观点可谓振聋发聩。如果从人的行为及其交往关系出发,重新观察社会,家庭结构、宗族关系、市场经济乃至国家制度等概念都有了重新被理解、阐释的机会。历史因此被点化为一个流动的结构,一切居于其中的人、事、物也因此变得灵动起来。(许冰清)
05 《流浪的星星》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勒克莱齐奥非常善于构建场景感,泉水、云朵、黄昏海……少女的隐秘心事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小说以二战期间犹太人的流亡为背景,但勒克莱齐奥的写作重心始终游离于宏大叙事之外,在去历史化的历史中,个体遭遇和自然流淌的生活节奏显得更加熠熠生辉。袁筱一的译笔一定是加分项,带着阴翳的诗性,熨帖如母语。(陶紫东)
06 《医学大神》
作者:朱石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这14本小册子介绍了14位“医学大神”,比如有让天花灭绝的詹纳,研发出胰岛素的班廷,开发出霍乱、狂犬病等疫苗的巴斯德……除了无以伦比的成就外,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更让我们看到了批判、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后者似乎尤其重要。
07 《喜剧这回事》
作者:史蒂夫·卡普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被称为好莱坞喜剧教父,本书通过剖析《宋飞正传》《老友记》《土拨鼠之日》《安妮·霍尔》等热门作品的经典桥段,提炼出了一些喜剧创作公式和“武器”,以及哪些笑料管用、哪些段子尴尬等等。不过,当然不能指望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创作喜剧,甚至具有幽默感了,这本书的普世价值在于,它揭开了欢笑之下隐藏的生活真相和人性。(倪妮)
08 《白痴》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书中创造了全世界最独特的女性角色之一——娜斯塔霞菲利波夫娜——早期被侵犯的经历使她人格冲突且多变,无人能摸透她在想什么,往火焰里扔钱,次次在婚礼前逃跑的行径与她对男主人公梅诗金的一往情深产生了微妙的矛盾,人物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显得立体起来。这本书一贯是陀氏的风格,用尖锐深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污秽和阴谋的上层社会,诘问着人性和阶级,在文学中凸显哲学的思考,当然,剧情也完全足够精彩。
09 《癌症楼》
作者:[俄罗斯]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如果好的作家解剖社会足以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好的文字如同外科手术刀一样,那么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一定是最锋利的那一把。《癌症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的故事,一间癌症病房里住满了各色的人,以刻薄但清醒的“啃骨者”科斯托格洛托夫和依靠诬陷和迫害别人上位的既得利益者鲁萨诺夫两个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刻画了这间病房里不同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与思维互相碰撞,从一次次的冲突中映射出书背后的社会现实,精准地将苏联“大清洗”时代的苦难具像化给读者。如果你喜欢简洁但直戳要害的文字和极具现实观照与讽刺的故事,不妨打开它一试。
10 《残次品》
作者:Priest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残次品》架构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人类的“大航海”之后,人们走进太空,建立起大一统的政权,建立起能自动调节人的情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给予教育和信息的伊甸园系统,但相应的,人们的隐私被这个系统全盘接收,人类成了这个系统下的温室花朵,间接放弃了精神自由。因此,当一次战乱和瘟疫来临,他们溃不成军,社会陷入混乱。“人类最终是走向奥威尔还是赫胥黎?”这是作者在小说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暗示着故事中形成犄角之势的各方力量最终走向,在科幻的外衣下,这本书指向了自由、阶级、人权的宏大命题里微小的人性洞察。(袁颖)
11 《下流社会》
作者:[日]三浦展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当年《下流社会》大火的时候不明所以,今年发现原来是三浦展写的就买来补了一下,却发现现在来读可能是个好时机。
下流所指的就是中产以下。成长阶段社会蓬勃发展的人长大之后,如果增长放缓了,他们会怎样定位自己?因为依赖网络世界,内向社恐的人,会如何定位自己?迟迟无法结婚的人在社会的评价下会如何评价自己?抱着做自己的想法想要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如果到了三十多岁还是碌碌无为,会如何评价自己?书中给出的答案便是“下流化”。前几年,我们在乐此不疲地讨论消费升级和中产化,认为一切都会向上发展。而今天,面对如此多社会问题对人的裹挟,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想想这个问题了。对了,书中那段为保证增长,如何动态调整面向上流、中流和下流消费者的产品配比和定价的分析,品牌们可以再读读。
12 《好奇心改变世界:月光社与英国工业革命》
作者:[英]珍妮·厄洛格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一个对英国工业革命影响深远的组织月光社和他们的实践。人们总爱流传一些神秘组织悄悄掌控着世界,比如传说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但月光社完全不是这类富有权势和神秘力量的组织。它的名字虽然听起来充满神奇色彩,但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电灯还未发明,瓦特、达尔文等成员因为满月的月光可以使回程更为方便和安全,于是成员们形成了月圆之夜定期聚会的习惯。没错,这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汇聚而成的组织。从“玩具”“医生的包”到“蒸汽”,为年轻人种种细碎的发明找到现实的价值,鼓励年轻科学家去创造和影响未来。总之,这厚厚的一本书里记载的,是一段科学家、发明家格物致知、促进科学发展的“蒸汽朋克”浪漫史。(许诗雨)
13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作者:[美]约瑟夫·布尔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一位执业30年的精神分析师的作品,拆解了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自我防御机制。整个看书的过程有点像在自我审视,在作者列举的诸多防御机制中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和解的过程,在那些让人想要逃离的时刻,学会保持觉察,直面痛苦,毕竟逃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孟佳丽)
14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动物的行为、情感、思维与非凡才能》
作者:[美]坦普尔·葛兰汀/ [美]凯瑟琳·约翰逊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动物没有语言,不等于动物没有感受,也不等于它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个发现是Temple Grandin作为一个动物学家长期研究动物的结果,更是她作为自闭症患者一路克服认知困境得到的经验总结。Temple Grandin认为自闭症患者和动物在认知模式上具有相似性,比如他们都有很强的细节关注力,但缺乏抽象能力。也因为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特性,动物比人类对恐惧的体验更强烈且脆弱,它们一旦遭受心理创伤,就永远忘不了那个恐惧——多亏了前额叶,人类才对恐惧多少有了些抵制能力。读过这本书,我对我的猫又友善了一点。(吴洋洋)
15 《制内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
作者:郑永年、黄彦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如何定义我们现在所处的政治经济体制状况?如何解释国企和央企的存在?——国家资本主义?郑永年认为这个说法是一种概念套用的误读。在书里,郑永年区分了两个概念:“场内国家”和“制内市场”。在前者体制框架下,往往由市场原则来主导国家原则,比如美国;而后者则由国家原则主导市场原则,它以国家秩序为中心。郑永年认为中国正是属于后者的模式。郑永年剖析了“制内市场”这套制度在中国如何内生、连续地演变下来,所以冠以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之名并不准确。对概念的区分往往意味着对现象的阐释权,话语即权力。这也是郑永年在书里一再给出的“警示”,不要用西方的理论来套用中国的素材,应该找到中国自身的真命题,去生产自身话语。另一方面,你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当代知识分子为现行制度探索合法性所做出的努力——如何从政治逻辑上实现“道路自信“,应和时代主题。(文思敏)
16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作者:安吉拉·卡特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不要被标题欺骗了,这也许不是你希望给孩子看到的童话故事。回到文明的起点,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就不是儿童的专属,更接近人类原始本能的文学再现。擅长魔幻写作的安吉拉·卡特从世界各地采集的古老精怪故事,里面既有坚强勇敢、温柔缱绻,也有奸诈暴力甚至粗俗下流——都是些植根于人类本性的品质。可以把它们当成人类研究的样本,或是从故事风格去窥探一方水土如何滋养一方人。我喜欢这段介绍:“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王一越)
17 《回归故里》
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这书有许多好。如果要广泛推荐,它涉及的一个主要话题是近年国内社交网络的流行词,所谓原生家庭。迪迪埃的父母放进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里也是那种会被置顶的帖子,但迪迪埃在人过中年后找到一种方式重新理解了自己的家庭。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这个过程中他还能重新理解世界。值得我(们)学习。
18 《巨浪下的小学》
作者:[英]里查德·劳埃德·帕里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非虚构杰作。外国记者强大的共情能力和第三者视角下的善良及客观,让(我这样的)中国同行感到羞愧。译者非常优秀。感谢二位。
19 《倦怠社会》
作者:[德]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在抖音、快手还有朋友圈凯歌高唱的时代看看韩炳哲这本小书,可以重新思考很多问题。社会增长的积极性削弱了我们许多的其它情感,但倦怠、消极还有否定性仍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必要条件。做杂志也一样,看似没有与时俱进,但是一种抵抗。(陈锐)
20 《历史大脉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这本书属于许倬云文集中的一部。和其他历史专论的写作不同,《历史大脉络》的写法更为写意,以宏观的视角勾勒出人类社会原始发展至现代的轨迹,并在全球史脉络下,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进程,其间有不少交叉、对比的思考方法,也不乏感性的个人表达。这不是一本新书,但在2019年重新出版,却是有些恰到好处,2020年的经历,使我们对全球化的发展多了些担忧,也给了阅读这本书的新前提。读后感不少,这里先分享两点印象深刻的:明清之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态度的明显转变,埋下日后战争的引子;其次,这位旅居美国的中国史学家将中国纳入世界的方法,在全球化的历史写作中算是个新尝试。
21 《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用时髦的话来定义,这是马尔克斯的一部非虚构作品。他采访了流亡欧洲的智利导演米格尔·利廷,记录了后者在1985年乔装乌拉圭富商潜入智利,秘密拍摄长达3.2万多米胶片的过程。米格尔的地下拍摄最终被剪辑成一部四小时的电影《关于智利的全记录》,而他的这一冒险经历也通过马尔克斯冷峻的笔触成为一件让人欲罢不能的作品。第一人称的叙述增强了悬念感,新闻报道的形式又使得阅读感受类似观看纪录片,酣畅淋漓。但更重要的是,这部首版在智利遭焚毁的著作,展现了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民,如何为变革而努力,如何保留一份希望。任务尾声,米格尔要再次离别智利之际,在一小城里拍摄了一些孩子,其中一个笑着对他说:给祖国的未来拍张照片吧。
22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出版社:后浪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这位波兰女作家用84个短章节,84个人物的“时间”,拼凑为一部现代波兰民族断代史。太古是个地方,位于宇宙中心,太古之外的世界并不存在,太古的边缘模糊不清,太古里的人在这个魔幻的村庄里过着波兰二十世纪真实的生活,其中包括初恋的少女,因战争独自支撑生活的家庭主妇,沉迷游戏的地主,外来的年轻男子,也包括二战中占领太古的德国军人,一位德国军官本想战争结束后移民太古,但没想到在俄国军队进驻后,他葬身太古。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把波兰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现实,以一种奇特的笔法结合在一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零散的段落式写法,能更好地嵌入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之中。
23 《现代艺术150年: 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作者威尔·贡培兹( Will Gompertz)没受过大学教育,更谈不上什么艺术科班出身。这种“外行”的身份特别适合给我们这种外行介绍丑陋而荒谬的现代艺术。他也像一个外行那样,翻过百余位现代艺术家的野史、八卦,以及那个时代的名利场、私生活和不停的动荡,他试图在帮我们全面理解,为什么小便池、彩色格子、金汤宝罐头们正经八百地摆进了现代美术馆,它们何以被称为“艺术”。一个半世纪以来,几代艺术家接力式地走上了反叛之路,这既是大胆、叛逆的社会风潮的演变原因,也是其结果,在现代生活的轨道下,总需要一些新的、破坏性的可能。当然,威尔·贡培兹本人也算是艺术评论界的非典型,他先后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媒体主管、BBC艺术频道第一位主编,据说有点单口相声的风格。相信你看完这本书,逛泰特,蓬皮杜更有门道——只是现在不知道何时能去逛了。(赵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