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文的教育不仅限于家,他还带海伦出去到盲人学校学习,和那里的孩子们交朋友。他们还将品尝大海的气息,体验沙滩的激情,感受瀑布的雄伟。海伦虽然看不见,但世界上所有的美丽都停留在她的心里。
海伦进步神速,她好像推开了上帝为她留的那扇窗户,在学习方面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深造。进入大学之后的海伦,已经不会时时想起自己是残疾人的事实,她迫不及待地投入这个充满光明的知识领域。
可是身体的残缺还是阻碍着她前进的脚步,海伦必须付出远远多于旁人的努力才跟得上老师的授课进程。学校没有盲文版的教材,她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更来不及做笔记,想要学习这一切,只能依靠别人在她手上拼写。
海伦必须抓紧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尽可能把脑海中的记忆转化成文字,在笔记本上留存下来。面对物理和数学的习题,她需要依赖盲文打字机的帮助来练习。她所有的休闲时间,都被学习填满,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像其他人一样参加聚会,感受精彩的大学生活。
对于这种遗憾,海伦当然也会觉得难过,不过相比起来,她更害怕自己不够努力,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海伦曾坦言:“既然没有一条到达顶峰的平坦大道,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
真正发掘出海伦写作潜能的,是她的英语作文老师查尔斯。查尔斯惊叹于海伦的独特思想,也被她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能力深深打动。查尔斯建议海伦将她在课堂上完成的几篇散文整理一下,尽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在21岁时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这篇文章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美国文学界对其也不吝于夸赞。海伦甚至收到了马克·吐温的来信,这带给她无穷的前进动力。
在灾难的包围中涅槃重生
海伦从文章的反响中,收获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爱意,她被人间的温暖簇拥着,更想做点什么回报给社会。海伦24岁从哈佛大学顺利毕业,然后就投身了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呼吁大家多给这些孩子们一些关注。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一起,开始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在海伦的讲述和呼唤下,很多人开始捐助残疾人事业。而那些聋哑儿童也受到鼓舞,不再把自己封闭在幽暗的世界中,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1921年,海伦在朋友们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盲人机构。只是仅仅靠有限的资助,这个机构并不能维持多久。由于过去的经历,海伦对那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是有些害怕的,但她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这个义务。
三四年里,海伦从没停止脚步,美国的大小城市里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动员过无数例如学校、教会、妇女会等社会团体,参与过海伦演讲的听众多达二十余万人,她几乎奉献出了自己所能拿出的全部精力。
在教育和慈善事业的间隙里,海伦一直坚持着创作,她的文字被翻译成盲文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内广为流传。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中,我们能够发现海伦有一种较强的灾难意识,她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怀抱感激的心情欣赏万物。
“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才是最好的规则。”她希望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危机感,时刻想象着灾难会在第二天降临,那么便会用最珍惜的态度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从海伦的灾难意识里,我们能看到她身上有一种心怀苍生的大爱。她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写下来,不是为了获得同情或者赞美,而是希望人们能得到警醒,知道正常人所拥有的天赋感官有多么珍贵。
她不想让人们直到生病的时候,才惦念健康的可贵,但这不代表海伦真的希望灾难降临人间。相反,她十分热爱和平,还与莎莉文一起在演讲中呼吁人们反对战争。面对一战,海伦曾留下痛心疾首的文字:“我希望世界早一天实现和平,让人类过得更幸福,不必再期待身后的天堂了。”
结语
在海伦所祈求的三天光明里,她想做的都是最平凡的小事,她想记住每个朋友的面庞,想参观人类创造出的艺术文明,想看看城市繁忙的人潮和街角的静谧。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甚至不以为然的场景,在海伦的笔下都是最值得期待的美好。
回看我们如今的世界,灾难的确从未远去,它只会潜伏在暗处,在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发动突袭。
可是也是它让我们明白了,不必害怕危险的来临,人类能承受的苦痛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只要我们怀抱着如海伦一般的勇气和温柔,就能在心田里种下整个世界的光明,抵御住所有寒冷与阴暗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