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大路通罗马”,所有的路都是相通的,没有对错。
路没有好坏,要看选择的人怎么走。
有人通过自己选择的道路摆脱了自己的风采。
选择一个行业,不断深耕,你会取得好成绩。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选择路,随时可以改变。
这些话没有错,是大众看到和接触到的,是对成功普遍性的解释,但在实际的人生道路选择中,真的是“大道通往罗马”吗?
在真实的人生道路上,当有些人选择道路时,即使付出了再大的努力,也发现成果甚微,处于行业底层,艰难前行,道路在哪里,成了问题。
更多的人选择了道路,不断努力,最终时代变迁,他所在的行业变得冷清,但他投入了很长时间,无法抬头仰望天空,无法适应新社会,迷失了方向。
但是有那么多人选择了这条路,但每次都抓住转折点的机会,不断飞跃人生道路,最终成就了自己。还有一些人明明主业不是这个行业,但在这个行业里,有人比深耕多年的人做得更好吗?
同样的路,一个方向,为什么有些人要比自己走得更好?
你脑子里可能会说他运气比较好。我承认运气的成分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但运气是无法衡量和控制的。
除了运气成分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吗?
你可能会说要比我们更努力一些。努力真的很重要,但发现光努力就能做的事情不多。(约翰f肯尼迪,努力)正确的努力才有助于成功,有助于盲目的努力,带来的只是事半功倍,努力讨好而已。是你,你知道的。
你可能会说他可能有背景关系。背景关系在这个社会中对一个人的成功确实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但是也有相关的,背景也很多的人,混得不好吗?还有那么多无关的人,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吗。
除了运气、能力、努力程度、背景等,还有其他更深的原因吗?
答案是肯定的。
观察研究表明,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大多属于具有“杠铃思维”的人。因此,本文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什么是“杠铃事故”?为什么“巴别思维”比传统思维更加科学高明?
《巴别事故》首次见于作家塔尔夫的《反脆弱》一书的第11章。不要嫁给摇滚明星塞内加尔的杠铃部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作家)。
在本章中,作者塔勒布主要介绍了使用杠铃,在一些领域采取保守战略,在其他领域承担一定风险的双重态度。针对不确定性,利用“杠铃思维”实现反脆弱性。
一个杠铃包含对称的两端,举重者利用平衡性从中间举杠铃。
我们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实物杠铃,而是依靠杠铃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杠铃有两端,人举重时两端并排,两端相反方向处于相反位置,但相互促进,带来举升操作。
同时杠铃两端不能相互接触,属于两个极端,互不影响。
杠铃最初是用来分离极端情况的,由我们在《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中强调的“双峰战略”或“多峰形式”这两种极端情况组成。只是杠铃更通俗易懂,大家也容易理解。
杠铃事故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模式。在《反脆弱》中,塔勒布想因“杠铃事故”而变得强大
调的是为啥很多跨领域的人,要比本行业的人做的好的原因也是“杠铃思维”。真正的“杠铃思维”应该是一个更加宽广的概念,可以包括多向维度,多向领域的思维逻辑,它涵盖时间、空间维度,具有反脆弱性。
我们可以看到,成功人士他们懂得放大人生的每一个节点,用更长远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最终实现人生的跃迁。
他们懂得放大“杠铃思维”的多向维度,用多种思维模式思考。不管你承不承认,“杠铃思维”是他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指导着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做出选择,不断做出改变,直到最终的成功。
2
杠铃思维有哪些独到的好处?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从我们了解到的知识来看,应有“杠铃思维”的人,大体有这些特点:
2.1摈弃单一思维,注重“杠铃思维”多向维度思考
拥有“杠铃思维”的人,一般都具有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个单一的领域,而是能够做到主攻一个领域的同时,进行其他领域尝试。
这些人懂得在多个领域发力,而不局限在某一固定领域。因为他们知道单一的思维模式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要求。
他们同时也知道单一思维模式是大部分人普遍的选择,如果去走同样的道路,就顺应“羊群效应“,只会制造拥堵,带来平庸。
拥有“杠铃思维”的人,懂得另辟蹊径。我们熟知的《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个典型的“杠铃思维”的人。
他的本职工作一直都不是作家,最开始是广东顺德海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后来到了山东公务员。可人家喜欢历史,在下班之余,阅读了大量历史著作,并在天涯论坛上写作历史文章。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写的文章在网上很受欢迎,然后他就连续创作,这才有了后续的《明朝那些事》这一明朝历史经典著作的诞生。
当年明月顺势在“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以5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8位。
尽管人家取得了这么大成功,但人家还是公务员身份,兼职写作,并不是专职作家。公务员与作家这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身份关系,却在一个人身上体现,这无疑是“杠铃思维”的重大作用的体现。
“杠铃思维“摒弃单一的思维,拥抱多向思维,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连接,创造出全新的生态。
2.2.灵活应对多变世界,“杠铃思维“对冲所见风险
对冲本来是金融术语,意指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其目的是降低投资某一交易的风险,保证最终盈利。
“杠铃思维”具有对冲的特点,既不破坏原有的方式,又带来新的领域内容,看似会消耗一个人的精力,增加风险,实则是最好的增加抗风险能力的最好办法。
现代社会变化发展太快了,快到我们还没回过头来,你已经落后了。张泉灵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就拿我们小时候比较出名的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来说吧。
这些产品或者公司,在当时可是红极一时,非常受欢迎。这些公司及产品在最开始上市的时候,确实取得非凡的业绩。
比如说诺基亚从1996年开始就连续在手机市场份额上14年蝉联冠军,但他们的掌舵者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并没有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相对应对之策,而是采用以往的策略,生产自己的产品,而当苹果推出更好用,外观更好看的触屏智能手机时,将诺基亚等传统手机产商打得落花流水。诺基亚也顺势以2014年4月25日被微软收购离开手机市场。
通过这个事迹,我们不难发现,诺基亚的失败源于他们采用的是单一的产品思维,产品结构单一,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上,缺乏关注,加上产品结构的常年单一,导致了不断上升的风险。
反观苹果公司,他们成采用了“杠铃思维”,重视在原有电脑业务的基础上,做相应的其他尝试,避免了单一思维模式下,单一产品结构的风险,取得了重大成功。
苹果公司基于“杠铃思维”,在原有电脑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外向拓展尝试,相继推出了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形式。这些产品一经推出,极大的获得了消费者的喜欢,自然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对比诺基亚与苹果公司,我们看到“杠铃思维”模式使用与否,对于企业发展,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
2.3. “杠铃思维“既能重视埋头苦干,也能抬头看天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认认真真工作非常重要,但你也要意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出色,光有认真是不够的,你需要在认真工作之余,抬头看天,才能保证你的道路越走越宽。
就拿我以前工作过的单位来举例吧。
在我最开始进入这家传统国有设计院的时候,我们公司在成都不是很强的国企设计院,我们部门的主要业务是改造为主,教育建筑、城市设计为辅,这三大板块带来的业务量也是很高的,但业务方面也不具有行业优势。
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里面的人,都有混日子的倾向。但我们部门的领导并没有像其他部门领导那样,安于现在的状态,而是在做既有项目的同时,思考怎么去进行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摸索中,机会终于来了。
17年成都开始摸索TOD开发,在其他大型设计院还没有意识到TOD开发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我们老总敏锐感觉到这是一次机会。我们部门在保证原有业务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投入大量人力,连续参与了很多个TOD开发设计投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的背后,自然是丰厚的回报。我们部门中了很多个标。同时,我们部门也在成都TOD开发的设计市场占领制高点,具有绝对话语权,成了成都TOD开发设计的领头羊。
这一切的成绩,离不开我们老总的 “杠铃思维”。
假如老总没有“杠铃思维”,在成都刚出现TOD新开发形态进入市场,恐怕就没有现在地位,业务也还停留在原来的方面,不温不火,一直处于行业被动地位。
正是老总的“杠铃思维”,提早布局,大举发力,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你也许对于TOD开发不太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拿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说拥有“杠铃思维“,能够埋头苦干,也不忘抬头看天的重大作用。
亚马逊公司,我们不陌生吧,美国著名的电商,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非常高,该公司尤其以其创始人贝佐斯是世界首富而闻名。
当年亚马逊在电商业务如火如荼的时候,贝佐斯站出来,排除重重反对声,坚定发展kindle。
当时,亚马逊本来在电商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大可不必做开发Kindle,但贝佐斯却极力助推,发展到今日,我们可以看到,kindle已然成为了亚马逊的重要的产品。这就是贝佐斯的”杠铃思维“,在发展一个领域时,不忘拓展新的领域。
这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埋头自己的主业的同时,不忘思考长远发展,发展出自己新的业务,而这正是“杠铃思维“的重视埋头苦干,又重视抬头看天。
3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杠铃思维”,将自己的人生道路拓宽呢?
3.1.先有意识,而后改变固有意识,思维重构
有句名言说的好”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改变思路,改变习惯,改变一种活的方式,往往会创造无限,风景无限!“。
要想有所突破,要想变得不一样,你就需要在原有的思维习惯中,改变思路,才有更好的活路。
在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你明白了,别人明白的时候你行动了,别人行动的时候你成功了,别人成功的时候你富有了。正如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回想下,每一批成功人士都是:
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 他明白他在做什么;
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
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
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这就是:超常思维,先见之明!对于培养自身的“杠铃思维“也一样,需要我们先在自己大脑中进行相应意识,在意识的主导下,你才会做出相应的行动。
3.2.三步走策略,助你提升“杠铃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殊性,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面对“杠铃思维“来说,也是具有各自独特的一套成长逻辑。再这里我们只能教大家一些普适性的方法论,具体的操作还要看大家自己的实践:
首先,要自省:发现自己思维里面单一意识倾向,然后就自己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我们都知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己犯错,却不悔改。
要想拥有“杠铃思维“,意识到问题,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大部分人都缺少这块的培养,都不重视自我意识的锻炼。
其次,小步试错:在意识到自身问题后,针对问题,先很小比例,取得相应成效后,再放大投入比例的对冲风险的形势下,将自己时间与精力,用来进行扩宽思维的模式。
同时,就自己的道路进行梳理分析,进行相应的多向尝试,寻求多向突破。
再次,快速迭代:迭代属于互联网用语,却在现今的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迭代用来表示产品、思维等的不断优化更新换代,重视的是效率,是一个不断变好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对于“杠铃思维“来说,每个人基于自身的特殊性,采用的方式又一定的差异,故而重视时间效率,不断的调整-优化-反馈-完善是少不了的,也是必须的过程。
最后,长期坚持:不管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坚持才能取得成功的。你暂时性的激情投入,只会带来暂时性的成效,要想长时间的成功,就需要长期坚持投入。
我们都知道“10000小时成功定律“,说的就是要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威,你需要投入10000小时。还有就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也是强调要养成某一个习惯,你需要投入至少21天。
“1000小时定律“、“21天习惯养成”等理论都在向我们传输一个观念——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养成一个习惯,拥有一种思维,都是需要长期投入的。“杠铃思维”也一样,需要长期坚持投入,才能收获大成效。
以上就是对于“杠铃思维”的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的相关阐述,旨在帮助我们了解一种思维模式,旨在用“杠铃思维”去指导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