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宋丹丹出的一本书,书中说,那年黄宏约她上春晚,她觉得笑料重要,黄宏觉得立意重要,就因为这个,两个人再也没有合作过。在强调立意的时候,必然有些包袱会损失掉,这是姜昆的节目有些观众觉得不可乐的一个原因。
相反,老郭是一个民间艺人,所倚仗的只有观众喜欢,早年间老艺人撂地所说的黄段子,当然不能再说了,可一定会比电视尺度更大、包袱更多样、效果更强烈。再加上老郭除了有基本之功,还有创作之能,又加之在不名之时的艰辛,所以他的节目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
孰好孰坏,我不敢断言;但观众更喜欢哪一种,是显而易见。为了老郭买票进茶馆,甚至专门去趟北京;为了老郭跟看明星演唱会一样,攒钱买商演票;为了老郭买了优酷会员,为了‘坑王驾到’买了爱奇艺……
每个演员都会说,观众的口碑代表一切。我想,除了我因为要写文章,还在网上搜索姜昆的节目外,年青一代里会去找姜昆相声的怕是少之又少了。
姜昆作为一个年纪轻轻就满身光环,受到千家万户喜爱的大明星,到现在无人问津,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事实上,不仅仅他失落,崔健、罗大佑、王杰等等都有些失落。可惜的是,姜昆的成就远远没有那些人那么高。
四、推陈出新,却观众并不买账!
姜昆的推陈出新,有些讽刺。老前辈说了‘超过四个人就不叫相声了,乱!’可是那段《回眸望九》,光相声演员就11个,再加上伴舞的、唱歌的、走秀的,大概得近百人,这不该叫相声,该叫做舞台剧,我每次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都说不清的不舒服,可姜昆竟然在某档节目里说‘这是迄今为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年代最长的相声’,说出来,还颇有些得意。
都说老郭的成名是来自于网络段子,这话我首先是不同意的,因为谁都可以上网,为什么只有老郭?事实上,发挥网络作用创作相声的始作俑者是姜昆,甚至在某年的春晚上,他的一个节目就叫做《网趣横生》。我从来不认为拿网络段子放到相声里有什么错,发扬集体智慧,这句话可能是某一位网络段子手的,但是那顶多是个包袱,离真正的作品差之千里。姜昆的错,是不该拿来就用,一句‘有个网友给我说了一个笑话’,实在是太突兀,他把这事儿分得太清,而且他用的网络段子也太过正式,咱们都是网民,真正能引起观众发笑的段子,在他那里是行不通的。
张寿臣大师把相声带到了堂会压轴、侯宝林大师把相声带到了舞台广播、马季大师把相声带到了电视荧屏,姜昆若是能将相声带到电脑网络,也是一大突破。可惜,他认错了时事,他依旧觉得电视是相声主战场,回到剧场是倒退,他害怕砸了锅,可老郭是不怕的,他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老郭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他敢闯,哪怕再回天津,再去北京,就算是一辈子不成名,他也没有损失;姜昆却身在高位,所以他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改革的不彻底,弄了一个虎头蛇尾,也就变成了笑话。姜昆的失误正是在于他的怕,反之老郭的成功正是在于他的不怕。
五、人多势众,你风头实在太盛
如今说相声的,大概也就是两派了,一个叫做德云社,一个叫做不是德云社。可是在没有德云社之前,有个很大的派别,央视《曲苑杂坛》里称其为‘姜军团’。
姜昆教了很多徒弟,大多身居要职且大多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但是如今已经多数归于沉寂:周炜,二炮文工团团长;唐爱国,山东文联主席;赵卫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陆鸣,武汉市曲艺团团长;刘全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常务理事;齐立强,济南区前卫文工团曲艺队……一连串的名字吓死人,但是还有几个观众能记得?
而老郭也教了不少徒弟,开除师门的何云伟、曹云金,还有岳云鹏、烧饼、栾云平、陶阳等等,都是当下最火的相声演员。再加上德云社的其他演员,谦哥是石富宽老师的徒弟、高峰是范振钰老师的徒弟、孙越是李文华老师的外孙、侯震是侯宝林大师的长孙、郑好是王志涛老师的徒弟、翟国强是刘庆福老师的徒弟等等,无论是人数、质量早已超越了经营几十年的‘姜军团’。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被超越,眼看它楼塌了。心里怎能不是滋味?
若说姜昆对相声没有贡献,那不公平,他在努力,只是努力得不对地方。最终老郭成为了唯一留下来的人。
若说姜昆不想让相声发展,那也不对,他尝试过,只是尝试得半途而废。最终老郭找对了路子。
好了,小编绞尽脑汁想了姜昆为什么会跟老郭过不去的五个原因,其实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胸襟。若是胸襟开阔,这都不叫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