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作为乡镇教务院,我被派到区教育局机关从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瞬间是9年。从总结、报告开始,每当报纸上出现“豆腐块”等新闻时,心里都很高兴。稿子从《莱芜日报》到《山东教育》,再到《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育报》,每年出版几十篇报纸稿,我也有了通讯员的名字,获得了责任感和成长“学会写”。
学习文字,怀着敬畏之心架起“桥梁”
提到宣传报道,有些人就有这种“偏见”。就是把这看作是“吹牛”或工作的附庸。我平时喜欢阅读和写作,怀着“要专心工作,总结输出”的工作信念,不断总结采访报道经验,每次都把文章作为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越长,通讯员的责任就越深,一个地区的教育形象、办学信誉就要通过通讯员的笔筒下达,展示交流。
宣传工作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我总是认为,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就要学会用温暖的文字记录与教育相关的人和事。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平时,我总结普通教育的“每一个人”,提炼课程改革实践的“规律”,从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情中发掘“典型”,积极为教育“发声”,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做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学校有什么特色。
养成习惯,越多越好地写“春秋”
通讯员要多写稿子,多发,多反思,养成改进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写教育新闻,我才能把它归结为“五多”。
浏览了好几次。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登录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网站,打开《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师报》电子版,阅读消息,阅读评论,阅读通信,阅读和抄写好稿子,了解教育政策。
概括很多。区内每年举行很多会议,举行很多活动,每当那个时候,我都会记录、总结、现场写作现场、活动写作活动、写想法、及时总结和整理报纸文稿,上传到区教育局网站。
多重搜索。文字宣传者有获取“信息”和素材的便利,我搜索了有报道价值的信息,是教育书和调用。学校的某种方法,地区的一个措施,就像“太极”一样,改为“信息来源”和“新闻点”,与基层学校或当事人联系,寻找具体案例。将两者结合起来,制作有骨骼、内容的新闻稿,称为“素材转换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艺术》)2013年,我浏览资料,帮助领导起草演讲稿,发现一个村庄的小中医课程做得很好,随后与学校联系,进行了立教研究,以《小学校里的“大中医”》为主题,以333660
投得多。及时向报纸和网站发送自己的稿子,写文章就要总结、写、写、写、成长的心态,坚持写、坚持投。
修改很多。自己写的宣传稿都要多读修改。特别是要包括职务、姓名、重点内容等,让领导审查,多请教,多招募,多校对,准确、及时、高效。
勤写文章,心里有一种愿意攀登的爱
深圳工作者要经常写稿,多写稿。为此,我每天写日记,为了梳理工作,也为了消除写作的“恐惧”。写作者的生活枯燥乏味,心生厌烦。每次写散文和随笔,抚慰我的感情,缓冲写紧急性文字资料。
在新闻宣传中,我也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实现了从强制写作到主动写作的转变。九年来,我是《中国教师报》 《莱芜日报》 《山东教育》 《大众日报》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育报》 《“立体德育”托起“心灵高度”》的通讯员、特约通讯员。
幸运的是,从2011年开始,我发表在《青山小学赋》 《徐淑芹:用笨法子念好教学经》 《从教数学到玩数学》 《中国教师报》和其他句子《中国教师报》上。600多篇教育消息和通讯先后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80多篇文章报道在省级以上教育专业报纸上发表。目前,我已累计教育博客日志近500篇60多万字,用错误的文字传达了教育的“好声音”。
(作者单位是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教育局。)
010-30000 2017年7月1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