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ce34294f6ca4b58bf752be97ed?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4" width="500" height="375"/>
我看过的祈祷数都数不清,但是这天晚上约翰起到的背影让我一辈子都会记在心上。
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晓得那些秦淮河女人最后的结局,连她们一个个的名字都不晓得,我也没有看见日本兵是怎么把他她带走的,所以我老是幻想,幻想我再一次站在大窗户面前看着她们走进来……
女性是处于隐匿于男性话语体系下的“第二性别”。从女性视角来叙述故事,不仅在一开始就隐隐地表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而且更有利于叙述在战争下女性与女性的共鸣,有利于触碰到观众最柔软的内心,突出战争之下女性的悲哀,烘托出十三钗的崇高正义以及英勇无私。
2、从英雄主义的角度看战争中女性的创伤
电影从一开始就入了战斗画面,四处弥漫的硝烟,随处可见的尸体,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肆意烧杀抢掠的日本军,战争中拼命狂奔的女学生,还有一群为了保护女学生用肉身挡住坦克的中国军人,一幕幕情景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灵以双重震撼。
中国军人的核心代表是李教官,在整个护卫队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毅然决然地向对女学生施暴的日军开枪,本来可以走,但他仍然决定留下来,用一己之力与上百的日军殊死搏斗,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利用自己身体向下垂的重力引爆了炸弹,炸掉了日方的一队军队。
电影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李教官在离开教堂之前,把在路上捡到的女学生跑丢的一只鞋悄悄地放进了学生们祷告室的门前,他含着泪用衣袖轻轻擦去鞋子上的灰尘,像是要拂去女学生稚嫩心灵上的尘埃。他默默听着女学生的祷歌,终是默默流下了眼泪。乱世之中,谁能对世道有能为力,他们不行,他不行,她们这些女孩更是如此。
这位在敌人面前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军人在看到这些在战火中无力逃脱的女学生时哭了,中国军人的铁骨柔情、责任担当,以及之后为了救女学生而与日军展开的殊死搏斗从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战争中女性命运的无力与悲惨。
二、从女性人物内心与身体上的对立统一看女性思想和灵魂中的家国情怀
1.秦淮女子诉国殇
初次登场时,她们身着华丽旗袍,打扮妖娆,妆容浓重,在硝烟漫天的炮火声中摇曳着身姿,说说笑笑,徐徐走进教堂,一幅美人群像透过玻璃窗户在书绢的眼中若隐若现,整个画面盈满了雅致风情。
随着剧情的发展,日军要求十三名女学生在圣诞夜去赴他们的宴会,为他们攻陷南京唱诗祝词。
女学生们虽然懵懵懂懂的,但也知道去了的结果只有一个,便是被凌辱。书娟带着其他的同学们,一同上了钟塔顶层,决心一死了事。
十三钗为了保护女学生,决定替学生们赴宴,以命换命。
赵玉墨说:“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一行当的,只要我们能活着回来就能够活着活下去,这种事让小女娃怎么对付,就算活着回来了,还活得成吗?”
张艺谋在拍摄电影时,并非着重表现人性丑的一面,而是要传递出一种普世的情结。没有谁是心甘情愿沦落风尘的,一切不过是身不由己,为世道所迫害。这些秦淮女子起初又如何不是世俗中的“纯”,只是命运对他们不公而已,让她们在早年间遭遇了那个年纪所不该承受的苦。
会说英语的玉墨早年间也是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可在她十三岁那年被继父强奸了,之后又被强逼着接客,才成了如今的花魁。
还有豆蔻,是整部剧中我真的不敢也不忍再看到的一张面孔。弯弯如柳叶般的眉毛,一张微微圆润的俏脸,年纪也不大,正合了那句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整片片子中色调最暖的一个角色,但凡她出现,一切便都是暖融融的。
片中李教官带着浦生闯进地窖,无人帮忙打理浦生,唯有豆蔻去忙帮打水,豆蔻说浦生像他弟弟。她为了想给垂死的浦生弹她最拿手的琵琶曲,冒险闯回了花楼拿琴弦。这一去,她便再也没有回来了,被残忍的凌虐致死,鲜血溅到了屏风上,溅到了整个屋子里。
无论是玉墨、豆蔻,抑或是其他的秦淮女,她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下无力反抗的人,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的产物。无论早年的经历还是在大屠杀的绝境之下,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彼此的救赎。她们没能忍心见孩子们就此枯萎,她们终归也算能自己做一次决定了,哪怕这决定是是否死亡和如何赴死。
2.“灵”与“肉”的对立与统一
风情万种的秦淮名妓,她们在乱世之中操持着皮肉生意,挣的是不义之财,仅仅从肉体上看。她们是“不堪”的,她们的命运没有未来,即便将来从良也只能是有钱人的妾室,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而书娟这些女学生显然“纯洁无瑕”,她们是受过西式的良好教育,知书达理,如果不是国家动荡,她们将来很可能是作家、记者,也可能是医生、律师,会嫁得良人,会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身体” 上的天壤之别决定了这两类女性之间从一开始就必定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等级之分,可是在家国大义面前,在国仇家恨面前,"肮脏"的玉墨表现出的是舍身成仁的“高贵”灵魂,而“清纯”的书娟却有个汉奸父亲,她的同伴也都胆小怯弱。
这些女学生知晓此行的后果,可在秦淮女子要代她们去赴约时她们选择了保持沉默,她们赠送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为自己的排挤道了歉。
正如严歌苓在文中说:
“人性还是有希望的。在这种极致状态下,人性最终被焕发出来的那一点点善良,有的时候可能在和平年代,可能就被永远永远的沉睡了,沉睡在你的本性里。
我们无法以单一的视角去看待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一部分卑微到尘埃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种自我救赎的信仰和一个国泰民安的希望。十三钗的救赎与女学生的被救赎告诉我们,在家国大义和国仇家恨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罹难的群众,“行义从善”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些最让人瞧不起的钓鱼巷的女人,在最后一刻比所有人都要伟大和崇高。
三、从电影画面的光影声色之中看整个民族所遭遇的国难
1.彩色玻璃的隐喻
影片中的彩色玻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第一次出现彩色玻璃窗是书绢透过窗户观察“秦淮河女人”,哥特式彩色玻璃窗象征着天堂与希望,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在女孩们稚嫩的脸上,也能够代表她们就是未来与希望。以女孩的视角向外看去,“秦淮河女人”则代表着色彩斑斓的世俗世界。
此外,秦淮河的女人对长在教堂里的女学生女来说是新奇的,那些女人的生活和形象是耀眼的、神秘的,美丽的,而那种斑斓的色彩就是好奇心的另一种形式。
第二次个彩色玻璃窗的隐喻是在日本人残害女学生的那一幕,李教官的子弹穿透了玻璃杀死了日本人,这里暗示着在光明与希望、圣洁与美好的上帝面前,人类残暴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反衬日军的暴行,同时也表明了战争中女性所受的苦难。
还有一个隐形的彩色玻璃镜头的出现,在玉墨她们决定要替女学生赴宴的那个晚上,神父约翰独自一人坐在教堂中,向上帝祈祷。这时玻璃窗没有直接出现在镜头画面中,而是通过月光,将玻璃的彩色投射到教堂地面,投射到约翰的身上。这些彩色也同样暗示,那些勇敢的女人将要牺牲。
彩色玻璃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强烈的光色效果,让人感觉如沐圣光,仿佛是通向天国的通道,有救赎的意味,和电影中救赎与被救赎相呼应,但同时它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隐约暗示着秦淮女的命运走向。
2、电影声音的设计:
影片一开场,运用书绢的旁白、女孩们的呼吸声,子弹飞过的声音,迅速带出节奏感,展现了大屠杀下恐怖、残酷的真实背景,建立起一种悲壮的意境。
电影录音专家陶经在电影录音讲座中提及,“要尊重第一感,第一次的印象和激发起的灵感是相当强烈,也相当直观的。”
本片的真实声音的设计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方面,观众的心灵在观影中穿越历史时空,在体验历史的真实痛苦中受到震撼。
以电影中有两处子弹穿破玻璃的场景为例,一次是在厕所门口女孩们同秦淮女正争吵着,一个女学生突然被射杀,那一枪子弹射穿玻璃的一瞬间很干脆,玻璃的尾音丰富但冰冷,暗示着这一枪是悲剧的一个信号。
第二次是在教堂里李教官射杀日本人的枪声,子弹穿透玻璃,每一个玻璃碎片的声音都被放大,这中间加入了风铃的音色,使得这个声音的质感超越了现实,让声音仿佛来自天堂,这种超越现实的声音契合了书娟内心被救赎的真实,也符合观众对于女学生逃脱悲剧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开门、关门声,都有一种强硬且沉重的质感。枪弹声也始终铺垫在环境声里,不断提醒着观众此时正处于真实的战争之中。当约翰捡到豆蔻手中誓死握住的琴弦时,用声音表达出血液半干未干的状态,有一丝粘稠,有一丝厚重,加强观众观影的疼痛感,表达国难之下整个民族的艰难处境。
3、色彩的展现艺术:
在整个战争时代的大背景下,影片的整体色调是暗色的,暗示着冰冷和暴力。南京城内硝烟弥漫,军队、街道、坍塌的房屋以及在战火中扬起的烟尘都是灰色调。在影片前二十分钟,唯一鲜艳的颜色是橘黄色的炮火和红色的淋漓鲜血,这就使压抑的画面更有张力。
这种处理, 不仅真实还原了历史面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二是奠定了影片的整体格调,突显出战争的惨烈与残酷。
在影片最后,秦淮女子们换上蓝黑色的学生服赴一场凶多吉少的”宴席",穿着棉袄弹奏一曲秦淮景,整个画面又归于灰暗,与开头形成了呼应,不仅暗示着秦淮女的悲剧命运,这也暗示着整个时代下中华民族的大悲剧。亮色与暗色的转变,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中和之美。
总结:
若不是这段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近,如此深刻,定不会有人提起有关它的只言片语。电影一半是剧情,一半是历史。战争的车轮下,每个生命都在苦苦地挣扎,而战争中的女性,又是最为不幸的,她们面临着身心的双重折磨,丝毫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有人说这是一场对处女拯救的交换,我觉得这个说法太偏激了。国难之下,安有完卵?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我想金陵十三钗她们心中所想的是:“我们已深陷泥沼,而你们是如此的皎洁明媚,我们愿意更深陷一步,换取你们一尘不染的人生,之前我们也是个好女孩,那时候的日子太短了,你们替我们好好的活下去。”我也想说对十三钗说:“那年硝烟弥漫、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簇拥着锦绣年华。”
战争之下的生存太过艰难,希望世界各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记得中华民族所走的每一步沉重的脚印,铭记历史,勿忘国殇,振兴中华,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