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览,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教材和课题,出版多种学术著作。在此基础上,中国美术学院首创“美术学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先例,为中国艺术教育与画坛带来了崭新的境域。司徒立教授致力于这个高点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施,强调要让画家的“实际经验”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创作论”,从而为绘画的实践建立一套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教学和创作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影响,它在“艺术终结论”甚嚣尘上的历史处境中劈出一条活路,开放出更多的可能性,也一定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其中的魅力。
(本文为“素描即意图——具象表现绘画素描展”前言,原标题为“重新素描”,略有删节,小标为编者另加)
“素描即意图——具象表现绘画素描展”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观看之道
该板块展出具象表现绘画前辈艺术家的素描作品,他们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包括塞尚、德朗、莫兰迪、贾克梅蒂、阿利卡、雷蒙·马松、森·山方等。“具象表现绘画”概念是由让·克莱尔提出的,司徒立对之作了理论上的总结。该绘画以纯视觉形式理解世界,倡导一种现象学式的方式,将原有的经验和理论悬置,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具象表现绘画既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洗礼,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努力开辟现代绘画的新方向:指向现实世界的直观真实性。该绘画致力于发现绘画新的观看方式,寻求对于世界的整全表现。就此而言,具象表现绘画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或画派,而是一种开放的思想和创作姿态。
贾科梅蒂,阅读中的迭亚戈,纸本蓝色圆珠笔,1952
阿维格多·阿利卡,左手叉腰右手背后的背面女人体,纸本木炭,1985
第二板块:澄明境界
该板块展示司徒立教授的素描作品。司徒立承接塞尚至贾克梅蒂的绘画实践,以现象学的理论融合中国艺术精神,创造性地提出具象表现绘画方法论。在多年艺术创作实践中,他着眼于家居物事,探幽入微,从艺术与真理之关系入手深入艺术的本源性理解。司徒立的素描,兰花、古瓶、空间,思与境偕。他一方面如其所是地如实描画,另一方面采用“抹去重来、层层相叠”的画法,让画中的形象和世界在重叠的遮蔽中不断涌现,在涌现中返身隐蔽。这种物的隐与显的存在之澄明,是作品呈现的自然之道。画一幅画就是安置一个世界。
司徒立,中午38°5-家居物事系列38.5,纸本木炭,2003
第三板块:意图模式
该板块展出“具表试点班”同学们的素描作品,既有部分当时教学的素描作业,也有新创作品。具象表现绘画教学法源于司徒立教授的实践与理论传播,其借助于现象学的思想方法,试图从艺术的本源处破解当代艺术教学的危机,弥合当代艺术与传统绘画断层的裂缝,创造性地转化出当代绘画艺术如何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一个关于视觉艺术基础教育的思想方法体系。这种教学实践依托视觉意向的内在逻辑,将同学如何画的问题转变成如何看的问题,将如何看、看什么的意向分析问题反向链接到画什么和怎么画的创作实践问题上,同时将绘画者主体如何表现的问题深化到作为艺术本质的整体存在境域的显现。
第四板块:视觉之真
该板块展出绘画实践类理论研究博士的素描日课作品。中国美术学院在国内首开美术学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先河,将西方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和实践体系引入到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为中国艺术教育带来了新风气。这个高点教学是要让画家的实际经验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创作论,有别于史论性质和美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具象表现绘画博士生教学既强调理论上对素描历史发生境域的深入思考,又强调素描实践建立在对真实的视觉观看,这种观看本身就具备采集、提炼、凝固意图的构成形式。在这里,我们将看到具象表现绘画博士生教学对素描历史发生境域的深入思考以及在绘画实践的成果。
更多展览作品:
雷蒙·马松,鲁伯隆,纸本钢笔,1960
阿维格多·阿利卡,斜靠的女人,版画
森·山方,贝里尼印刷厂,石版画,1972
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动物头骨,石版画
展览信息:
素描即意图——具象表现绘画素描展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17年10月11日--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