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时,突然看见了地上一颗接着一颗的草,看起来很松。我心想: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十几分钟过去了,我回头看着被我拔过的草地,已经成了秃头了,再看看妈妈拔的草,明显没我的多,我拿着拔掉的草向妈妈炫耀:“妈妈,你怎么只有那么点,我都拔了一篮子的呢!”妈妈抬头望了我拔的草,脸僵住了,我心里乐滋滋的想:肯定是因为我拔的太多了,妈妈惊讶。这时,妈妈打了我的头说:“那是菜苗啊!”原来我拔的是菜苗,我的脸颊顿时红彤彤,像个熟苹果一样,一时间,我的脑海里充满了羞愧,害怕,简直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无奈,菜苗已经被我拔了下来,长也长不回去了,我万分后悔。
于是,我把菜苗给了我的小鸭们吃,他们似乎感觉到了这些草与以往都不同。这些菜和以往的不同。吃的格香,这件事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趣事,也在生活中时刻提醒着,我要在问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语文同步学教师点评:小作者以排比的句式开头,直奔主题,让人眼前一亮。在行文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使事情j具体生动,结尾总结全文,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写得非常不错。
童年趣事
翟妮
如果说童年是一条小溪,那么童年趣事就是小溪游来游去的小鱼。在我的童年的生活宝库里,有许许多多的记忆,这些就像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记得五岁那年,我偶然听到奶奶和张奶奶的一次对话。张奶奶说,她那孙子学习好,考上了大学,还说那孩子喝了不少墨水,所以才有学问。我牢牢记住了张奶奶说的话。
一天,奶奶不在家,我偷偷跑到房里拿起一瓶墨水,拧开盖子闻了闻,臭臭的,心想这墨水又黑又难闻,怎么喝呀?我用舌尖舔了舔,又涩又苦。于是我到厨房弄了一勺子白糖放进去搅拌一下,依然又涩又苦。没办法,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只好捏着鼻子喝了。“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兴地大喊:“我终于有学问了!”
这吼声引来了奶奶,奶奶过来一看,惊讶地问:“你嘴上是什么东西?”我兴奋地说:“是墨水呀!”“这孩子,没事喝什么墨水呀?”气得奶奶边唠叨边拿毛巾给我擦嘴巴。“张奶奶说,喝了墨水学问深。”听了我的话,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墨水不能喝。张奶奶说的墨水是知识。”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啊!我的童年生活如画,那么丰富多彩,如歌那么轻快动听,如游泳那么有趣难忘,它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语文同步学教师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小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记叙了小时候为了成为有学问的人物喝墨水的故事,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用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作者小时候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刻画了出来。
童年,唯一的童话读《朝花夕拾》有感
祯琪
一场成功剧幕,并不需要过于华丽的点缀;一件无价之宝,也不需要过多的装饰。正如鲁迅先生的文章,第一篇的开场,些许平淡,但足矣。
是了,不愿浮夸,只是平淡跨越时空,再次回到他的童年,苦涩与欢乐并存,悠远的气息,将那一段段经历带到我的面前,叹为观止。
与茫茫文字擦肩而过,愿它带给我一个全新的、我所不认识的鲁迅先生。一抹我印象中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替代它的是一个活泼贪玩、博学多才的孩子。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不遮遮掩掩、扭捏得像个孩子,相反它大方、得体,仿若君子。这一点,从很多地方都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童年,受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有些凄苦的,这一点从《五猖会》中体现出。记叙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我想去看五猖会,想到南风如此盛大的庙会,我又笑又跳,兴奋极了。父亲却命令我背《策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我头上似乎浇了一盆冷水,心中不愿,却只好强记着,后来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对于去看会,却已觉得索然无味。”贪玩,对于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而鲁迅先生的父亲却丝毫不顾及他的额感受,让他扫了兴。由此可见当时封建社会,父母对孩子心理的无知,孩子的无奈和痛苦。
鲁迅先生童年欢乐的时光,是在百草园度过的。纵然后来父亲将他送到了三味书屋,这里却仍使鲁迅先生久久无法忘怀。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里,活泼的文字将他的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百草园,一个有着神奇、有趣的动植物的地方,那里是鲁迅最后将童心藏起来的地方。
花的一生,不过是从起初的娇艳与芳菲到最后的凋零与枯萎,在风中萧瑟,那残忍的清香却会传到更远的地方。人生,亦是如此。
语文同步学教师点评:从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鲁迅的文章已牢牢地记住并深深地体会了,这篇作文写得很好,表达清楚,语句生动,写作手法十分细腻。
读《童年》有感
田金雨晨
冰心曾说过:“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啊!童年是那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童年如同一场幻有幻无的梦,如同天上自由自在奔跑的云儿……可高尔基的《童年》却令人一生难以忘怀。
高尔基从小家庭遭遇不幸,没有父母的他,只能留在外婆家,还会遭到外公的家暴。《童年》正好是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俄罗斯底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创作的。小说中,讲述了三岁的阿辽沙失去了父亲,后来和母亲回到外婆家,面对母亲改嫁到一个经常家暴的人家,粗暴的外祖父的自私使他破产,两个舅舅的自私自利让他们的孩子被侵染。直到有一次,外祖父把阿辽沙打得失去知觉大病一场后,年仅11岁的他被赶出家门,流落社会……外祖母,格里戈里,小茨冈,都教会了阿辽沙,正直善良,从此改变了它悲惨的人生,这么一个故事。
文中的阿辽沙,生活的环境,悲惨的童年使我痛心,11岁的他却在感受社会的险恶,当我们舒适的坐在家中学习,用着父母的金钱生活,阿辽沙却要担心自己,吃什么,住什么,用什么。他的生活遭受家暴,他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没有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没有陪伴他的父母朋友,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她无法想象的!阿辽沙的恶劣生活,他用了自己的正直善良,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那我们又怎能放弃未来呢?那我们又怎能不珍惜现在的一切呢?那我们又怎能不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呢?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的脑中浮现了19世纪俄国百姓的艰苦生活,我不禁为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而感慨。阿辽沙的童年生活让我知道了奢侈浪费都是罪过,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阿辽沙过早的认识到社会的险恶,但是她依然保留着善良,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理想和信念,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成就了更好的阿辽沙。如果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
出生在这个光明美好的社会里,我们同样也需要磨练,我们要敢于与现实生活斗争,不怕困难,积极乐观,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语文同步学教师点评:这篇读后感简述了高尔基小说《童年》,通过故事讲述引出自己的感想,小作者在文末提出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观点,升华了本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