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孝作为孔子仁道学说的主要构成要素,在孔子以前就已经产生。西周铜器铭文中就有"孝"字,从老从子,取老人扶子行走的意思。《金文诂林》卷八说:"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这是说,孝的范围并非局限于自己的父母,还有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孝的范围就局限于家庭,成为对父母的关爱了。综观《论语》里的孝道观念,则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的范围,还扩展到忠于国家的范围,是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看来,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孝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一思想,使人与动物有了区别,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精髓。
儒家经典《论语》章句
春秋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思想意识的摇动,带来的是礼崩乐坏。在传统宗法社会里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严重冲击,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变得屡见不见。为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孔子《论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二、
孝悌是为人的根本。社会人知道孝悌,才能家庭和睦,才不会做有悖伦理与犯上作乱的事情。不犯上就不会作乱,这是千古不变之规律。知孝,并且行孝,一是知父母,知晓辈分间的差别,知晓尊长。二是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的恩情。知悌,一是知晓同辈间的区别,知晓长幼。二是和睦,谐和兄弟之间的关系。这就叫知晓自己所处的位置,知晓自己立身的根本,并且具有了处理基本关系的正确的基础。能够处理好这两种关系的人,是道德高尚的人,是伪君子。从本质上说,是着眼于探讨孝道跟作乱之间的关系。尊敬父母,爱护兄弟,家庭和睦,就不会做那些犯上的事情。而不做那些犯上的事情,就不会做那些作乱的事情。孝,即是顺,顺父母,顺兄长,有顺的思想和意识,就不会犯上,也自然不会作乱。因此,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2)有子接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在有子看来,孝悌就是君子做人的根本,孝悌也是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了,做人的道德就产生了,确立了。孝悌是社会道德根本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在这里,强调了做人就要固本,强调了道德对人的影响的巨大,是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基础。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是重要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根本就是基础,基石。作为德高的人,要做好根本的工作,这个根本的工作就是进行孝悌教育。
老者问路图
孝是整个仁道学说建立的基础,仁是孔子整个道德学说的基础与基石,而孝悌只不过是仁的表现。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悌这个根本的实质是什么呢?答案是明确的,是仁,是仁人之心。孝是孔子仁道学说的构成要素,是构成仁道的最根本的要素,是整个仁道学说建立的基础。孝是孔子道德体系的基石,是每个生命个体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
腊梅迎寒图
对于孝道而言,其中一个考量因素就是对待父辈的态度,即父亲在与不在时的表现以及对待父亲意愿的态度。父亲在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而父亲不在的时候,则要观察儿子的行为。继承父亲的意愿,是主要的。作为儿子,完成父亲未完成的心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亲生存的时候,看儿子的志向。父亲莫有的时候,要观看儿子的行为。并且三年不改变父亲的意愿。站在这样的角度,孔子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完成父辈的意愿,作为儿辈来讲,是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家族及国家的发展。作为人子,担当责任,完成上辈的意愿是主要的,是他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种族延续的主要目的所在。但是,观察儿子能不能完成父辈的意愿,还要观察儿子能不能继承。这就是要看儿子的志向,要看儿子的行为,这是观察儿子是否能够继承父辈意愿的主要依据。通过这些可以看出能否继承父辈的意愿。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超越亦好,改变也罢,但是父辈发展自己种族,壮大自己种族的宗旨是不会改变的。这一点是颠之不破的真理。改变的只是形式,意愿是不会改变的,上辈的意愿也是不会改变的。正如进步与健康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一样,是不会改变的。因此,鲁迅的说法是错误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背叛,可能是实现父辈的途径所在。
山川行舟图
每个人都对家族的延续和振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但家族的延续是必须的,只有家族的延续,才会有家族的振兴。家族的振兴是循序渐进的,子承父业,踏着父辈的肩膀,使父辈的愿望逐步得以实现,是子辈的义务和不争的责任。正如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一样,子辈利益也必须服从父辈利益。有时,甚至牺牲子辈的个人情感与追求也是值得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父辈的事业做大做强,人们都知道堆土成丘、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的道理,故而三年不改父辈的志向,是对的。作为父辈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子辈承继自己,超越自己,完成愿望,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背叛父辈的愿望,恰是超越父辈所必须的。追求的目标有一个,但实现的途径或手段确实存在多种,这里的确存在有"与时俱进"的问题,但"与时俱进"并不意味着改变父辈的愿望,父辈的愿望只是为家族振兴指明了一个方向,并且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一步、两步、三步,子辈只要坚持了这个方向,根据时事不断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途径或手段,即是正确的。因此,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
日照山村图
孝道还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即要晚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要改变父辈的寄托或愿望。父辈的寄托或愿望,是家族利益的反映,是使整个家族兴旺昌盛的美好愿望,是使整个家庭幸福吉祥,是期望晚辈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因此,作为晚辈不改变和辜负父辈的寄托或愿望,是孝的真谛,是最大的孝的行为。孔子对不改变父辈的愿望,再次进行了强调。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20)。
赡养和敬爱父母,是孝的主要内容。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孔子认为,仅仅做到赡养父母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即是犬马也能够做到,对于社会人,还应该敬爱父母。人与动物相比,动物只是能养,没有孝敬的成分在里面。敬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敬爱不只是对待父母的一种态度,还包含爱的内容。敬是敬重,敬仰与尊重,对于父母的子女,敬仰与尊重父母,才是孝道。爱是爱护,对于父母的子女,要爱护父母才是孝道。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夏认为,作为孝道,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要全心全意地给与。把孝道广而扩之,就要求为了国家利益,能够舍身,能够奋不顾身,甚至杀身成仁。因此,子夏说:"事君,能致其身。"。
日照山峰图
孝是孔子道德的基础,是孔子道德体系的基石,是每个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如何才算孝呢?就是不违背礼。当孟懿子请教孝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樊迟请教"无违"的具体内涵的时候,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2.5)孔子看来,无违即不违背周礼的规定,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具言之,即父母健在时,要按照礼的规范去侍奉父母;当父母去世后,按照礼的规范埋葬和祭祀父母。
对父母和颜悦色,也是孝的内涵。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孔子认为,作为子女,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就让父母吃,这是远远不够的,最难做到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不管父母的情绪如何,在父母面前都要和颜悦色,尤其是在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更是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做到和颜悦色。
日照水川图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这是晚辈对于父母的态度。孟子认为,父子之间不责善,即父子之间如果相互责难,就会导致父子异道,相互背离。但孔子孝道中的父子之道,并不只是孝敬,那是无条件地顺从,对父辈的错误是可以劝谏的。只是说,要注意劝谏的方式,不应是暴风骤雨式的正面指责,而是微风细雨式的委婉劝说。假如父辈不听从,也不要对他们采取暴风骤雨式的对抗,而是给父辈以思考的时间,对他们恭恭敬敬,一如既往地对父辈孝敬,而不应产生怨恨。孔子的观点有二点是可取的,一是对父辈的过错是可以劝谏的,只不过要采取委婉的方式,而不是责难。二是不应因为对父辈产生怨恨之心。有怨恨之心,就会与父辈的恩德相互违背,有违父子之道的根基了。
川水荡舟图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2.6)对于孝,忧虑父母的疾病也是断定孝德的依据,也是尽孝的方式之一。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4.19)孔子认为,父母健在时,不要远游他方,不参加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假如要出远门,也要有一定的地方,也要告知父母。
知晓父母的年龄是孝的表现。作为子女,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为父母的衰老而恐惧。无论是站在生命延续的角度,还是站在报恩的角度,都是正确的。因此,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
腊梅迎春图
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说,敬待先人。继承祖先洪德,发扬祖先洪德,是人所必须的。才能够民德归于纯厚。
孔子的旧友原壤,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唱歌,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当原壤叉开双腿坐在那里等待孔子时,孔子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14.43)说完,就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孔子认为,原壤的行为,是贼的行为。何谓贼,即年幼时不讲孝悌,成年时没有成就于建树,到老了还不死。这是对原壤的行为非常刻薄的诅咒。
孔子孝德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值得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
山川行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