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香港电影,一定绕不开“动作”这个词。从早期功夫电影、武侠电影,到后来的警察秘籍电影、黑帮电影、武士文化,再到随之而来的动作设计,都是香港电影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要素,《香港金像奖》设立了第二届以来最佳的动作设计奖。我们在这里要说的这个“武士”曾17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提名,《神偷谍影》 《紫雨风暴》、《特务迷城》 《十月围城》
《一个人的武林》
李小龙的演技被称为“科长”
董伟出生于上海,四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随后跟随著名京剧戏剧班师父盆国华学戏剧,与林正英、小芳、杨帆、孟海等同文寺兄妹。从他的采访来看,普通话标准长得像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都是从小学习京剧的功劳。
《湄公河行动》里的东伟
和大多数无知的戏剧班孩子不同,董伟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都有计划。就连拍摄都没有照别人说的做,以“哭不出来”为由挨过师傅的耳光。董伟十几岁时成为电影武士,因为长得漂亮帅气,所以经常演小角色。1973年李小龙电影《湄公河行动》里,需要功夫的少年,董伟幸运地被选中,暂时露面,很多观众因为《指月》的桥段而记住了他。对于超级明星李小龙来说,学功夫的孩子们都像神一样崇拜,但东伟不同。当时不到20岁的董伟,饰演李小龙的方法绝对是“过火”,有“夸张”的意识。这么夸张也能做好。李小龙个人太有魅力了,所以其他人不适合这么演。好像周星驰错了。
似乎从那时起东伟开始逐步完善自己对动作设计的想法。他认为,一部电影上来就不应该考虑怎么“打”,但如果弄清楚为什么要用手、动手的原因,自然就知道怎么打了。这一理念在他初任武术指导的古装武侠喜剧《龙争虎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董伟用动作创造了完整的戏剧张力,这部电视剧使他在业界声名鹊起,向业界顶峰冲刺。《龙争虎斗》董伟也是主演之一,之后演了很多电影电视剧,但他本人更喜欢幕后工作,逐渐放弃了演出。
动作是为了配合电影
看过很多港山动作片的观众,大多数都能分辨出洪家班、成家班、郑冬冬、袁和平、唐继礼等风格鲜明的武术指导团队。偏偏到了东魏,完全没有工作。朴素写实的《英雄出少年》是他设计的,虚幻的《英雄出少年》是他设计的,粗犷豪放的《七剑》也是他设计的。细腻柔软的《无极》也是他设计的,你越看东伟的作品,你就会发现,他没有框架,没有规则,所有电影的动作设计都是新的,不重复的。模板。
在东伟的理念中,所有的设计和所有的动作都要符合电影的故事。动作设计不是独立的事。如果不能表达情节,不能投入感情,再漂亮的动作也没有用。就像电影中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一样。如果你看完并记住他们的手法,反而说明动作设计得不够好。如果两个人打完以后,你没有记住一招,但是深刻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感情,记住他们对打的原因,这种动作设计是电影需要的。
《天地英雄》
因此,董伟在快速进行的香港电影拍摄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制作周期。
哪怕全香港的导演都要“边拍边剪”,他也要在拍完戏之后先暂停一个星期,然后再开始重新考虑动作镜头的对接、转换等问题,董玮把这叫作“二度创作”。这样才不会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式,才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产生,《英雄本色》的热血和《剑雨》的诡谲都是缘起于此。《一个人的武林》
“洪家班”里最低调的高手
董玮早年曾加入过洪金宝的“洪家班”,他曾17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6次获奖,10次提名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2次获奖,如果以成就论,他在混过“洪家班”的人员里,绝对算高手中的高手,他是武术指导行业里金字塔顶尖的人,但由于他为人太低调,只专注工作,所以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如今对得奖已经麻木的董玮,觉得奖项并不能代表一个电影创作人的成就,“得奖并不是代表你最好,不得奖也不是代表你最差”,对他来说,比奖项更重要的,是电影人的良心——热爱工作,认真敬业,把控风险,让投资方觉得物有所值。
《无极》
正因如此,拍《驱魔警察》时,一向反感封建迷信的董玮还是选择兢兢业业地把戏拍到最好;给《墨攻》做动作设计时,年过半百的他每个动作都要亲自示范;在《特务迷城》里,成龙的每一个动作他都会提前做好测风、测速、称重等多项工作,提前查阅资料,最大限度地保证演员安全……董玮曾直言不讳自己“伺候不了”想法和变化都太多的徐克,但在徐老怪《七剑》赶进度时,仍然接受了徐克的“临危受命”,并和刘家良、熊欣欣一起获得了第25届金像奖的提名。
董玮在访谈中曾经这样比喻:如果你从事餐饮行业,让顾客吃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是至少要吃得干净,不能有质量问题,这是底线。而做好电影就是他的底线,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片,他还是要坚持拍出“自己儿子长大以后也还能看”的作品。(撰文 / 大嘴怪,谢绝转载,发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