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走近名著。(4分)
(1)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写成了《______》。 在陕北,他采访了众多共产党员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等。他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2)《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请你写出 该作品中任意一个故事情节的名称。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后写的不朽经典著作,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西游记》全书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基本情况和情节。根据“埃德加•斯诺”可以判断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根据“党员领袖和红军将领”可填毛泽东。(2)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基本情况和情节。根据《西游记》,可以判断作者吴承恩;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等。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2)吴承恩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建党伟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立德中学初三。一班准备开展以“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7.如果你是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8.请你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3分)
示例:召开“学党史感党恩”主题班会
9.班级将于本周五下午三点邀请“抗联”战士李爷爷为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你作为班长去邀请李爷爷,将怎样说?(2分)
【分析】(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拟写宣传标语时需要围绕“百年伟业红色传承”的主题,注意标语要简短有力,不能超过20个字。例如,“观百年伟业,悟伟人精神”“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场白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称呼问好、对活动的相关介绍、对下一环节的引入。解答本题,还需要注意开场白要富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设计活动需要围绕题干所给的主题,同时要注意活动的可实施性。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邀请别人时要有礼貌,并且要让其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因此答题时需要有称呼、自我介绍、邀请缘由,并且在最后询问对方能否应邀参加活动。
【解答】答案:1.示例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先锋少年
示例二:学党的历史做红色少年
评分标准:(2分)符合题意即可,超出字数扣1分。
2.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火红的太阳,光辉普照。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在这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积极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下面我宣布立德中学初三·一班“百年伟业红色传承”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式启动。
评分标准:(3分)称谓1分,内容符合主题1分,运用修辞1分。
3.示例一:举行“学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
示例二,举行“听党话跟党走”书画比赛;
评分标准:(3分)符合题意即可。
4.示例:李爷爷,您好!我是立德中学初三·一班的班长XXX,我们想邀请您本周五下午三点来班级为同学们讲述抗联故事,可以吗?
【点评】宣传标语的特点为简洁,有号召力。拟写宣传标语需要注意: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鲜明。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2分)
【分析】这是一首元曲。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据此可作答。“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一: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示例二: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通过“聚”和“怒”的动态描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诗歌的基本常识、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多做中考题,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古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诫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要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①袂②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注释】①蒙:掩蔽。②袂(mèi):衣袖,袖子。③辑屦(jí jù):趿(tā)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昏花的样子。
(选自《礼记·檀公》)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2)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______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行天下之大道。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3.【乙】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2分)
【分析】【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乙】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黔敖道歉之后,他还是不吃,最终饿死。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②句意: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执:拿。(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道,道路。句意为: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②句中重点词:予,我。食,吃。食,食物。句意为: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3)本题考查理解选文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先理解“贫贱不能移”的意思,再结合乙文中“饿者”的行为分析是否能论证这个观点,然后回答是否能作为事实论据。“贫贱不能移”意思是贫困卑贱的处境无法改变其坚强的意志。乙文中饿者本来就对乞食感到羞愧,在听到黔敖说“嗟!来食”,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不尊重之后,他“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宁可饿死也不吃带有侮辱性的食物,即使处于卑贱的处境也不改变节操,正体现了甲文中“贫贱不能移”的观点。因此能够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事实论据。答案:1.(1)真正,确实(2)持,拿!
评分标准:(2分)每小题1分。
2.(1)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2)我就是因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
3.能。因为乙文中黔敖侮辱性的施舍伤害了饥饿者的自尊,他没有因饥饿而屈从。而甲文中“贫贱不能移”体现的正是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的道理。两者十分契合,所以可以作为事实论据。
评分标准:(2分)仅答“能”不给分,理由解释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阅读《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一文,回答第14~17题。(共8分)
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
①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②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③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④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是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的样品。截至12月2日4时5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专家介绍,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⑤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⑥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神器”具体指什么?(2分)
15.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7.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外,请你再列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项科技成就。(2分)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告诉我们,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依据“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可知,“神器”具体指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2)本题考查学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可知,画线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对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的方式与模式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主要”一词是限定性词语,表示范围、程度。“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说明钻取模式下,“获得月面以下样品”只是钻具钻取的主要样品,并非唯一样品。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果去掉“主要”一词,与事实不符。(4)本题考查拓展能力。作答时要注意三点:1.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外;2.新中国成立以来;3.两项科技成就。只要符合上述三点要求均可。例如: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答案:1.示例: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
评分标准:(2分)每点0.5分。
2.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的两种模式。
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3.不能删去。“主要”起限制作用,在文中指钻具钻取的样品最重要的来自月面以下。但不排除其他情况。如果删掉,语意过于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评分标准:(2分)只答“不能删去”不得分。
4.示例: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神舟”飞船发射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中国航天站的组建等。
评分标准:(2分)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表示程度、范围、数量、估计、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修饰限制,解答能不能删去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问题,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阅读《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①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②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需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③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永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才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④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⑤自2019年起,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为“工匠日”,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工匠设立专属节日的城市。设立“工匠日”,是为了激励工匠们创新创造,也是为了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无论是开展“杭州工匠”评选与表彰、打造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与工匠元素特色!街区,还是创立“杭工云课”等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建立健全“工匠带徒”制度,众多举措让工匠有荣誉感、成就感,让崇尚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
⑥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新时代书写出更多更精彩更动人的“工匠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21.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2分)
【分析】本文第①段从习主席的贺信入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的中心论点;第②段阐述了“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③④段论述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要创造并讲好“工匠故事”;第⑤段以杭州为例介绍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第⑥段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第①段从习主席的贺信入笔,结合我国实际,明确提出了这一论点,后面,又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重要性、如何才能深入人心等角度进行论证。(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从“叶金龙”“吴玉泉”“赵永林”“一批批”等来看,是举例论证。说明他们是“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证明“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的论点。(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需从头到尾准确概括每一自然段意思,然后将意思或角度相同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第①段提出“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的中心论点;第②段阐述了“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③④段论述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要创造并讲好“工匠故事”;第⑤段以杭州为例介绍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第⑥段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也可把③④⑤段分成一个层次,论证思路就是提出论点,阐述重要性,论述如何做,总结全文发出号召。(4)本题考查表达见解的能力。首先要从文中找到重要信息: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创造更多工匠故事,讲好工匠故事等,然后,结合自己是学生的实际,从明含义、懂道理、做宣传、立大志、打基础的思路来构思和表述。答案:1.①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②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③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
评分标准:(2分)以上三点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3.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接着通过两个分论点及杭州设立“工匠日”的事例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最后进一步重申中心论点,发出号召。
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
4.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懂得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发现身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讲好工匠故事,立志做一名大国工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点评】议论文如何确定中心论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四)阅读《没有人会看不起你》一文,回答第22~25题。(共9分)
没有人会看不起你
①10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
②那次是一个人出差,我在机场摸索着办好登机牌,忐忑地随着人群登机。我很怕别人看出来我是第一次坐飞机。
③可刚上飞机我就遇上了难题:安全带死死地扣在座位上,我根本解不开。邻座的男生看我摸索了半天,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座位底下去。
④飞机升空后,浩瀚的云朵映入眼帘,仿佛一下子进入仙境。我雀跃不已,却强忍住了拿手机照相的冲动,生怕别人知道我没见过这种场面。
⑤空姐推着车子,挨个问“要果汁还是牛奶”。我猜想飞机上的饮料应该很贵,一边纠结要不要喝,一边用余光扫着周围的人。我的邻座要了一杯白开水,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点了白开水,心想:即使收费,白开水也是最便宜的那一种。
⑥餐车过来的时候,我内心又开始了一场拉扯:这饭贵吗?
⑦也是看着大家都拿了,我才硬着头皮接了一份。直到下飞机,我悬在半空的心才落下来:原来,飞机上的食物不要钱啊!
⑧这场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但从未向人提起。即使后来习惯了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想起第一次的经历,我心里还是有种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⑨去年,因为工作需要,助理小莲要出一趟远差。
⑩小莲跟10年前的我一样,一直生活在工业区,除了工厂和家,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她也是第一次搭飞机,而且是第一次住酒店。
⑪我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⑫小莲出差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提起路上的经历。她说,飞机上的小包湿巾她没舍得用,看到上面有航空公司的LOGO,就带回家做纪念了。她还说,酒店里的一次性拖鞋有两双,有一双没穿,她带回家了。
⑬我不得不承认,她做了许多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她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打着交道,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这份坦荡让我汗颜。
⑭我一直在检讨,自己的羞耻感从哪几来,为什么小莲没有。后来我发现,在我力求完美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我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圈子。我努力扮演着当前“身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现了形。我处处装作与周围相融,但心底的声音却是:我没见过世面,我不够好,我会被人嘲笑。
⑮小莲没有这种思想包袱。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着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她对自己是全然接纳的,她的内心是富有的。
⑯小莲的纯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当我的自卑心出来作祟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不必把自己当客人。
⑰原来对自己诚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大大方方告诉别人“我是慕你”,也不丢人。真实一点,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善意。
⑱正因为我们向往世间一切美好,所以才会羡慕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也正是这种动力,让我们不断追逐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成长,就是把一个又一个“稀罕”变成“寻常”的过程,总有一天,你会踏上你向往过的路,成为你羡慕过的人。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22.第①段“我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中“拘谨”具体指哪几件事?(2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③段中加点词“羞愧”的理解。(2分)
24.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2分)
【分析】本文通过叙述十年前“我”坐飞机的经历与小莲的经历作对比,突出表现了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羡慕别人,要活出自我,努力追逐梦想成为别人羡慕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自信满满。不要轻易看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努力奋斗,总有一天自己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结合词语概括事件。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相关内容概括。“拘谨”的意思是(言语、行动)过分谨慎。由第③段“安全带死死地扣在座位上,我根本解不开。邻座的男生看我摸索了半天,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座位底下去”可知,“我”因为怕别人笑话我没见过世面,解不开安全扣不好意思询问,面对别人的示范却感觉难为情;由第④段“飞机升空后,浩瀚的云朵映入眼帘,仿佛一下子进入仙境。我雀跃不已,却强忍住了手机照相的冲动,生怕别人知道我没见过这种场面”可知,“我”因为怕别人看出我没见过世面,想拍照却不好意思拍;由第⑤段“我猜想飞机上的饮料应该很贵,一边纠结要不要喝,一边用余光扫着周围的人。我的邻座要了一杯白开水,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点了白开水”可知“我”因为担心饮料不便宜,学别人的样子要白开水。由第⑥段“我内心又开始了一场拉扯:这饭贵吗”和第⑦段“也是看着大家都拿了,我才硬着头皮接了一份”可知“我”担心饭贵,但学着大家的样子不得已接了一份。结合上述内容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解答此题要理解词义,结合语境分析。“羞愧”的意思是感到羞耻和惭愧。由第②段“那次是一个人出差,我在机场摸索着办好登机牌,忐忑地随着人群登机。我很怕别人看出来我是第一次坐 飞机”和第③段“可刚上飞机我就遇上了难题:安全带死死地扣在座位上,我根本解不开。邻座的男生看我摸索了半天,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座位底下去”可知,这里的“羞愧”指的是“我”为自己坐飞机解不开安全扣感到无地自容、自惭形秽。(3)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本文前文主要写了“我”坐飞机种种拘谨的表现,与后文写小莲出差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提起路上的经历,做了许多“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形成对比,结合第⑭段“我一直在检讨,自己的羞耻感从哪儿来”“后来我发现,在我力求完美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第⑮段“小莲没有这种思想包袱。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着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和第⑯段“每当我的自卑心出来作祟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不必把自己当客人”等内容可知,对比突出了小莲做事的坦荡,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羡慕别人,要活出自我,努力追逐梦想成为别人羡慕的人。(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解答此题要理解主题,结合主题联系实际解答即可。示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人可能比我们优秀,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大胆驾驭自己的人生,朝既定的目标不懈地奋斗,终会梦想成真。答案:1..①摸索着办登机牌,忐忑登机;②解不开安全带;③忍住了照相的冲动;④纠结要不要喝饮品;⑤硬着头皮接了一份餐食。
评分标准:(2分)每件事为0.5分,答出其中任意四件事即可。
2..“羞愧”一词既指“我”解不开安全带感到害羞,难堪,也指自己因未见过世面而自卑的心理。
评分标准:(2分)每层意思1分,意思对即可。
3..本文主要采用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通过“我”和“小莲”第一次乘坐飞机时的不同表现,写出了我的自卑,小莲的坦荡。同时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人看不起你,不要自卑,要勇敢做自己世界的主角,成为更好的自己。
评分标准:(3分)表现手法1分,作用2分。
4.示例:做人要坦坦荡荡,自信满满。不要轻易看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努力奋斗,总有一天自己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评】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成长路上,总有一些故事感动着你,启迪着你,而这些故事很多时候都隐藏于背后,背后有汗水,有泪水,有鼓励,有指责,有坚强,有关爱……
请以“成长背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也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稳重的一个变化过程。“背后”是与正面、表象相对应的,体现的是事物深层次的意义、不为人知的方面以及内在的规律等等。它隐含着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写作时需要“借我一双慧眼”,将这一切的“背后”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故事”则表明应以写作记叙类文章为主。本题目缺少主语,在写作的时候,应给与恰当的补充。可以补充“照片”“成长”等词语。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记叙散文等文体。例如,写荣耀的背后是艰辛。看似风光的背后,总有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承受的艰辛与苦痛;掌声背后是无奈的泪、奋斗的汗和锲而不舍的决心意志。为此,我们懂得:不要只看到成功者手上的鲜花、脸上的笑容、头上巨大的光环,持鲜花的手上的条条伤痕,灿烂容颜下的奔波劳累,光环背后的滴滴汗水。要想突出“故事”的意味,应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描写、议论这几种表达方式。同时,更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才能较好的展现文章的内容或恰当的揭示主旨。
【解答】成长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窗外的绿树红花分外娇艳,小鸟轻快的叫声让我闭上眼睛细细地感受着这鸟语花香的快乐,此刻的心情轻松无比。 片刻之后,爸爸唤醒了我,睁开眼睛,面前是数本厚厚的相册,大大小小、黑白的、彩色的众多照片映入我的眼帘。前段时间同爸爸讨论什么是我的中国梦,看着我一本正经的面孔,爸爸考虑了很久之后笑着对我说:“女儿,周末我们一起整理我们家的相册,从曾祖父曾祖母整理到现在,也许,整理完了之后你就大致可以理解什么是中国梦了。” 我将信将疑:这同中国梦有关吗?这是一张出现了不少白斑的照片,照片中盘着头发的据说就是我的曾祖母,关于她的记忆只有这唯一一张也即将消失的照片。照片的后面工整的写着1950年。曾祖母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面容很呆板略带紧张,她生育了三男一女,爷爷的两个哥哥因为饥饿跟着路过门口的军队走了,因为没有吃的,爷爷的姐姐被卖掉了。 曾祖母的大半辈子都是在动荡的战争中围绕着吃饱饭度过的,据爷爷讲,曾祖母短暂的幸福生活是在解放后开始的,粮食堆满了一人高,曾祖母每天看到粮仓就笑个不停,也许这就是她的中国梦:有饭吃……曾祖父没有任何的影像资料留存于世,爷爷还没有出生就失去了他的父亲,在那个动乱不安的年代,曾祖父就这样无声地离开了这世界,模糊的似乎没有存在过。 我不知道曾祖父是否也有他的梦想,苦难的1939年的中国让他也许没有了梦想……这是我的爷爷,我一眼就认出了年轻时候的爷爷。从黑白的到彩色的,从十八九岁到七十岁,我好像迅速翻阅了爷爷五十年的岁月。爷爷在世的时候说,他最感谢共产党,因为共产党让他这个农家子弟进了城、当了国有企业的工人、接受教育、入党提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还不懂得什么是梦想时,不断的惊喜就已经由共产党交给了他。 爷爷的笑容很灿烂很满足,祖国的大江南北都出现在了照片里面,黑白照片里年轻的爷爷戴着时髦的墨镜英姿飒爽、彩色照片里中年的爷爷稳重刚毅、数码照片里老年的爷爷慈眉善目。爷爷参与了建设新中国、见证了祖国逐渐摆脱贫困、积极响应改革开放,对党的忠诚誓言伴随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爷爷每天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忘我工作的生活就是他的中国梦……看到爸爸妈妈童年稚嫩的照片我禁不住笑了出来,感觉时间好神奇。 黑白的小照片记录了爸爸妈妈从百天到幼儿园,再到小学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像一汪泉水流淌出来感染了我。爸爸红领巾白衬衣蓝裤子的彩色照片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少先队员久违的庄严和神圣。妈妈留着长辫子捧着课本在大学校园的倩影,爸爸身着西装神采奕奕演讲的照片,妈妈职业装束翻看法律文件准备出庭的工作小照……那个时代走入高等学府的都称之为天之骄子,爸爸妈妈赶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让他们相距万里有机会走到了一起相遇相识相爱,白手起家凭借个人的努力打拼了自己的事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了我,他们的中国梦越来越精致……我,自然是照片数量最多的!从故宫到高耸入云的亚洲第一建筑,从高山之巅到香江两岸,从出生瞬间到此时此刻,我知道,我是幸福的! 我的中国梦就是幸福地生活着……哦,我终于理解爸爸的用意了,就是让我从真实的家庭纪录看出每一代人梦想的演变,随着时代的推进,每一代人的梦想都有着一致的追求:让生活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让生活更稳定。每一个家庭构成了社会,构成了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构成了这个从五千年文明走来的盛世中国,让汇集了所有炎黄子孙的中国梦,从此梦想成真!
【点评】本文通过照片背后的家史也是百年沧桑巨变的国史,逐步勾勒了一个中国梦,立意深刻。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好衬托人物欢快的心情,起到做好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
:缤纷世界,群“星”璀璨。总会有一颗,美丽了你的生活,明亮了你的世界,让你憧憬,让你追逐。他是疫情来临冲锋在前的钟南山,是“禾下好乘凉,一生逐一梦”的袁隆平,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张桂梅……
请以“追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 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将要离开的东西。根据材料“他是疫情来临冲锋在前的钟南山,是‘禾下好乘凉,一生逐一梦’的袁隆平,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张桂梅……”分析,在这里指追随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他们的伟大精神的指导下立志为实现梦想而付诸行动和实践。在他们的感召下,敢于梦想,勇于实践。可以写记叙文,根据“总会有一颗,美丽了你的生活,明亮了你的世界,让你憧憬,让你追逐”分析,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叙述自己追逐“星”的过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汗水、欢笑、付出、收获、思考、感悟等,在事件展开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顺叙或倒叙来展开。记叙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体现叙述性、或着眼细节、或立足描写;抒情语言要真挚、鲜明,富有情感性,多用排比段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可以议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追星”现象分析,在当下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什么样的“星”才值得我们去追逐?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答】追逐每一缕阳光
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中考马上就要到了,每个同学都像一匹匹铆足了劲儿的黑马,勇猛地向前冲,同学们都希望尽最大的努力考上理想的高中,但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我却出现了状况。 临近中考的几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却忽上忽下,上下差距大得惊人,这使我感到不安,期中成绩下来了,成绩前所未有地糟糕,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老师们也是催促得不行,告诉我该是用劲儿的时候了,可我不知是怎么了,突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放弃,继续努力的决心也消失殆尽了。 当我带着这张沉重的成绩单回到家时,我的心情忐忑极了,我并不是怕父母批评我,训斥我,而是怕看见他们失望的脸,他们失望的神色让我愧疚万分。当妈妈看完成绩单,了解了我的思想状况后,说:“孩子,来,放下书包,陪妈妈去园子里溜达一圈。” 这个时候带我去菜园?我纳闷地跟着妈妈来到菜园,园子里各种菜生机盎然,长势良好。妈妈让我看看葫芦藤长得怎么样,我看了一眼,好啊,长得又高又壮。“那葫芦藤下的杂草呢?”“不长了。”我无精打采地说。“是啊,你看,葫芦藤长得多好啊,郁郁葱葱的,可同一时期的青草却不再生长了,你说,葫芦藤还会再长高吗?”我沉默着没有开口,妈妈接着说:“会的!一定会!葫芦藤会一直生长,永不放松地生长,虽然有时候它也会累,但最后却能得到最明媚的阳光和最温润的细雨。”妈妈看着我的眼睛又说:“女儿,你也像这株葫芦藤一样,妈妈知道在追逐阳光的路上会疲惫,当你想想最后的阳光、雨露,就会充满力量了。” 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从那以后,每当我感觉到累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株葫芦藤,浑身就会充满了力量,我想这株葫芦藤会陪伴我的一生。
【点评】文章从中考的几次模拟考试的失败开始,写初三的紧张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描写可谓是本篇的一个亮点,在“我”期中考试失败以后,透过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我”的压力之大,为妈妈带“我”去菜园作铺垫。语言描写可以直观地展现出人物当时的情感表达以及心理感受,作者通过对妈妈语言的描写以葫芦藤暗示“我”,虽然在追逐阳光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最后总会得到“最明媚的阳光和最温润的细雨”,揭示了本文的题旨,使习作的主旨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