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59dcb9c7902?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427"/>
除了迷信以外,在其他事情中习惯总是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其势力之强,使得人们即使在自白、抗辩、允诺、夸张之后,也依然一如既往地做下去,难以改变,好像他们是由习惯驱动的机器似的。这种情形真使人惊讶。比如印度人。我这里所说的印度人,是他们当中的天衣教信徒那一派。他们会安安静静地躺在一堆干柴上面,然后让人点燃柴火,自焚而牺牲。不但如此,连他们的那些妻子,还要争先恐后地与丈夫一同烧死。早在古时候,斯巴达青年常常乐于在狄安娜祭坛上面受苦,身遭笞刑,身体一动不动。
不过即便习惯支配着我们的意志,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也仍然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培根说,如果在年幼时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它就是一个最完美的人生习惯。这也是我们从小要接受教育的原因。所谓教育,就是一种从早到晚养成的习惯,而且习惯在幼年时期更容易养成。
论读书
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女杰书简》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让人精密;哲学让人深刻;博物让人深广;伦理让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也有很多名言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全部都是每天阅读的人。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培根说:读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增长才识,学习关于修养的知识,会使你的谈吐文雅。学习关于发展事业的知识,会对你在处理事务做出判断时大有益处。读书学习并不是空洞的文字堆积,心术不正的人常轻视学问,老实巴交的人常羡慕学问,而聪明能干的人常运用学问。人在精神上的缺陷,都是可以通过学问来补救的。这就如同肉体的病患,可以用适当运动进行理疗加以改善一样。
关于读书,除了重要性之外,培根还指出三点,第一是,读书一定要和实践相结合;第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精读;第三是,读书和写作最好相结合。
首先,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根说,人有了学问可以使人的天性闪光,而学问经过了检验与锻炼,就如同大自然的花草经过不断修剪之后那样,呈现出了美观。学问如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书本知识未免显得过于呆板而笼统。
其次,读书的人学会读书的本领,要以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书适合不同的人。世界上有一些书,可以认真欣赏,仔细品读,也有一些书可以仰吞而下,浏览一下。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书,它们需要反复翻看,慢慢去咀嚼消化。
这也就是说,世上有些书,只要倾心去读其中的一部分就够了,也有一些书我们应当尽力通读,但是也不必过于精细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呢,则可以反复细读,而且要用心去咀嚼它们。更有一些书也可以让人去读,而自己只需要看看他们的读后感就够了,不过这种办法,只适合于比较次要的书籍。否则那些摘录的内容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要怎么选择要读什么书呢?《黑天鹅》的作者,尼古拉斯·塔勒布给了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读名人精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读那些经过了千百年历史的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
最后,读书最好配合写作。阅读能够让人身心充实,身手敏捷。写作和笔记可以让人变得富有条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作较少,那么他就必须有一个好记性。如果一个人较少与人交流,那么他就必须拥有敏捷和机智。假如一个人读书读得很少,但他又假装有学问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一些可行的狡黠,这样的人会把不知充当为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