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鲁迅,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严肃深沉,是用笔制作刀剑的文学斗士,也是冷酷不屈的民族脊梁。但是对他的形象似乎太片面了。他只是教科书上的偶像,大家对他又熟悉又陌生。我们只能从轶事中窥探他为普通人,并不详细
等同时代的一位文豪以另一位文豪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很少,但对他在书中塑造的鲁迅形象,日本文学界也评价为“公然无视鲁迅的文章,只用作家的主观捏造的鲁迅形象”,由此可见争议很大。
《惜别》的创作背景
在具体分析《惜别》中鲁迅的形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否则,很难正确解读这部作品中鲁迅的形象。
离开前几天,他让我去他家递一张照片,后面写着“分手”两个字,我的也希望发给他。
《惜别》中的这一部分是《惜别》的最直接来源,但影响太宰治创作的因素不仅仅是有一天看到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还萌生了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这部作品的诞生有其他原因。
这一离别确实是应内阁情报局和日本文学报国会的要求创作的小说。
但是,
最后,不管怎么样,这件事都是一个叫太宰的日本作家自由写的,情报局和保国会没有约束我的工作,也没有说一句唠叨。另外,我把它提交给机构后,他们什么也没说就通过了。" "
太宰治已经说这部作品是自己自由完成的,但不能否认政治因素对这本书的影响。除此之外,太宰治本人对鲁迅的景仰应该是促使他完成这部作品的最直接原因。
书的发录中竟然载有令我大吃一惊的事实。也就是说,书中的这部中国文学李才(鲁迅)以前爱过我拙劣的小说。这使我惊慌,脸红。我很感激这种奇特的缘分,像少年一样鼓起干劲,开始写这部小说。
正因为如此,太宰治也试图尽可能抛弃政治立场,以相对中立和公正的视角恢复“鲁迅”的形象。
有血有肉的唯一青年周树人
《藤野老师》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是成功地写出了“鲁迅”这个人物形象不断丰满地确立的过程。医学报国的原因、弃医从文挣扎的斗争、整个人物思想的变化过程都有,都是合理的。如果把它看作“同人”,就能很好地填补读者对“鲁迅是如何成为鲁迅的”的空白。
在代入式的虚构中,“我”在去松岛旅行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唱蹩脚的《惜别》的朱军,作为线索,一个人去日本留学的青年鲁迅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此时朱军还没有被固定在那个“横美冷大学天府地”的冷酷形象上。
此时鲁迅还不是一张苦大仇深的脸。从“我”的角度来看,反而像土里土气的日本青年一样,在对话中用当地口音激动的话,德语混杂在一起。“我”建议用全日语沟通,突然害羞起来
爱慕日本文化的朱军
太宰治已经表明他在最大限度地排除政治影响力,但作为日本人,身份立场和自己受到的文化影响注定了他不能创造太真实的鲁迅。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太宰治亲自去仙台考察,收集素材,但同时代的
二人并未有过太多的交集,所以我们看到书中的鲁迅就未免如同今人去写孔子一般,有着一股隔靴搔痒之感,而且书中塑造出的鲁迅对日本文化的孺慕也难免会让中国读者所不喜。《惜别》中似乎处处都洋溢着作者本人对日本的赞誉之情。日本的清洁、日本的美食、乃至日本的民风都是让作为留学生的周君深深艳羡的,书中的周君毫不吝啬于对日本的称赞:
无论在哪儿,你都找不到倦怠的身影。
周先生便预言:这场战争,日本一定胜利,这样生机勃勃的国家不可能失败。而这次的胜利恐怕比周先生预想的更加辉煌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我看到他惊呆于日本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甚至在幻灯片事件中本是因为国人麻木不仁而受到的触动也被太宰治写成了鲁迅是因为同胞充当敌国的侦探而愤慨:
友邦日本在举国勇敢作战,他们却充当敌国的侦探。
如此这般的周君与中国人心目当中的鲁迅简直是离谱的过分,但在太宰治看来却也是理所应当的补充与想象,毕竟先生留学时中日两国确实是陷入了一种“先进日本与落后中国”的关系,如此只能说是国家与文化的影响使作家本人很难保持一个完全公正的立场。
承载太宰治灵魂的鲁迅
《惜别》这部作品虽说是写鲁迅的,但当太宰治落笔时,他笔下的主角却更像他本人一点,所以这部书公认的标签是“太宰式的鲁迅”,作品带有作者浓烈的主观色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太宰治借周君之口来表达他本人的思想:
周君说:“礼是爱的表达方式……儒学先生只是将礼中最不重要的礼仪成规教给学生,把礼变成了一种让君主得以侮辱臣子、父亲得以束缚儿子的手段……魏晋的竹林隐士们,他们行为非常粗野,赤身露体,喝得烂醉如泥,可在当时,在内心深处将礼教当成宝贝一般珍视的人,却只有他们。”
这样关于社会矛盾与人性堕落的思考正是日本战后无赖派的指导思想之一,坚持用颓靡堕落来抵制世俗虚伪的价值,用非理性来坚守理性。
在这里鲁迅的形象似乎只是充当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但这决不能说作者本人对鲁迅就缺少尊重,而恰恰实是因为太宰治对鲁迅的钦佩和欣赏使他将鲁迅当做了是自己的一种意志与理想的投射,代表了作者本人的希冀与期待。
而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推己及人的写出了一位内心敏感孤独但却又投身理想的年轻人形象,太宰治书中的那个少年,羞涩于外乡人的口音,偷偷地于无人处唱着蹩脚的歌声,身着和服、温润如玉,他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无比丰满,但与其说他是青年的鲁迅,到不如说他是留学生太宰治了。
最后总结:《惜别》一书作为太宰治专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作品,其实并不算成功,就连日本文学界也对他非议很大。它虽然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别样的鲁迅先生,但作者主观的色彩太多浓烈,影响作品的因素也很多,因此《惜别》可以称之为一部好的同人文,但却不是一部好的纪传作品的,但我们仍旧要感谢太宰治,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鲁迅形象。
参考文献:
太宰治《惜别》中的青年鲁迅形象
论太宰治对鲁迅的共鸣——以《惜别》中的初期鲁迅形象为中心
太宰治《惜别》中的鲁迅人物形象批评
自画像中的他者 太宰治《惜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