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维 孙树冠
男女都怕入错行,时报君为高考学子们统计了A股各大行业员工薪酬情况。
又到了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
01
干一行恨一行,学啥好呢?
随随便便上网一搜:
千万别学金融,炒股和经济学金融学里学的知识基本没有关系。
千万别学师范,上辈子杀过猪,这辈子来教书。上辈子杀过人,这辈子教语文。
千万别学生物,放眼望去,超市收银员、司机、导购、推销员……基本都是学生物的。
千万别学设计,都是过劳死,我一年纪轻轻的女的都快要秃顶了。
千万别学管理类专业,什么商业管理啊,企业管理啊……到社会上就傻!
千万别学会计,前世做错事,今生做会计。
千万别学建筑,不要来搬砖,迟早后悔。
千万别学医, 3年规培,2-4年专培,30岁还要厚着脸皮啃老,40岁还在外地培训。
千万别学水利,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上辈杀人如麻,此生投身水利。
千万别学语言,投入大,精力花得多,累死人,不坚持还要忘,出来还不好找工作。
千万别学历史, 不孝有三学史为大。
千万别学电子信息,你去大学图书馆,全是电子信息挂科的苦逼。
看到这,你是不是心里拨凉拨凉的,全都是干一行恨一行的节奏,学啥好呢?
别急,还是有不少过来人,提供了自己的靠谱建议:
@刘也行OK:
1、“主见” vs “建议”
填志愿的时候,两个常见的问题是:考生本身没有主见,或者主见太强。所以主见和建议往往无法合力,导致志愿填写的过程非常虐心。
先从建议方面说:我个人推荐多听听30岁-40岁,有丰富的社会交际经历,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层次素质”高、“眼界阅历”广的前辈的意见。老师和父母亲戚的意见建议其实往往并不靠谱,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信息闭塞,多数人眼界窄而性格偏激,却又好为人师,一句话可能就害人好几年甚至小半生。
主见方面呢,多数高中生其实并不很了解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A 对于高中课程的擅长或喜爱
B 对于本科专业的擅长或喜爱
C 对于研究生课题的擅长或喜爱
D 对于工作的擅长或喜爱
这是四件事情,有主见是好事情,可是千万不要想当然。
2、一些“功利化”的小建议(请根据自身情况理解并斟酌之后再采纳)
A 选大城市。
B 分数上不了好本科,在好的专科学校学一个专业技术比在一般的二本学一个鸡肋专业更好就业。
C 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或者想干什么,可以选一些能够打好基础或者好转系的专业。
D 不同大学对于转系有不同的政策,可以找一些学长或者老师问一下,转系和读研是换专业的后两次机会。
E 专业的性别比例也很重要,男生学会计或护理,女生学计算机或软件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我大放厥词地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对于很多人,一生中遇到最优质配偶的机会是在校园里)。
@刘春:
1、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填新闻专业。这个行业不行了,等哪天返春了,你不学也一样能干。
2、能学理工就不学文科,文史哲找工作难、发财难、升官难。
3、尽量规避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的专业,比如翻译、新闻等。
@路金波:
1、年轻的时候,尽量学点儿“科学”而不是“知识”。知识这种东西,在未来100年的人生里,随用随学来得及。
2、文科首选推荐经济学。
@八大山债人:
1、报那种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没法替代的专业,比如能够制造人工智能的专业,或者照顾人类的专业;未来人类将分成能够玩弄机器的人,以及被机器玩弄的人。
2、报那种收入比较高的专业,弄近5年的大学生毕业薪酬看看,随便挑几个。
3、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专业,多数高中生甚至成年人,都不知道哪个专业对自己有意义,但如果你知道,就报吧,即使未来你觉得自己被骗了,那也是被自己骗,没被他人骗啊。
@作家崔成浩:
我觉得先选城市,你未来的工作、爱情、家庭都可能与这个城市相关,先选城市太重要了。其次选专业,名牌大学的垃圾专业不如一般大学的好专业,不要为你爹妈能发个朋友圈显摆而盲目滴选择名校垃圾专业。完成前两项再优选大学。如果成绩不好,就去大城市,毕竟那里网吧条件要好一些。
02
填志愿市场规模超千亿,概念股稀缺
嗯,填志愿这绝对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6月11日,新三板上市公司赢鼎教育(833173.OC)进行了一次线上“高考报考名师总动员”的直播课,截至目前,累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赢鼎教育的主打产品是名为《高考报考俱乐部》的系列课程及服务解决方案,通俗点也就是帮助考生填报志愿。6月26日,赢鼎教育公布了其2016年年报,该公司在2016年实现营收1.82亿元,净利润1.02亿元。
A股当中,较为接近高考志愿这个市场的是立思辰(300010),2016年9月,立思辰拟以2.85亿元收购百年英才100%股权。百年英才致力于打造高考一站式服务,主要产品有高招政策咨询、院校专业信息库、院校专业录取趋势分析、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在线问答等。
美股当中,我们熟悉的好未来(NYSE:TAL),即学而思,早在2015年5月已完成了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高考派”全资收购,并将旗下“高考网”与“高考派”进行整合。
有专家预测,高考高招改革将催生出6000亿的市场规模,且每年还将新生2000亿的市场。
03
A股薪酬分布:银行业最高,农林牧渔垫底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选对行业,早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选错行业,迟早耗成矮矬穷,踏上穷途末路。
那么问题来了,该选什么行业呢?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股各大行业员工薪酬情况能很大程度反映行业冷暖。
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里,员工薪酬的变化更能从微观上体现行业的盛衰起落。
不同的时代,令人艳羡的高薪行业也有所不同。
70年代的铁路工人,80年代的汽车司机,90年代的个体户,都曾是让人羡慕的高薪行业。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门户网站的兴起也曾造就过网络新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互联网行业成为了造富速度最快的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共享经济掀起新浪潮,成就各路新贵。
高薪职业的变迁背后,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从A股市场的角度去看,各行各业的薪酬是怎么样的?薪酬变化背后又折射出什么样的行业冷暖呢?
(注:本文所指员工薪酬,是将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与期初数的差额加总得出的数据。)
整体上看,2016年上市公司支付员工薪酬2.98万亿元,金融行业人均薪酬居前,银行人均薪酬为28.03万元排名第一,非银金融人均薪酬为25.4万元排名紧随其后。农林牧渔、纺织服装人均薪酬不足8万元,排名垫底。
1次贷危机后银行业人均薪酬逐年攀升 科技金融重构行业版图
作为A股上市公司当中员工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银行业过去十年支付员工薪酬从1387.31亿元,上升至6215.73亿元,增幅为448%。
随着上市银行的增多,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从2006年的42.44万人,增加至2016年底的221.75万人,增幅为523%。
在支付员工薪酬比从业人员增加幅度的情形看,2016年银行业的平均薪酬较2006年的人均薪酬反而下降了13.4%。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银行业的人均收入从2006年底的32.69万元,大幅下滑至13.45万元。随着四万亿救市政策的出炉,经济形势企稳后,银行业的人均薪酬也开始从2007年的谷底,开始持续走高。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导致金融行业的格局又开始了新的变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业银行,携手蚂蚁金服、百度、京东、腾讯等,又开始重新改写银行业的版图。
除了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之外,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推进、M2的快速下滑,也是银行业面临新的变数,在此情形之下,银行业员工薪酬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值得进一步观察。
26行业总薪酬支出增长10倍 计算机领衔
从2006年以来总薪酬变化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传媒、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等6行业总薪酬增长超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行业都是过去增长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
得益于消费电子的崛起、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汽车、传媒等都是随着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航天军工科技的快速发展,产品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的市场空间都进一步扩大,促使国防军工行业薪酬待遇提升。
从员工薪酬角度上看,与2006年相比,2016年房地产、传媒、国防军工等板块人均薪酬增幅均翻倍,计算机、电子和汽车人均薪酬增幅不足100%。
39行业人均薪酬不足10万 农林牧渔板块垫底
从2016年上市公司各行业的人均薪酬来看,农林牧渔、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建筑材料、电子、休闲服务、有色金属和商业贸易等行业人均薪酬不足10万元,其中,农林牧渔行业人均薪酬垫底。
从农林牧渔板块上市公司的人均薪酬来看,2006年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的人均薪酬是5.44万元,到了2016年增长到7.1万元,且人均薪酬在过去十年当中,波动相对较大。
农林牧渔业相对来说,透明度较低,受到天气因素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板块内上市公司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其中最能体现农林牧渔板块上市公司经营不确定性的案例,就是獐子岛的扇贝消失事件,定增方案募资海底养殖,然后声称冷水团的原因导致扇贝绝收, 在此情形之下,公司业绩出现亏损。
总体上看,农林牧渔行业由于行业属性的特征,相关上市公司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在此情形之下,员工的收入想要有大幅提升的概率相对较小。
最后,时报君想提醒一句:
千万别学新闻,没白没黑没尽头,7×24小时工作制,真的不能保证每天能睡够6小时。
证券时报小程序上线了!海量财经资讯、个股行情公告、热点话题直播,尽在证券时报小程序!速度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