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7年。
从莫斯科坐上火车,到祖国北陲的大城市哈尔滨,有八天的路程。无论谁走在这条路线上,都感到旅途漫长。贺子珍更加感到这段路程太长。她自从上了火车后,神经就一直处在极度兴奋之中。
图 | 贺子珍
从1937年,她离开这片故土,到如今,已经有近10年时间。此时的她,思绪万千,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阔别九年了,现在祖国变成什么样了呢?她不知道。甚至,她想念自己曾经的战友,当年她离开以后,战友们是如何开始南征北战的呢?
她的身边,是自己的女儿娇娇,在娇娇4岁的时候她就离开了自己的爸爸,如今回来,娇娇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印证一下自己在苏联上学时产生的疑问:我的爸爸究竟是不是毛主席呢?
而贺子珍,何尝不想念这个和自己相伴十年的人呢,如今他还好吗?不知道他的身体怎么样。贺子珍回到祖国后,暂居在哈尔滨,不久便收到了毛泽东写来的信,希望让娇娇去北平。
图 | 毛主席
娇娇被称为是“老百姓奶水奶大的‘合作社娃娃’”
1937年,贺子珍离开了延安,李敏曾回忆,那是夏秋之间,具体时间她并不知道,贺子珍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一件对她极具纪念意义的物品,那条和毛泽东结婚的时候用着的红毛毯,李敏在苏联时曾多次见到。
李敏出生于1936年冬,她长大后曾问过邓颖超妈妈,邓颖超也记得是个冬天,具体日子不清楚,所以李敏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自从贺子珍离开延安,李敏便被寄养在当地的农民家里,当时李敏仅仅一岁。
于娇娇而言,她是幸运的,在她之前,还有几个哥哥妹妹,都遗失在了革命岁月里,陕北的民风淳朴,这里的农民用米汤喂养了娇娇,让娇娇长大成人。日后,李敏曾在老前辈那里打听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听老人说,娇娇小时候身体不太好,但是却不烦人,吃了饭就安安静静睡着了,特别乖,如果醒来了,就瞪着眼睛看着四周,一点也不淘气。
图 | 李敏一岁左右的照片
可是,人间的母爱,父爱怎么代替呢?李敏曾回忆,小时候一直寄养在老百姓家里,有时候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带着,她自己就特别想被爸爸拉着,生病的时候也想有妈妈在自己的脸上亲亲。
娇娇小时候,邓颖超和蔡畅等都会轮流去照顾娇娇,在娇娇的印象中,她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蔡畅和邓颖超。李敏曾回忆,小时候她被送到了一个长征夫妻那里。她的这个“合作社娃娃”就是由此而来的。毛泽东在这段时间去看娇娇的时间最多。
图 | 蔡畅抱着李敏
延安的合作社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一个模范的综合性机构,它综合经营消费、生产、运输、信用等项目,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出发,根据人民的意见,不断地改进工作。在延安城里的是中央机关合作社,有小饭店连同小商店,干部往来,有时候会在那里吃顿饭什么的。我就由管理员夫妇照看着,所以,有些老人就称我为“合作社娃娃”。
娇娇两岁的时候,被送进了延安的洛杉矶托儿所,乍眼一看,以为这是美国的幼儿园,实际上这是党中央所办的托儿所,解放后改名为北京万寿寺幼儿园。
注:1946年6月,离开延安时,延安洛杉矶托儿所共有近100名幼童。
娇娇在幼儿园无疑是孤单的,她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她依稀记得,每天早上去幼儿园上学的时候,会看到幼儿园门口的路过的牲口,有时候还会听到其他小朋友在哭,哭的最凶的就是陈伯达的儿子陈小达,娇娇就安慰他:这里多好呀,哭什么哭。
图 | 洛杉矶托儿所
看得出来,娇娇小时候还是非常坚强的,但很快,她的小弟弟,也就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的第六个孩子,在苏联夭折,毛泽东收到贺子珍的消息后,决定把娇娇送到苏联,陪伴贺子珍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
那也是一个冬天,娇娇不到4岁,便迎接了她人生第一次远行,李敏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当时去苏联的共有四个孩子,除了她还有朱德的女儿朱敏,罗亦农的儿子是罗西北,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李敏长大后回忆这段故事,她还有点想笑,因为当时她可能吃坏了肚子,拉肚子,一直没有好,到了苏联后,她十分想回去,便抱着飞行员叔叔不放手,飞行员叔叔说:“我身上有虱子。” 娇娇害怕虱子,才留在了苏联。
娇娇等了一段时间,看到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女人走到了她的面前。娇娇知道,临走的时候有人告诉她,妈妈回来接她的。妈妈去莫斯科的时候,她才一岁,根本记不得妈妈的样子,现在面前这个人真的是妈妈吗?
图 | 贺子珍和李敏在苏联
李敏这样形容她刚刚见到的贺子珍:我的母亲像雪花一样洁白,榆树一样刚直,醇酒一样浓烈。
“你是谁呀?来干什么呀?”贺子珍一脸笑意,柔声问。
“我是娇娇,来找妈妈呀。”
“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呢?”贺子珍又问,她期待着。
“妈妈叫贺子珍,这是爸爸告诉我的。”
“那——你给妈妈带来了什么礼物呀?”贺子珍高兴地逗趣说。
“我给妈妈带来了娇娇。”贺子珍眼泪夺眶而出,陶醉地亲了娇娇一下。
从此,娇娇来到了贺子珍的身边,和妈妈在这里生活了近7年,可以说见证了贺子珍在苏联经历的大大小小。
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并不好,王稼祥请示毛泽东
也就是在这里,娇娇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贺子珍说,你的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来苏联很早,大哥哥毛岸英特别喜欢读书。贺子珍还告诉娇娇,毛岸英因为喜欢在图书馆看书,有一次图书馆关门了都不知道,管理员也没有发现里面还有人,毛岸英便被困在图书馆过了一夜。娇娇得知后,还开心地笑了。
图 | 毛岸英和弟弟在苏联
娇娇没有想到,毛岸英哥哥并不是一个书呆子,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毛岸英积极响应号召支援前线,毛岸英在妹妹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当然,那几年内,他们四个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是困难。
为了战胜饥饿,尽可能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母亲除完成每天的工作外,还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顶着伤痛、劳累,开荒地种下了土豆、胡萝卜、黄豆,浇水、施肥,忙个不停。
娇娇说,由于长时间吃土豆,以至于后来一见到土豆便条件反射地不想吃。由于条件的艰苦,娇娇得了肺炎,贺子珍得知后请求把娇娇接回家,但是院长不让,由于当时儿童院缺医少药,娇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贺子珍再次去学校看娇娇的时候,娇娇已经被推到了太平间。
贺子珍无法忍受失去孩子,她坚决要把娇娇带回去。回到家里,贺子珍抱着娇娇一口口地喂糖水,然后生火取暖,谁知道, 原本已经快要奄奄一息的娇娇被贺子珍 从死神的手里抢了过来。
不久,院长因为贺子珍的“反常”行为,说贺子珍有“精神病”,强行把贺子珍关到了疯人院,日后记者曾采访过贺子珍,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曾问贺子珍为什么会被关到疯人院,贺子珍兀自流泪,表示不愿意提及此事,可见贺子珍在苏联经受了多么大的苦难。
李敏说,后来,在中南海的日子里,父亲每想起、说起这些事情,他总会念叨一句:“是妈妈救了娇娃!”
图 | 1947年,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前左一)去看望毛岸青(中立者)
1946年,时任共产党方面的顾问王稼祥带夫人到苏联治病,无意间王稼祥获知,贺子珍被关到了疯人院,经过多方努力,贺子珍被放出,恢复了自由。看着贺子珍的样子,王稼祥心疼地问道:“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贺子珍看着窗外,想起来了她离别近十年的故土,毅然说道:“我要回国。”考虑到贺子珍是毛泽东的夫人,王稼祥当即向国内毛泽东发电报,报告了贺子珍的情况。毛泽东收到王稼祥的电报后,很快复电:同意回国。
娇娇回到父亲身边,毛泽东问娇娇:你妈妈吃胖了吗?
1947年秋,贺子珍带着娇娇,坐上了从莫斯科到哈尔滨的火车,足足走了八天八夜,火车穿过茂密的森林,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荒原,穿过贝加尔湖畔,终于来到了祖国境内。11岁的娇娇在火车里很高兴,很激动,但贺子珍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惆怅。
近十年没有回来,祖国究竟什么样了呢?当年自己离开后,祖国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怀着好奇和不安,贺子珍紧紧拉住娇娇,对于娇娇而言,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去证实:毛主席究竟是不是我的爸爸呢?
图 | 刚回国的娇娇(倒数第二排右四)
在苏联的时候,娇娇曾从学校带回来一张毛泽东的照片,毛岸英告诉娇娇,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毛主席。娇娇不信,因为老师曾告诉她,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怎么会是自己的爸爸呢?
当年娇娇走的时候,她才4岁,多年来,一直在苏联学习的俄语,对爸爸的印象慢慢就淡去了,她曾问过妈妈贺子珍,毛主席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爸爸呢?贺子珍告诉娇娇,毛主席就是你的爸爸,但娇娇仍然不信,来到哈尔滨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毛主席:
别人都说你是我的亲生爸爸,可是我在苏联一直都没有见过你呢?你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生爸爸呢?请赶快写信告诉我。
据说当毛主席收到这封信时十分开心,当时娇娇的来信是用俄语写的,毛主席并不认识,便让秘书翻译过来,得知娇娇的意思,毛主席高兴坏了,马上回信一封:
娇娇:我是你的亲生爸爸,爸爸非常想念你,希望你快点来到爸爸的身边来,我已经让贺怡去接你了。
图 | 毛主席
这封信刚写完,毛主席便让秘书改成加急电报,因为他想快点让娇娇看到。但是作为娇娇的亲生母亲,贺子珍能不能回到毛泽东的身边呢?当时毛主席还在西柏坡,贺怡作为贺子珍的亲妹妹,为姐姐打抱不平,亲自来到西柏坡询问毛主席。
毛主席说:“这些都是历史造成的结果,那就按照中国的‘老传统’办吧。”至于怎么办,毛主席并没有说清楚。所以贺怡去接娇娇的时候,贺怡也不知道怎么安排贺子珍。
1949年3月,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向北平进发,临走的时候毛泽东特别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解放北平的大喜事,另一方面就是娇娇要回来了。毛泽东对周恩来高兴地说道:“我们这是进京赶考了。”因为在古代,读书人去北京,便是去考试的。
毛主席刚住在香山的时候,是居住在双清别墅,香山的环境充满大自然气息,毛主席十分喜欢这里。这天,娇娇被警卫员带了进来,毛主席看到13岁的娇娇,高兴地抱起来,这是他和女儿时隔9年没有见面了。
图 | 娇娇回到毛主席身边
当时在毛主席身边的还有李讷,刚来到爸爸的身边,在信中异常活泼的娇娇顿时失去了调皮的味道,变得乖巧起来,可能是和妹妹李讷在一起有点陌生。但常言道,亲情天成剪不断。还没有几天的时间,娇娇便不再和父亲陌生了, 由于当时娇娇的中文不太好,毛主席便耐心地教娇娇说中文。
在李敏的印象中,她回到毛主席身边后,特别喜欢问爸爸问题,比如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扎辫子的男人,娇娇就问爸爸:“为什么男人还要扎鞭子呢?”毛主席便笑着说:“那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老百姓都要留辫子,不留辫子就要被杀头,等到晚清的时候,不怕杀头的革命者,就把辫子剪掉了。”
娇娇笑着说:“爸爸你也没有辫子,你也是革命者,我有两个辫子,我怕是杀头呀。”说着,毛主席便哈哈大笑起来,为娇娇的聪明而高兴着。
当然,毛主席也会问娇娇一些问题,比如贺子珍。从1937年到现在,已经和贺子珍有12年没有见面了,当年贺子珍走的时候的样子,毛主席仍然历历在目,如今贺子珍变成什么样了呢?毛主席亲切地问:你妈妈吃胖了吗?娇娇会实话实说,妈妈不胖,很瘦。娇娇把贺子珍在苏联遭受的一切都讲给毛主席听,毛主席听完也是感慨万千。
图 | 回国后的贺子珍和贺怡合影
李敏说,当时父亲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也必然是想念妈妈的。1949年,贺怡曾带着贺子珍去石家庄,打算从河北进京,但是被工作人员拦住里,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不让进。无奈之下,贺子珍只得南下,去上海的哥哥贺敏学家里住。
然而贺子珍没有想到,她进京的这个愿望,居然30年后才得以实现, 于贺子珍来说,这无疑是人生的遗憾,那时候,毛主席已经逝世3年。
贺子珍生日的时候,毛主席逝世
1950年夏天,毛主席意外得知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同志不幸遇难,内心十分悲痛,贺子珍身边没有女儿的陪伴,现在又没有了妹妹,毛主席给贺子珍 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
图 | 李敏长大后和妈妈合影
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会让娇娇抽空南下去看望妈妈。娇娇在苏联曾上过小学,在北京直接上初中,考虑到娇娇还没有个名字,毛主席便从给李讷起名的基础上,给娇娇取名“李敏”,其中的“敏”便是和李讷的“讷”取自论语中的同一句话。
看得出来,毛主席对贺子珍还是十分关心和牵挂的,尤其是得知贺子珍生了大病,毛主席便会特地嘱咐李敏南下去看望妈妈。回到北京,毛主席还会嘘寒问暖。有一次毛主席说,在井冈山的时候,你妈妈的身体特别苗条。李敏反驳说:“现在可不是啦,现在我妈的腰就和大水桶一样。”说完毛主席又哈哈大笑起来。
或许,连毛主席都难以想象, 从1937年到1976年,他和贺子珍仅仅在1959年见过一面,当时还是毛主席在庐山开会时抽空所见。日后贺子珍也回忆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在那个时候会见到毛泽东。
然而贺子珍没有想到,当年在庐山的一面,居然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后一面,也就是说,从1937年贺子珍离开,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39年之间,他们只见了一面。
图 | 毛泽东和贺子珍
1976年9月8日,是中国农历的中秋节,这天也是贺子珍的生日,她没有想到,一天后,便收到了毛主席逝世的噩耗。据李敏回忆,毛主席病重时,她曾赶到毛主席身边,当时毛主席说话很艰难,对她打了一个圆形的手势,当时李敏并没有意会出来,日后才恍然大悟,这可能是在惦记妈妈贺子珍,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就是“桂圆”。
回看贺子珍的一生,尽管在后半生没有和毛泽东多见一面,但李敏成为了家庭的“特命全权大使”,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充当起父母情感交流的“星空鹊桥”。也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家事,彰显了毛主席有血有肉、儿女情长的感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