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这部经典,不仅是用来读的,而且是用来实践的。真所谓“道自道中悟,道外勿谈道”。那些只想用《道德经》的章句来装点自己门面的人,他永远无法领悟《道德经》,更无法走进老子的心灵境界,以跨越时空,与老子对话,促膝长谈。道本就是走出来的。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正是真读、真信、真行“道”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明白老子所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意蕴,那就是“道”便是我们的心。心中有道,处处是道。而这样的心是“涤除玄览”以至于“无疵”的心,这样的心才能“明白四达”,才能“求以得,有罪以免”,才能行天下且大顺天下。
只要是正经正读,不歪读歪用,都是值得肯定的。《道德经》一本正经,可修身齐家,可治国平天下,完全可以也应当成为当代人的良师益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任何一部《道德经》解读的著作都是印证其作者学习的心路历程,都是独特的,有益的,只要是真心、诚心去读《道德经》,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当然,读者学习任何研读《道德经》的作品,都应当本着对话的态度,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摆进去,读出心得,读出趣味,读出“学其书,欲见其人”的兴致,那将是读者与作者皆大欢喜的结局。
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其书的思想特性在于柔弱、处下、不争、无为。如果读了《道德经》之后,尤其是钻研《道德经》有年的人,还是夸夸其谈,与人相较高下,甚至毁谤圣贤,那一定是正经歪读,而且很可能是走上了邪路而不自知。因此,评价一本研读《道德经》的作品是否有益,就是要从字里行间去品味,作者是否有颗宽容的心,有颗慈心,如果行文平和、流畅,导人向善,鼓舞人心,必是开卷有益、给人启迪之作。
三、学道的人生
必当是精彩的人生
回想自己学习《道德经》的历程,其实,读懂、读通《道德经》没有太多的技巧,唯有多读,反复地读,久久功成。那种企图听一两次专家讲座,就想明白《道德经》,往往都会以失望告终。因为心态错了,结果总不会好。学习方法如果用《道德经》中的话讲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意思是说,从事学习要天天有所收益,从事修道,要天天有所减损。不断地减损,直至无为。做到无为了,就能无所不为,潇洒自在。学习《道德经》当有计日程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一遍又一遍地学,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读的过程中,要对照自己,要努力将学到的“道”的精神原则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如此坚持下去,终有习惯成自然的一天,即把修道与学习生活化了,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就能达到“求以得,有罪以免”大道境界了。
老子在33章用座右铭式的句子,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人生应当是这样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读完这一章,如果还会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无为,那么他如果不是偏见,便是固执。这一章处处流露出中华圣贤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成功学金句。“知人论世”本是古人对智者的定义,智者必当是能够把握时势,并能“与善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协作,共创事业。通常,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水准,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他所结交的朋友可见一斑。但一个达者,则不仅如此,还能作为一个“自知”的明白人。在古人看来,明哲方可保身。一个人如果在正常的情况,连生命都无法保全,那绝非是一个聪明的人。因此,我猜想,老子所以出关隐居于秦地,他必定是以一个史官的睿智,洞察到秦国必将崛起,而一个强盛的国家当是可以安居之地。因此,我认为老子自身便是自己学说的履践者,因此,他才会独白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有宗,事有君。”(70章)《道德经》字字珠矶,绝无虚言。读者宜深思之,力行之。
老子并不是要世人都成为碌碌无为的人,而是都能够在某一方面发挥自己长处,能够胜人之人,从而也才能够成为“不失其所”的人。也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上苍给予我们的天然禀赋,做回自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人,不会以自己的弱点去跟别人的长处去比,而是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做到最强,做到独一无二,那便是能“胜人”了,从而为自己的生存保有了可靠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关键在于“自胜”,因为世人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人家生长于富贵之家,而自己却成长于贫穷之门,诸如此类。殊不知,上苍在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也关闭了另一扇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只要善于发挥自己所长,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你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这一切靠的是“自胜”。
读过《道德经》的人往往有种感觉,那就是老子的思想很辩证,不走极端,而是要“守中”。老子讲完人当“自胜”的时候,又马上讲“知足者富”,就是提醒世人,凡事不能太过,“自胜”这一点也是如此,都要知可而止。反之,“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便过了,过了,便危险了。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老子接着说“强行者有志”,有志之才立长志,能够不断克服人性中的弱点,能够时常反省,在知人与自知,在自胜与胜人,在知足与强行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此儒家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的从容与自信。做到了如上这几点,你的人生便有了根基,就像一棵小树,已经深根了,有自己的根据地了,而且扎牢于大地,永不动摇,就会枝繁叶茂,长长久久。能做到这样的人生,才会如老子一般,2500多年的岁月,让《道德经》的思想历久弥新,这便是“死而不亡则寿”的深意所在。人是必然会死的,但是伟大之人的精神却是永垂不朽的。这样的不朽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总之,老子学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世人修身养性、建功立业、治国安邦的圭臬,因为《道德经》揭示了天地人三才共通的基本法则,万变不离其宗。”
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秉承老子“惟道是从”与“上善若水”的精神,走出自己的辉煌人生,以无愧于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时代。
上善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