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这本书好像不是自己写的,可能是找了一群“作家”收集的。魏丹在书中一般引用《百家讲坛》原文进行翻译,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悟,讲一个小故事。但是她在解释《论语》时犯了很多错误。
c?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4" width="600" height="400"/>比如说,在解读“不耻下问”的时候,她一会儿说,不耻下问的意思就是“不以向比自己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但是说着说着,又变成了“乐于向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再说下去又变成了“孩子可以是成人的老师”,最后又变成了“要用孩子的思维去看世界”。
《论语》中“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身份并不决定他的学识,我们应向一切有学问的人请教,而于丹后来强调的是:我们要用孩子一样的眼光去看世界,这完全是另一个话题。
至于语法方面的错误就更多了。比如,她用“深刻的”做定语造句,“从这个过程中,你或许能看出这个人心中一种深刻的善良”。
以及“一切善行都是从孝顺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等等。
这种用法,都是违背词意和使用习惯的,一般低年级阅读量较小的学生,才容易出现这种错误的搭配。
无论是对《论语》本身的“缪解”,还是在语法上的错误,都多得不胜枚举,难怪反对者会非常愤怒。
从这本书的质量看,写书的人确实不具备一位北师大教授应有的水平,它极有可能就是临时找人攒出来的“畅销书”。这简直就是蹭《百家讲坛》热度,是“割韭菜”的行为。
因为这本书,让大家对于丹产生了极大反感,所以后来她跑到北大去讲昆曲时,就被学生当场赶下了讲台。
结语
曾经觉得朱维铮和徐晋如的言论有点过分,毕竟于丹掀起了一股全民读《论语》的热潮。但从网上那些购买过此书的学生或者网友的反应来看,二位教授对于丹的批评一点也不过分。
蒙曼、康震解读唐诗有争议也就算了,毕竟“诗无达诂”。但是《论语》是中国哲学思想之巨著,岂能容她“以初中生水平”胡说八道“割韭菜”?
“国学超女”于丹解读《论语》的水平,略等于“一个演员”。她的这本书不仅缪解《论语》,侮辱经典,本身行文质量也“不堪入目”。
更可恨的是,她“蒙骗”愚弄了那些善良的读者们,伪装成了一本“好书”,至今依然在民间产生影响。
对《论语》感兴趣的人,还是建议直接阅读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或者别的经典版本,少走些弯路,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