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片里
"雄壮,堂堂正正,越过鸭绿江."志愿军战士出征时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贯穿了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一代的几十年,现在也不时在我们耳边回响。
七十多年前,无数“最可爱的人”唱着这首战歌,进入抗美援朝的战场,在国力和军事实力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击败强敌,写下了机长山江的英雄赞歌。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必然的,而是祖先们用智慧和生命浴血奋战而获得的,我们要感谢和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向我们启示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困难,只要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总是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堂堂正正地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过鸭绿江
8月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电影山、抗美援朝纪念馆白色建筑庄严圣洁。53米高的抗美援朝纪念塔矗立在初秋晴朗的蓝天下。仿佛先烈们无声地讲述着惊险的昨天历史,祝福着平静美好的和平岁月。
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志愿军渡江遗址等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歌声。来悬挂先烈的人总是不约而同地打电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这首战斗了70多年的歌曲,是源于抗美援朝一线的歌曲,贯穿了历史和现代语境,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不仅因为它的旋律铿锵有力,也因为那场战争的伟大和壮烈。
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内战。美国政府决定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那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公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开火,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当时,美国已经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强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从朝鲜战争开始就将海空军投入作战。新中国刚成立,工业基础薄弱,贫穷,贫穷,海军和空军在形成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专家池德学少将告诉记者。
尽管双方实力差距明显,但在口误的危急关头,党和政府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卫国的历史性决定。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的带领下前往朝鲜战场。
志愿军炮兵第一师第26团第5连讲师马武宇写了一首出征诗,这首诗反映了志愿军全体指战员的心情,随后在个别文章中润色,以作曲家周伟乐谱创作歌曲,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地过鸭绿江。
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
中国的好子女团结一心。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战歌是志愿军的歌,英雄的歌,那个时代最强的音。“马富瑶生前是这么说的。在激昂的战歌声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正义的师进行正义的行动,第一战杨秀东、激战云山城、旋转清川江、江津湖。经过2年9个月的艰苦战斗,装备精良、武装牙齿的强敌被送回38线。
最可爱的人
2004年初秋的一天,来自宁夏银川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木元礼作为西山脚下的原北京军区队员特别到达。他来拜访特别的人。
1951年4月,作家魏伟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广泛地讲述了志愿军的感人事迹。从此,“最可爱的人”这一深情的称呼成为志愿军集团的共同名字。
虽然是初次见面,但莫元礼来到魏家时,双方都很感动。魏伟接连打出了:“老战友,我们是老战友!欢迎你的到来。”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没有人能感受到比他们更宝贵的友情。
1951年3月,毛元礼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一起进入朝鲜参战。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行军,很多人穿单衣到冬天。"寒冷的天气使一些人冻成残废.""说到这里,毛元礼的声音有点颤抖。"我们的装备和后勤补给,哪怕是对方的十分之一也好。“他喃喃地说。
但是,无论是饥饿和寒冷、趴着的眼睛、装备落后,都没有让志愿军战士后退一步。“我们的头顶是不分青红皂白轰炸的敌机,但背后是祖国和人民。为了和平,唱志愿军战歌,打败美帝国主义,打国威军委。”莫元礼说。
1952年8月5日,有毛元礼的连队接到命令,占领金成军左手动加固的“541”高地。杨春证是连队的副排长。敌人多次反击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春增和毛元礼两人。杨春增世给莫元礼一本小图画书《董存瑞》,说:“敌人来之前郁闷的话就看看吧。”
经过短暂的僵局,又有近百名敌人恶狠狠地扑了上来。谁也没想到,已经受了重伤,肚子疲惫不堪,连一口炒面都来不及吃的阳春证也毫不犹豫地从弹坑里跳起来,抱着手雷冲向敌人。(《元帅名言》)爆炸的巨响过后,又有两个敌人冲到莫元礼旁边,他迅速冲进工事,向敌人投掷了两颗手榴弹。
凭借杨春阳勇敢的奉献精神,与敌军反复争夺了4天,击退了敌军近30次反击,击毙俘虏600多人的战果取得了胜利。
那一年阳春增年只有23岁,毛元礼年只有16岁。后来,杨春曾被追授特殊功绩,一级战斗英雄;莫元礼建立了一等功,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8个红色大字光荣而醒目。杨根斯、黄继光、邱少云、毛安英。在展厅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悲壮的故事。19万多名牺牲的烈士用生命和热血维护了和平正义,也深受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今年,武元礼已经到了85岁的高龄,如果有阳春症烈士的话。
还在世,也是近百岁的老人了。每当老兵们相聚,他们都会一遍遍念及故人,合唱志愿军战歌。这首歌,伴随他们走过青春韶华,走进人生暮年。伟大的精神万世赓续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基辛格在《论中国》里写道,“它(抗美援朝战争)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表现令全世界震撼。战后,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展开对志愿军的研究,希望解开中国人不可思议的制胜密码。”齐德学感慨地说,“我们最应该铭记不忘的是那些捍卫和平的无数前辈,最应该百般珍视的是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最应该昂然挺起的是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最应该万世赓续的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去年10月,适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作为志愿军第50军一名老兵的女儿,浦迎春专程从北京赴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代表父亲的战友——老兵莫若健向纪念馆进行了文物史料捐献。莫若健老人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地英语翻译,在一次战场清理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美军飞行员沾有血迹的通行证(投降书),并收藏至今。
“我们老了,最担心的是年轻一代把这段历史忘了……这么伟大的一场战争,这么多人壮烈牺牲,不能够被遗忘。”莫若健的话令浦迎春久久难忘。
不管是在昆明还是成都,每次讲完一段当年的故事时,50军老英雄们总不忘合唱一曲《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浸入骨髓,唱出了那代人生命的信仰和芳华。
因此,浦迎春来丹东时,特意带着女儿和6岁的外孙胡胡,让孩子们瞻仰老一辈的足迹。
太姥爷是全家人的骄傲,他和战友们英勇战斗的故事,胡胡从小就听家人讲起过。“70年前,太姥爷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前往朝鲜的。”胡胡胸前戴着太姥爷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姥姥和妈妈一起走上国旗飘扬的鸭绿江断桥,眺望对岸的国家。
一阵略带寒意的江风吹过,这个年幼的小男孩突然响亮地唱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个生动的场面吸引了在断桥上参观的人,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
“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采访50军的老英雄们,留下他们口述历史的珍贵文字和影像资料。这样做是缅怀先人,也是激励后人,让伟大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浦迎春告诉记者。(司晋丽)
来源: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