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第612次推送
导 读
凯恩斯(1883—1946)是一代天才。
20世纪有了凯恩斯之后,才有了能与之前斯密、李嘉图、马歇尔相提并论的大师级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在经济学历史中的影响力可谓空前绝后,我们今天经常会说,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之一。但这种说法不见得准确。
凯恩斯推动了经济学的转型,用一种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方法来解决当时英国乃至世界经济所遭遇的问题,后人将其发展成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一生的生活堪称多姿多彩,既是经济学家,也是半个政治家,此外还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是英国的一代名人。
凯恩斯从来不想做书斋里的学问,也不在意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学。他所关注的是,如何用一套管用的方法切实解决英国以及美国的经济衰退问题。
凯恩斯本人所有的思想都与他的经历如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萧条等密不可分。真正研究凯恩斯思想,一定要将他置于当时的环境来观察。而凯恩斯主义,则和凯恩斯本人几乎没有关系。
梁捷:凯恩斯与美国大萧条
凯恩斯
现在经常有人会提起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及哈耶克,将他们与凯恩斯相互比照。
他们与凯恩斯确实是同辈人,只不过前者接受的是欧陆传统的经济学教育,基本观点看似与凯恩斯截然对立。奥地利学派坚决反对政府干预,而凯恩斯对缺乏干预的经济体忧心忡忡。前几年有一本思想史专著被翻译进来,特意取名为《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将他们两人置于经济光谱的左右两端反复加以比较。
事实上,凯恩斯与奥地利学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不同国家的立场和不同的方法论。一旦回到具体政策建议,两者之间的共识总是超过分歧。
现在回顾米塞斯在维也纳期间做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研究,可以看到他远非原教旨主义者,常常根据实际情况支持政府干预。凯恩斯亦是如此。在写作《货币改革略论》《货币论(上、下)》以及一系列小册子的时候,他经常会收到哈耶克学究气十足的商榷信件。
凯恩斯承认,自己在很多具体概念的使用上不够明确,故而引来哈耶克的诘问。可是凯恩斯根本不看重什么体系完备、概念精准,他只在乎这些理论是否准确描述和分析了现实状况。
哈耶克则对英国经济本身兴趣不大,只是喜欢抽象的理论问题。凯恩斯经常无奈地表示,哈耶克实在找错了论争对象。
1920年代,美国人民普遍相信繁荣昌盛能够长期维持下去,纷纷陷于一种“幻想、漫无边际的企盼和乐观态度”的心态,即所谓的“旧时光”。也许有人读过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就生动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文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 封面
当时美国证券价格总是在涨,纵使少有回落,也能在几个月内恢复水平,这是一个长达十年的大牛市。人们觉得,即使从银行里高利率地把钱贷出来,投入股市,也能轻松获得20%以上的回报。
1929年以后,股市突然像疯了一样,不断创下新高。即使有经验的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也纷纷迷失方向。列弗莫尔堪称华尔街最伟大的投资者,多年来以坚定的做空者姿态拆穿一个个伪劣股票的真面目,市面上流行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就是描述他的经历。他在连续多年做空以后,终于忍不住在1929年转向做多。当时凯恩斯也转而做多。他们都认为牛市里永远应该追涨杀跌。
10月29日,史称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成为华尔街历史上永远的噩梦。此后股市一路下跌,稍有反弹又向下而去,在几年里跌得面目全非。列弗莫尔破产自杀,凯恩斯也蚀尽本钱。美国股市大崩盘,市值普遍跌去八成以上,GDP缩水一半,由此导致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陷入大萧条有数年之久。
在此之前,美国的失业人口从未超过10%。可在1931年,失业人口达到20%。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失业人口都没有低于过15%。当时甚至很多家庭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状况。社会学家埃尔德写过一本书叫《大萧条的孩子们》,跟踪研究经历过大萧条的孩子。
《大萧条的孩子们》封面
研究表明,大萧条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一代人的心理。后来的弗里德曼、加尔布雷斯、托宾等人都是大萧条一代,他们对于宏观经济的看法都与他们童年的大萧条有着潜在的联系。
欧洲各国很快受到美国大萧条的波及,工业产值下降,失业猛增,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度。很多年以后大家才知道,这是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形势空前严峻。许多大牌经济学家的声誉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了损害。
例如,美国的货币理论大师费雪在股市崩盘之前就购买了大量的股票。见到股市下跌,费雪仍然乐观地相信股市很快就会恢复,因为他对胡佛总统有信心。
费雪常年在耶鲁任教,论敌主要来自哈佛,他的哈佛论敌也没有对这次危机的规模与持续时间做出准确判断。几年过去,总将“一切正常”挂在嘴边的费雪教授,日益成为美国人民最喜欢嘲讽的对象。虽然他的货币理论在历史上极为成功,但他在实践上是失败的。
又如,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与哈耶克,生活都过得很艰苦。米塞斯多年来一直在维也纳商会工作,1934年移居日内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一步移民美国。
米塞斯与哈耶克
而哈耶克在这段时间里,正好接受了罗宾逊教授的邀请,前往英国任教。他们总体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任由经济自我修复,这次同样如此。
可几年过去,美国大萧条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进一步拖累了世界各国经济,米塞斯与哈耶克的经济学说也因此开始显得尴尬。
凯恩斯的状况比他们好不了多少。就在纽约股市暴跌之前,凯恩斯还在用杠杆做多美国的期货。危机到来,凯恩斯的身价立即大幅缩水,自身的财务状况变得紧张,不得不出售自己之前收藏的艺术品。
虽然投机失败,但凯恩斯的货币思想倒是慢慢开始产生影响。凯恩斯为了写作一本货币理论的专著,已经准备多年。借着这次危机的机会,凯恩斯终于出版了《货币论》。
凯恩斯在《货币论》里挑明了自己的观点:“驱使企业前进的发动机并非节俭,而是利润。”《货币论》在学术市场上是成功的,赢得不少赞誉。凯恩斯自己却将其视为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它太复杂了,包含许多细节,看似缜密却不够有特色。这样的一本书,很难引起大众读者的兴趣。
《货币论》书影
凯恩斯猜对了读者的口味,于是不再有兴趣加工弥补这本书的缺陷,而是决定与之划清界限,重新创造一套最能反映个人思想主旨的概念性工具,那就是后来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已经抛出大量我们熟悉的观点:
“人多以为世上积累起来的财富,是出于各个人的节制行为。他甘愿放弃从消费中获得的眼前享受而为将来更大的享受着想,这种行为叫作节约。但是要知道,单是节制行为,就其本身来说,是不足以建立城市、开辟田园的。建设和改进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的是企业。如果企业在进行着,是活跃的,不管节约方面的情况如何,财富都会积累起来;如果企业处于睡眠状态,不管你在节约上如何努力,财富都将趋于萎缩。”
凯恩斯的政策建议并没有怎么变过,但在写作《货币论》时,他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与后来的《通论》并不一样,这是需要注意的。
为了从研究货币转向研究失业,凯恩斯前后花了5年。自1932年始,凯恩斯开始在课堂上讲授有关失业的“新理论”,逐渐把自己的最新手稿拿出来交由学生讨论。
1933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面发表文章,认为“当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调控双双不起作用的情况下,由政府进行直接投资以刺激经济便成为必要。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其实它不久前就曾出现过”。有一些参加过凯恩斯讨论班的学生表示,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从那个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随后,1934年凯恩斯访美,得以和罗斯福以及罗斯福手下各级官员会谈。他向罗斯福保证,只要把用于刺激经济的联邦支出从每月3亿增加到4亿,美国经济就会迅速复苏。罗斯福虽然抱怨凯恩斯“说话像个数学家”,但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赏,很快就落实到了政策行动中。
美国也成为后来推行凯恩斯主义最有力的地区,对“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极为关键。凯恩斯还有一次表示:“要把世界从大萧条里拯救出来,除了战争之外别无他途。”不料一语成谶。德国和意大利都早早地决定使用强力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最终的代价则需以战争的形式来偿付。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爆发了。我们不应简单地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任何一个维度来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但经济原因是不可回避的,经济原因也是德国纳粹得以上台的重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已经出版《通论》、名噪天下的凯恩斯重操旧业,为英国政府服务。1940年,他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在凯恩斯的强烈倡议下,英国政府终于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学者如刘大中、巫宝三等也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着手编制中国的宏观统计数据,也都是受到了凯恩斯的影响。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凯恩斯就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后来的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但是凯恩斯的建议再一次被忽视,会议决定建立以美元盯住黄金、其他国家货币盯住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凯恩斯当选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萨塞克斯的家中逝世。
基于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起生效,到1971年被废除,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
荐阅读
《梁捷西方经济思想史讲稿》
作者:梁捷 著
定价:49 元
ISBN:9787309145595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由于学科分工和知识爆炸,经济系的学生往往缺乏西方历史和政治、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又往往是理解西方经济思想的基础。因此,本书在论述西方经济思想的同时,也注意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
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教育多注重技术,而较少讨论历史。所以,激发读者兴趣、帮助读者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与当代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本书希望实现的重要目标。
经济思想人物的生平经历与他们的思想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本书在讨论重要经济思想人物时,都花费一定的篇幅介绍他们的生平活动。
经济思想的演变,往往涉及经济思想人物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本书注重动态地考察这些人之间的交往传承。
END
本期编辑 | 陈丽英
图书编辑 | 张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