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比如电视、文学、艺术等,然后再转行到导演。
中国电影市场化之前,只有各大制片厂能拍电影,导演人选也都来自各大艺术院校导演专业的佼佼者。中国电影市场化后,一方面,行业需要大量导演创作更多作品;另一方面,怀揣导演梦的从业者也有了更多机会。以前当演员的、搞美术的还想拍拍自己的故事,正好又有资本愿意,那就一拍即合。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专业化进步,职业副导演、执行导演、分镜师等职务开始出现,导演有了专业团队的支撑,从技术上给跨界导演铺平了道路。”电影学者甘剑宇分析,“很多跨界导演在当导演之前已经是某一领域的名人,比如演员、作家,他们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源。有的自带大量粉丝,戏未开拍就已有一定票房保障;有的拥有强大的人脉优势,当导演时有业内各路朋友为其保驾护航。资本也乐意选这样的名人来当导演。”
跨界导演为影坛注入新鲜血液
对于跨界导演,多数观众的态度都比较开明。他们认为,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态度敬业、专业素质过硬、能拍出有水准的作品,人人都能当导演。网友“大白鲨0529”说,跨界导演的存在就像“鲶鱼效应”,可以为影坛注入新鲜血液。“跨界导演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竞争力,不能小瞧他们。”
光线影业总裁王长田对跨界导演也持欣然接受的态度。他认为,对于正在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影来说,导演人才的不足是一个巨大的制约,“因此我们现在鼓励很多演员去做导演。”
不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导演作为一部电影在品质上最核心的把关者,需要拥有独特的创意、出众的才华、全面的行业知识、勤奋坚韧的品质,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却硬去坐导演椅,不仅可能酿成“灾难”作品,之前在观众心中累积的好感也会面临翻车。郭德纲、小沈阳、何炅、高晓松、吴克群、宋小宝等人的跨界导演作品,都惨遭观众吐槽。网友“咬人的刺猬”直言:“专业的事情最好有专业的人去做,强自己所难,不但损失自己的口碑,也会打压许多真正有才华的年轻导演。”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在当下环境中,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名导”,关键在于你愿意为电影付出多少,能否具有电影专业能力和艺术智慧。同时,他也提出,跨界导演的成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预测,因此,中国电影人才建设不能把希望寄予偶发的跨界导演,而需要尽快构建完善、科学、差异化的电影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不少一线电影公司反映,受过系统影视类、艺术类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好看’但不‘好用’,所以,我们或许要探索一种学校教育、实践教育和‘片场’教育融会贯通的新模式,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要求。”
跨界导演到底要怎么做,贾玲此前的回答值得所有心怀导演梦的人参考。她说:“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做导演,只要你承受做导演给你造成的负担就可以了。以前观众可以免费看我,现在观众要花钱进电影院看我,如果我这部电影没拍好,他以后看见我的综艺都觉得‘哎呀我不想看这个女的,她让我花钱看了一部烂片,而且她以后演电影我也不会看。’只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你都可以做导演。”
(原标题:跨界导演启示录:只要有专业素养,人人皆可拥有导演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云儿
流程编辑:u01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