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者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在众人面前称赞员工,员工会心存感激,实则不然。在众人面前过分称赞某一个员工,会使很多人不快。被称赞的人也会感到不安,其余的人会产生妒忌,管理者的称赞越多、越重,他们的妒忌会越强烈。如果管理者的称赞有些言过其实,会使其他成员鄙夷你,甚至怀疑你别有用心。作为管理者,应该避免对不在场的员工进行称赞,尤其不能将在场员工同不在场的员工进行比较,褒扬不在场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指出在场员工的不足。这样做不利于员工间的团结,同时也会妨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至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2、赞美必须发自内心
管理者对员工的赞美一定要真诚。如果企业管理者在尚不了解员工的情况下,只能说一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好”之类的公式化语言,很难打动员工的心。
人人希望得到赞赏,赞赏应该能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就是说,人们希望你的赞赏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是真正把他们看作是值得赞美的人,是你花费了精力去思考后才得出的结论。
真诚的赞美要有一定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真诚便无从谈起。言之有物的赞美能真正指出对方的心血、精力之所在。对一位员工如果只说他能干,就不如对他说他的某件事办得很漂亮。一个工作有成就的员工,听到的恭维话自然就多,如果管理者只是泛泛地称赞他的工作能力,就如同把水倒进海中,毫无作用。如果管理者对他的工作确有了解,或者管理者作为外行能了解他的工作性质、意义、术语,那么这种称赞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赞美员工一定要符合实际,既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又不能违背客观事实。如果管理者确实不了解自己的员工,暂时无法达到思想的沟通,那就不如从具体工作入手,达到感情的沟通。一定要让每位员工感觉到你是在真关心他的工作,关注他的进步。一定要让员工感觉到你在重视他。
3、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员工
我们不要当着其他员工的面大肆宣扬某个员工的工作成绩。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员工有它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人都是有竞争性的,当管理者在第三者面前称赞某位员工时,或许会激励第三者鼓足干劲向这位员工学习,努力将工作做的更好。
赞美乃是提高员工的学习意愿、强化效果的一种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当上级直接赞美员工时,对方极有可能认为那时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员工罢了。赞美若是通过第三者来传达,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时被赞美的员工肯定认为那是发自内心地赞美,毫无虚伪成分,于是真诚接受,感激不已。在身受感动之后,这位员工会更加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好。
在评价员工的工作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例如让员工的上司说句好话,或故意在员工的妻子面前赞美该员工。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抓住员工的感情,让其产生继续努力的愿望。
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员工,其目的有三个:一是鼓励第三人应该以该员工为榜样,争取做出成绩;二是借第三者之口,向被赞美的员工传达管理者的赞美之辞,使其相信管理者毫无夸大成分,是出自真心的赞美;三是营造一种互相认同的气氛,向员工传达工作应该怎样做才算出色的,从而引导每一位员工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当然,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员工,一定要考虑员工的感受以及该第三者的感受,要把握好分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会使员工关系紧张,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不要吝啬对员工优点及进步的赞美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员工的本职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是员工的职责,是应该的,因此从来不会对他们有赞扬的言辞。这种想法也会导致一些错误,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一个员工工作了几年,工作也很出色,但他的上司却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从来不给予半点表扬或鼓励的话,这样该员工便会产生这种想法:“做什么样都无所谓,老板也看不到。”最终便打消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再也没有创造性了。
一个人在30岁之后,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能力通常是相当自信的。在这一时期,如果能给严格的督促,必可使其发挥出更精湛的才艺。对于一般人来说,30岁以后对某一领域已经十分精通,很容易志得意满而变得高傲自大。因此,这段时期也可以说是削减其锐气、纠正其缺点、使其能精益求精的最佳阶段。但是,当一个人正在摸索阶段时,若过分地加以斥责,则原本能施展的才华反而会无法伸展。最好的方法是先给予鼓励,待有了成绩之后再给予严格的督促。可是,目前大多数管理者却往往采取相反的方式。
“即时确认”这种心理作用在指导员工工作上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当员工工作顺利时,管理者于是易在匆忙之中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员工由于在感情上较少有所起伏,而变得对工作漠不关心。反之,在员工获得成功时,如果能够适时地给予赞美,则其学习意愿相应地也会提高。
要求员工朝目标努力时,必须考虑其执行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成果确认、正面评价的体制,同时,也要让每一个员工了解自己的部门,在企业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工作成果得到怎样的认同?在呼吁员工们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事务时,如果他们对过程和结果都不甚了解的话,那么政策的推行就非常困难。企业的制度落实不了,管理等工作做不好的原因,往往就在这里。
“清楚揭示结果”还不够,如果只以成果来评定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公平的。一般企业往往都忽略这一点,只凭着成果来比较好坏,所以不但培养不出员工的进取精神,也抹杀了员工的创造性。所以,公司倡导“科学决策、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允许失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创新是有风险的,也不是每件事都能成功或一次就能成功绝不能因为怕担风险,怕失败,而不去创新。发现别人做对了事,比发现别人做错了事更要有意义。要正确对待失败,把失败作为进步的阶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挑战管理极限,追求更高目标。
赞美员工是一门艺术,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做到公正、及时、得体地称赞自己的员工,那么他就是十分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员工心目中树立威信,树立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的目标,那么企业的士气不仅不会高涨,员工的凝聚力还会下降,企业犹如一盘散沙。
三、 信任员工,合理授权,提高效率
在有些单位里,领导在时大家就很努力工作,领导不在时,员工立即就精神涣散什么工作都停滞不前。在这种环境下,团体力量的发挥就更说不上了。一个人能处理的工作量有限,最多也只能做三倍的工作。一个人不可能包揽所有事务,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将工作做适当的分配,这样一来,即使他不在时,工作也能顺利进行。管理者都会将一些简单的工作交由员工自己处理,自己则必须在思考新的企划方案、改善现状方面下工夫,换句话说,管理者必须做一些计划性的工作。如果管理者整天忙于事务而无法对将来做计划,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为什么有些领导不能对下属进行合理的授权,除领导艺术外,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也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1、如果管理者把一件自己可以干得很好的工作分派给自己的员工做了,也许就达不到管理者希望达到的水平了,他们不如管理者做的那么快,或者做的不如管理者精细。一旦管理者求全责备的思想作怪,就会以为把工作分派给他人去做,不会像自己做的那样好。这时候,管理者应该问问自己:尽管自己的员工不如你做的好,但是不是也能达到目的呢?如果不是,你能不能教教他们,让他们把工作做好呢?
2、如果让员工来做也许管理者会担心他们做得比自己好,而最终会取代管理者的工作。但是,如果管理者把那些常规性的工作分配给员工去做,他自己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一些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能因为优秀的组织才能而获得晋升,因此管理者应该把工作分派给员工,指导员工如何把工作做好。
3、管理者害怕在把工作分派给员工之后自己就无事可干了,所以有些握有一些权力的人,,哪怕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不愿放手让员工去做,事必躬亲。
4、管理者没有时间去教员工如何接手工作。在这一点上,管理者必须明白,自己越是没空训练员工接手工作,自己要干的工作就越多。事情总要分个先后,教会员工干了,自己就会多出时间干更重要的事情。
5、没有可以托付工作的合适人选。这是管理者为不分派工作而找的最常见的理由。并不是员工没有能力来承担这项工作,而是他们不是太忙,就是不愿意干分配给他们的工作,要么就是别人认为员工的能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