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息息相关。小小一个行业,连接了社会高中低各个层面,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多棱角。有点像“观自在”,以我为镜,投射出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像。
澎湃新闻:《卖房子的人》在上海取材,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城市作为背景?
六六:故事其实是发生在改革开放40年的大背景下。我在全国各地都取材了,每个城市、每套房子、每个家庭背后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我只是把这些故事的的依托放在了上海,因为我对这个城市比较熟悉。
澎湃新闻:其实都市生活剧里讲“买房”那些事儿的很多,但着眼“卖房”群体的很少。对于房产销售这个群体,你是怎么做搜集素材的工作的?
六六:现在很多都市题材剧的创作,都把目光聚焦在光鲜亮丽的总裁、高管和精英这些所谓的成功者身上,而很少有作品把目光聚焦在房产中介、快递小哥这群普通人身上。因为“成功者们“的生活看起来更精彩更有张力,连他们的爱情也显得更辉煌,他们可以坐在奔驰引擎盖上哭,也可以坐在宝马车上哭。最近一直在说996,有996的人是少数,因为996而成功的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996也不过就是混个温饱,难道他们就不值得创作者们观察、书写、给予爱和信心吗?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在创作中描写房产中介这个职业时更多强调的是故事性,以故事的新奇特来吸引观众。但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行业、群体,这群从外地来到上海打拼的人是如何融入这个城市,又如何为这个城市做贡献的,他们的付出我们注意到过没有?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有千千万,我们平时走得太匆匆,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这个城市留下的一抹光彩?我觉得房产中介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通过这群小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许多角落,闪光的不只是摩天大楼,连砂砾也会闪光。
澎湃新闻:听说你在寻找素材的时候,房似锦这个人物有一个现实中的原型。请问这个原型人物最终打动你去挖掘借鉴的点是哪些?
六六:我有很多富豪朋友,和他们坐在一起喝几万块钱的酒,聊的是地球乃至宇宙的事情,大家的眼光都放到了黑洞和引力波了。可是我更有很多朋友在这座城市里顽强生存,他们的努力并不亚于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可和成功者相比,他们受到的关注少之又少。
我剧中房似锦的原型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小姑娘。最打动我的是她身上柔弱和坚强的完美结合。
她看起来瘦瘦小小,总是笑意盈盈。但你去挖掘她背后的故事时,你会为她底层的原生家庭,无奈的成长经历感到震惊。你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是分阶层的,有些人生来就可以在微博上呼风唤雨,而有一些人工作一辈子都不能在一座城市里立足。这个小姑娘在和你聊起所有人生苦痛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即使想流泪,也是眼眶含泪慢慢隐去。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成功者和富豪不代表整个社会,老百姓才是社会的基石。我只是写了一个房似锦,这个社会上有一百个一千个房似锦,只是我们不常注意到他们。
澎湃新闻:国产剧集一旦涉及到职场背景,就难逃观众对于专业性的苛求。包括你之前就有《心术》这样的佳作,对于这部作品中的职场戏部分,你有“挑不出刺”的信心吗?
六六:我其实特别喜欢大家挑刺,有人挑刺代表有关注度。我在创作时会尽量的忠实于我的采访笔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专业,但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真正在这个行业浸淫已久的人一定能找到我创作中的疏漏和缺失。同时,由于戏剧创作的一些客观规律,我能做到的是尽量还原,但我不能百分百归真。同时,我认为我的职责是描绘这个千姿百态的社会。所以对于观众挑刺,我很欢迎,没有半点不接受。我很高兴每次作品出来,大家会说这部行业剧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至少大家承认我是行业剧,不是顶着行业剧头衔的爱情剧。
澎湃新闻:房似锦这个人物选了孙俪出演,是怎样考虑的?听说你还带着孙俪一起去拜访原型体验生活了。
六六:我的任务是创作剧本,为我的作品竭尽全力。经常有人问我演员和导演的事,我就笑。我说我就像种菜的农民,精耕细作直至丰收,至于菜收割完后运进哪个超市,谁买走了我就不知道了,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认为孙俪选择出演这个角色,是因为她认可这个剧本。投资方选择孙俪出演女一号,是因为认可她的演技和市场号召力。我认为各方各司其职合力才能促成一部好戏。
同时,孙俪是一位极其认真的女演员。她每天都会和我沟通与戏相关的细节,不断在往角色贴近。包括她去见原型,观察她的服饰,用的小饰品,家里的布置和所谓的行业迷信,并且把这些做成了一个非常精细的列表。我认为她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人物是有原因的,因为她真的是很努力的在付出。
澎湃新闻:你的作品中,有很多是讲述婚姻生活的,涉及职场更多的《女不强大天不容》,郑雨晴也要面临平衡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项。但这部作品里,女主角似乎是一位单身女性的设定?
六六:人物设定为单身女性不代表人物会单一,单身女性不是孙悟空,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她有很多属性。她有家庭属性,有父母亲人,有来自家庭和婚恋的困扰。她有职场属性,她是领导,是员工,有来自社会关系的困扰。。
我认为能写出《西游记》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我创作还是得依托于凡人肉胎。
澎湃新闻:从《蜗居》到《卖房子的人》,十年过去了,你觉得中国人对于“买房”这事儿的看法和需求,有发生变化吗?
六六:十年之前人们对房子的追求是基于三套房理论,一套自住,一套给孩子,一套养老。十年过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房子作为投资产品,边际效益在降低。其次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在改变,认为租房很划算。十年前买房是一个执念,现在随着改革开放,资产组合方式的增多,人们渐渐放下了这种执念。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