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实际情况。这样就防止了老人独自居住在家里发生意外的情况。
解说:今年,上海新颁布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首次提出鼓励居住小区推行“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但如何能让居民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
上海垃圾分类中,要求居民把厨余垃圾倒进分类桶后,塑料袋要放到其它垃圾桶里。如果居民们对某样垃圾的分类不清楚又如何解决呢?
同期:田林十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赵国庆
特别是我们的湿垃圾,刷好卡以后湿垃圾上有探头,还有灯,因为我说过这是一个实名制的卡,如果垃圾在投放的时候不干净,或者混杂了其他的干垃圾,我们在后台可以看的到,我们可以做工作。
解说:初战告捷,借助于智能化的改造和提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居民中已有九成自觉分类生活垃圾,既养成了好习惯又“赚”了绿色账户积分。到今年年底,小区内的6个垃圾厢房将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实现小区垃圾“定时定点”的目标。
新华社记者丁汀、陈杰上海报道(完)。
(资讯)稻田养蟹:谷香蟹鲜成就塞上小江南
主持人:秋收始,稻谷香,蟹儿肥。这是中国陕北靖边县龙头峁稻田里的丰收景象,稻穗颗粒饱满、河蟹三五成群,创新稻蟹共生的种养模式,让农户实现了一地双收。
文稿略。
新华社记者陈昌奇,陈治武(通讯员)陕西靖边报道。(完)
(资讯)“中国茉莉之乡”散发丰收的香味
主持人:广西横县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横县茉莉有着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品质好、香气浓、吐香力强等特点,丰收季来临,大批花农涌进芬芳四溢花田采摘。
文稿略。
新华社记者马原驰、覃广华、黄凯莹广西横县报道。(完)
(片花+公益广告)
(聚焦)大学里的“庄稼人” 黄土地上写丰收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环境·新观察》,下面进入本期聚焦。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一批农业科学家虽头顶专家、学者的光环,却扎根乡野,将科研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把论文写在了黄土上。
现场:树下管理,就相当于给娃吃饭;树上修剪,相当于教娃念书,学本事,学证呢。你说哪个重要?(肯定是地下重要)都重要,但是相对比较来说,地下更重要。
解说:在西安市周至县翠峰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朝斌正在给合作社农户讲解核桃高产栽培技术。像这样的“田间课堂”,他每年都要讲近百次,培训的农民超过了八千人。此外,刘朝斌还开设了“微信课堂”,随时帮助种植户答疑解惑。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朝斌
我们这个微信里边还是农民最多,一般都是家里头有三到十亩地,栽了三到十亩核桃园,他迫切地加我的微信,然后说明他遇到什么问题了,希望我能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同期:西安市周至县翠峰镇尚秦林业生态园负责人 申华利
比如说夏天冒着酷暑,到我们地里边儿来进行防虫,然后冬天涂白,然后春天绞枝,这都是我们刘老师常年指导的结果,年年的收入吧也不错。
解说:周期长、风险高、产出慢是农业科研的特点,这也需要农业科学家有更多的耐心和坚韧。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朝斌
人家一般的人都开始过春节,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储藏接穗,因为第二年春天要嫁接,所以我们腊月三十还在树上,有时候都有点感慨,同样是人民教师,说同样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为什么搞得这么辛苦。
解说:一年到头,刘朝斌大多数时间都在核桃地里搞研究。他深深知道,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目前,刘朝斌研发的“地膜包扎法”,将核桃嫁接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被陕南农民称为“一场核桃革命”;他在关中渭北地区推广的“穴贮肥水”技术,让农民实现了只用3桶水就能管好核桃树,产量还提高了50%。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刘朝斌
(我们)要在核桃这个产业上要走到世界前列,尤其是像我们这个年代,就是在我们所做的产业上,我们就有一种力量,品种要比美国好,产量要比美国高。
解说:58岁的葡萄酒专家李华是新中国第一位葡萄酒专业的海外博士毕业生。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华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贫困地区,特别是我们西北地区这些种葡萄的老百姓能够喝得起葡萄酒。
解说:1985年,李华从法国回国后,从“无教师、无场地、无教材”起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专业、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学院,参与制定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华
(当初)我们就从相关的系上就招来我们的老师,先教老师。然后就是写教材,那么教材呢,当时我们最早的教材都是手写的刻蜡版,这呢样就慢慢就把这个专业就创起来了。
解说:专业创办后,科研也在同步推进。国际上的观点认为,中国并非酿酒葡萄优生区。然而李华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用中国特色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将葡萄产区从环渤海拓展到西北、西南多地。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华
他们认为中国就是雨热同季,不适合种葡萄,但是他们忘了一点,中国比如说夏季干旱,夏季干旱我们不说整体夏季干旱,但是我们也有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年的降水量就很低。我们冬天虽然严寒,但是可以通过保护措施,保护植株过冬,还有个好处,很多病虫害越不了冬,所以病虫害的压力就小了。
解说:在李华团队的推动下,近年来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发展酿酒葡萄65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32.5亿元。与此同时,团队的教育事业也结出累累硕果,全国葡萄酒行业80%的技术人员都出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内11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技术总裁中有8位是西农校友。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华
我们要教学生耕土,那么我们同时还要教学生要耕心。要在学校就完成耕土、酿酒和耕心、酿人的全过程。
解说:扎根杨凌这些年,李华屡次放弃升迁机会,始终坚守在教育和科研一线。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华
我就把自己当成杨凌人了,然后参与了当地的建设和发展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对这儿充满感情。
解说:对杨凌充满感情的还有马铃薯专家单卫星。今年51岁的单卫星于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将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马铃薯晚疫病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学习。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卵菌病害,会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一旦爆发,颗粒无收。
19世纪中期,一场“爱尔兰大饥荒”让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近四分之一,后人将这场饥荒称作“马铃薯饥荒”,当时的罪魁祸首就是“马铃薯晚疫病”。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单卫星
因为在这些地方马铃薯它是主粮,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有一百多万人它是被饿死了,就在这十年不到的时间,有一百多万(人口)它就移民到其它地方去了。
解说:2006年,在外游学、工作了十年的单卫星最终选择回国发展。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单卫星
2004年的时候学校进入985工程,当时我们那个老校长孙武学校长,他也是非常希望我回来,学校的平台也比较好,我觉得回来工作的话也还是不错的,而且在外面时间久了,我也挺愿意回来。
解说:回国之后,单卫星紧紧盯住西北地区的马铃薯种植,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持续跟进马铃薯晚疫病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单卫星
我做的工作是偏这个病菌遗传的,这类病菌它造成的病害影响最大的是马铃薯的晚疫病,所以说我回国工作之后就是很有幸的就是,把这个病学研究和这个作物就结合起来。
解说:近年来,单卫星建起了多个研究站,通过观察、测试、科研,不断改善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帮助马铃薯抵御晚疫病的侵袭。
单卫星课题组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联合研究,在病原卵菌和真菌致病关键的毒性蛋白转运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研究结果于2010年7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杂志上。
同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单卫星
这种发现的话将来再进一步研发新的抗病途径方面的话,它是有潜力可以对很多病害,病害的防护就是产生影响,不仅仅是某一个作物病害,比方说马铃薯晚疫病啊不是这样子的,就是它的影响远远超过某一个病害的。
解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包括刘朝斌、李华、单卫星在内的6000多名各类科技人才,为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心尽力,他们久久为功、攻坚克难、舍身忘我的精神,撑起了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大旗,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完)
新华社记者梁爱平陕西报道。
主持人:初秋时节,一片片五彩缤纷的花田点缀在绿意正浓的六盘山间,让这幅美丽的生态图景更加绚丽。
同期:宁夏瑞丹苑油牡丹产业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史乐
刚过来的时候我看这边山上植被稀少,而且它这边没有色彩,近两年我刚从银川回来,上来一看,这边一下子色彩添了不少。那个花长得特别好,这边植被也长得特别好了。
解说:在西海固,花儿不仅成为一道风景,也成为一种产业。
同期:宁夏西吉县吉强镇酸刺村万寿菊种植户 马成宝
效益就是好一些,去年我种了5亩,今年我种了7亩,今年效益估计比去年还要好一点,因为今年长势目前情况好。有收购点,钱也保证,这是订单农业。
同期: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党委副书记 马雄
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就是要给群众带来最大的收益。万寿菊通过这两年的种植以后,比对其它的如马铃薯、蔬菜,总体效益还是比较高的。
解说:如今的西海固已彻底变换了底色,焦黄的土地染上了绿色,而各种花卉作物正让西海固的产业更为多元、色彩更为丰富。
同期:宁夏瑞丹苑油牡丹产业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史乐
以前都说西海固特别穷,现在觉得西海固没有说的那么穷,而且它也没有那么荒凉,也有不少的色彩,尤其这些花五彩缤纷的,有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
新华社记者卢鹰、刘畅、蔡志坚宁夏银川报道。(完)
(观察)青春无悔 逐梦前行——第一代“支宁人”的支宁记
主持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当时为了发展宁夏,国家不仅动员解放军就地转业、复原,还有计划、有组织地抽调大批干部、职工从五湖四海来到宁夏,支援宁夏建设。
解说:年过八旬的李文元回首往事依然感慨。1958年,他服从组织安排,和同伴坐着绿皮火车从上海来到宁夏支援教育。宁夏落后的教育现状让自小在上海长大的李文元感到意外。
同期:支宁教师 李文元
像县上的学校还可以,因为街上的一部分人(教育意识),下面(农村)一些人(教育意识)也还可以,但是迫切需要上学的人不多,下面的学校经常还家访去,一方面经济条件差,冬天的话学生也冷,有的(学生)就不来,老师要想办法去包干,你是(包)哪个队?他是(包)哪个队?跑到队上去把学生请来上课。
解说:1992年,李文元告别三尺讲台,从学校退休。二十年来,李文元割舍不下对教育事业的感情,赋闲在家的他不时回到学校,看看如今学校的模样,只是对比往昔,宁夏教育早已不是他初来时的模样。
同期:支宁教师 李文元
黑板都是移动的、玻璃的,再加上一般科学设施说实话我都不懂,这个表面看看,跟我们(以前)完全不一样,现在看跟我们上海的教育基本上相差不大。
解说:在银川市区西南角一个略显古朴的小区里,82岁的谢守栋虽已高龄,但依旧扑在自己心爱的科研事业上。1957年,刚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毕业的谢守栋放弃了回南方工作和留校做辅导员的机会,决心用专业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从甘肃来到宁夏,谢守栋自愿来到了当时满是盐碱地的盐池县。初来宁夏,一到刮风天,拇指一般大小的沙石砸在脸上,这让初来宁夏的谢守栋着实不习惯。但即便如此,他从未后悔过。
同期:支宁老人 谢守栋
我要讲的是这个人的一生只要有信仰,就有力量,当时就是这样,你要听党号召报效祖国的话,你就不考虑这个苦,好像是很正常的,有了信仰才会有希望。
解说:1958年的宁夏经济结构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当时的宁夏兽医学研究落后,家畜疾病诊断与传染病研究几乎空白,看到老百姓面对辛辛苦苦一年养殖的牛羊因患传染病死亡而无能为力,经过研究,谢守栋将牛羊患病的主要细菌布鲁氏菌病预防作为自己攻关方向。
同期:支宁老人 谢守栋
你像这老百姓养一年的羊,就是要靠产胎,有的队里头(母羊)流产率能达到50%,49%到50%,那就等于一半,有了120几只羊,90几只流产,你说你这个群基本就没有效益了。
解说:几十年后,岁月留霜的谢守栋乘车再回盐池看到以前工作的地方牛羊欢跑,大地披绿,他觉得这辈子值。
同期:支宁老人 谢守栋
太强烈了,就是叫山河巨变,峥嵘岁月不一样了,过去是碱石头,风起刮风沙,现在变成绿油油一片,那个两边看上去就是像铺了绿地毯似的,那个生态就是大不一样了。
解说:60年时间悠悠,对于奋斗在宁夏各个战线上的支宁人而言,逝去的是青春芳华,迎来的确是山河巨变,塞上江南。如今对于不少支宁人而言,宁夏早已他乡变故乡。
新华社记者唐亚蒙、刘飞宁夏银川报道。(完)
主持人:天山天池地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日,由于一场冷空气的来临,主景区迎来首场降雪天气。雪后放晴,天山天池景区美景艳丽如画。
【字幕】
近日,新疆天山天池主景区迎来首场降雪天气,降水量13.9毫米,积雪深度达6厘米。
雪后放晴,天山天池景区美景艳丽如画,秋景雪景同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雪后的天山天池,空气清新淡雅,远处巍峨的雪山在薄雾笼罩下愈发壮美。
环抱湖边的松树在大雪的映衬下挺拔苍翠,潋滟的湖水散发出晶莹耀眼的光芒,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新华社记者阿曼,秦雪芳(通讯员)新疆阜康报道。(完)
主持人:好的,本期《环境·新观察》就是这些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