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思想经典可以自己衡量,自己能知道几件事?如果你知道一半以上,恭喜你。可以更广泛地看待世界和人生。
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知识。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个人天生都想获得知识。”亚里士多德用这句格言解释了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似的格言是柏拉图的。"哲学起源于休闲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出于本性的知识是为知识寻求智慧的思辩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以“诧异”的形式出现,诧异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们对追问的好奇心、太阳、月亮、星星、风和雨等眼前现象感到诧异,一点一点地推进,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起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之外,从事哲学活动要有“休闲”。如果一个人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怎么能“诧异”呢?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情探讨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大多是贵族,他们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所以可以从事纯粹的思辨活动。
亚里士多德把“休闲”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和跳板。
2、赫拉克勒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赫拉克勒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根源,是全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燃烧的火焰。因此,他得出了“万物都在流动,什么都不活”的结论。河水不停地流动,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上这条河时,遇到的水流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了。例如,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不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一切到宇宙都太大了,原子瞬息万变。这条路上可能有树叶掉落,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在来往,泥土本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变成石头。只是人类肉眼无法知道而已。
赫拉克勒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仅在于讲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即使鼻孔能分辨出任何烟味,你也不会变得优秀。在他眼里,有智慧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不好。他最著名的发言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因为万物都在变化,这条河已经不是皮河了。在赫拉克勒特看来,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都无法回到过去。比起向死了的江悲叹,珍惜现在,把握现在更好。
3、柏拉图:大众总是生活在无知的洞穴里。
柏拉图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洞穴隐喻。
故事是这样说的:有洞穴式地下室,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微弱的阳光从通道照射进来。有些囚犯从小就住在山洞里,头、腿和脚绑在一起,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后墙。他们身后的上面有一个火炬在远处燃烧。火炬和人之间有隆起的路,同时有低矮的墙。在这面墙后面,对着灯光的地方还有其他人。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仿制品或假野兽,高举他们的墙,让他们做动作,这些人有时聊天,有时什么也不说。所以这些囚犯只能看到他们面前墙上投射的视频。他们会认为这些视频是真实的,并将回声视为视频所说的。后来,囚犯解除了枷锁,突然站起来,不得不环顾四周,他现在可以看到事情:但他们认为他现在看到的不是本质上的梦想,第一次看到的形象是真实的。后来,如果有人把他从洞里带出来,走到阳光下,他会觉得在光的刺激下眼前一阵震荡,什么也看不见。他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下的人。我认为那个人不让他看真实故事,给他带来了痛苦。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只是我们面临的是现象,本质是现象之外。要理解本质,——必须成为“灵魂的转向”,而不是身体的方向。柏拉图从现象中不能知道本质,要知道本质(理念),就必须的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成为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中。
4、马基雅维利:政治上不道德的。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官和历史学家。他是文艺复兴的深影。
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他的名著《君主论》就是在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由此总结出君主的治国之道。马基雅弗利目的在于教劳伦佐建立巩固而强大的国家,统一意大利。写完后秘密呈送给小劳伦佐,并没想公诸于世。所以语言非常坦率,毫无掩饰。直到马基雅弗利死后五年,才被人公之于世。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
他说:“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5,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古希腊怀疑派哲学代表人物芝诺认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哲学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做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6,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
——霍布斯
霍布斯(1588—1679)1588年4月5日生于威尔特郡一个牧师家庭。1608年牛津大学毕业。生活于政治、宗教激烈斗争的革命年代,他提倡绝对王权论,遭到国会反对,于1640年出亡法国。保王党人很赏识霍布斯的观点。王政复辟后,受宠并得年金。但在恢复天主教和排挤国教的宗教纷争中,他的《利维坦》被视为“无神论”异端而遭迫害。
霍布斯受当时机械论的影响,试图将机械论引入社会分析,提出了社会—国家学说。他说,设想一下,没有国家和社会的人的“自然状态”会是什么样?第一,像一出生就被弃在荒野的孤儿,我们形单影只,只能自己管自己,处于“自保”状态。与之伴随的是我们的无助、凄凉和存在的野兽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恐惧;第二,为了自求生存,我们餐风宿露,四处漂泊,靠有限的野果饱腹,而此时恰巧碰到许多和我们同样要靠这野果活命的人,因为自然资源稀缺,我们不得不像几条丧家的狗,为块骨头加入战斗,咬得你死我活。因为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在不断冲突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在随时会被伤害的不安全中朝不保夕。
人人为了自保而反对他人,带来了命运的不确定和心理的恐惧。有一天,一个钟表匠路过,对厮打的人群说道:“你们为什么不订个协议,将你们交给我,我会像钟摆一样让你们感到确定和安全,从此不用战争,不要为生命担心,而把你们有限的精力放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上。”大家对这个提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订了契约。有的把权力交到一个(钟表匠)君主手上,有的交到几个钟表匠(议会)那里。而且,为了保证钟表匠有实力防止人们随意毁约,并且赋予他/他们强大的武力。于是,社会的钟摆——国家就这样产生了。
7,波普尔:如果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他的代表作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和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一样,波普尔对归纳法发出了质疑。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
因此,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凡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新的科学结论取代了旧结论之后,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于是,波普尔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出了科学的可贵性:科学知识不等于真理,科学知识只是猜想。科学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被证伪,科学正是因为能够被不断证伪而不断发展。反之,那些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空话和伪科学,尽管可能永远也无法驳倒,却也永远没有任何用处。惟有科学能够通过不断证伪而步步逼近真理,而科学家真正的使命也就在于努力去证伪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设法最终证实它,因为真理只能不断逼近,而不能最终达到。
8,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他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看来,这位科学伟人的一生,是在科学和宗教两大思想体系中度过的。无论如何,一种超然于智能生命的自然力,是可以被普遍感受到的。宗教把这种自然力的来源,归结于神;而科学,对此尚没有完美的回答。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会存在那些我们用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事情和现象。对于这些,我们除了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上帝不玩骰子,科学只能由那些彻头彻尾浸润了对真理和理解的追求的人们来创造。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对于一种可能性的坚信也属于这种领域;这种可能性就是,适用于存在世界的那些规律是理性的,即可以用理性来概括。我不能设想一个没有这种深刻信念的真正科学家。”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西方,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笛卡儿、罗素、莱布尼茨、雅斯贝尔斯……
科学与宗教都肇始于人类探索宇宙及自身的冲动,但随着科学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在一些人的心中,它已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但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怀疑精神,它本身反对任何形式的崇拜,在科学面前,任何真理都是短暂的。科学和宗教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根拐杖,缺一不可。
9,康德: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1804年,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人生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这个著名诗句,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曾引起无数知识分子为之共鸣。但什么是自由呢?至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定论。
康德认为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行动。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的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用他的那句格言来说,就是: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0,黑格尔: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1831年),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会思想的芦苇,尽管很脆弱,但却因为有思想的能力,而统领于万物。对此,黑格尔是非常赞同的,他认为人是靠思想才站立起来的,而不是物质、武力或其他。
依黑格尔的意见,在最好的思维中,思想变得通畅无阻,水乳交融。真和假并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样,是判然分明的对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们能够认识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通过思想,我们达到了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现实与理念的对立统一。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