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博文
100年前在武昌首义,数十名亲历者后来加入了民革组织。这些民革前辈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笔者翻阅《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发现其中几个人是民革前辈的小传后,民革前辈中的其他人也亲身经历过武昌的寿衣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向相关人士请教,结果令人激动。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名亲历武昌兽医加入了民革组织。当然,后来也有人因为某种历史原因离开了民革,但民革前辈中确实有亲身经历过武昌寿衣的同志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在以前编辑出版的《民革史料汇编》中仍然是阙如。
民革前辈中亲身体验武昌兽医的确切数字以“年代久远”为由很难掌握,所以目前看到的名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见图)。
相关史料显示,这些前辈大多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民革的,但这段时间加入的人也不少。安道康老师被认为是最早的,参加时间是1948年3月,民革于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距离民革诞生只有两个月。
众所周知,武昌的第一个意思是,不知名的小人物受到孙中山的教师革命思想的影响,“站起来,挥动手臂,得到了天下的反应”。为了特别微不足道的人物,前田,《武昌首义人物传》一本书以比较详细的占有资料为基础,努力详细地相互证明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作为史料,诚实没有可取之处。这本书里有6名全州人后来加入了民革,除了个人以外,其馀的事迹鲜为人知。
李四平
1923年,李西平在广州黄花岗72烈士墓碑前拍摄。
李希平名义东,湖北黄冈人。清光绪13年丁海生。贫农家庭。工程第八代精兵。被湖北陆军测绘学堂新番肄业录取,方兴介绍了共振会,是测绘学堂代表之一。他在学堂的体操课一般,但为人耿直,相当受同学们的信任。
1911年8月19日晚上,方兴在公社营地会堂里拿着大刀,给了李时平一把,一起喊集合队。晚自习的时候,同学们听到声音后蜂拥而出。躲在一两张胆小的桌子下面,他骂道。于是方兴未艾,在西屏休息后,直奔楚王泰。各标准营起义士兵正在领取武装弹,他和方兴也指挥同学们输掉实弹,接受任务,在通商门一带进行防守。超网队老兵都攻击了清读书,改为由测绘学生代为守卫军火库。20日中午,又奉命到赛马场守卫军政府。
吕元洪被推到吴军都督,党员们强迫他签署安民公告,李连说:“不要伤害我,不要伤害我。”李希平签下李氏的话,对李氏说:“看你还能指望吗?”军政府成立,推举他为上书长。20日晚,清帝30票残部以大官尚晨率领的突袭咨询局,意为抢劫余元洪,李潜入死山逃往死宅。有些人还表现出动摇,李希平严厉地制止了。23日,警卫司令方面对国母出轨,他及时发现,另外两人一齐杀了,但革命纪律得到了伸张。
黄兴成立战时总司令部,李时平是总司令部参谋之一。使用或不使用所有建议都受到黄色的好评,使他高兴。汉阳失误,吕元洪在武昌区,党员提出弹劾,他表现出优良的样子,和以前不同,很激进。1912年袁世凯从五国银行团借钱,以黄冈妇女同乡会会长的名义开机反对,命令远征部通缉。1913年土元失败,孙中山派他到江苏进行某种活动,最后战败而余,一事无成。
1913年冬天去美国留学,专攻工业矿业。第一,南京政府决定选拔在革命中取得劳动成果的年轻人,因为政府的北移停止了。中央司勋局局长胡京再次提出此案,需要得到批准。李西平是第二批,由李四光、李作东、刘淑琪等人陪同。他在美国呆了10年,1922年回国,担任广州大本营技术人员。他向孙中山提出了中国矿业开发计划,虽然不能实施,但受到中山赞的鼓励。1924年国民党改组,中山派他去,促使甘南守卫四方本人,按照奸毒蔡成勋,进行嘉都南北伐。他和方本仁都是黄冈的成员,党也倾向南方,不料宋和庚违反了临时协议,所以公私战败垂直。
孙中山去世后,一度被迫订下停药,参加西山会议,出席上海国民党代表大会。大革命失败,国民党汉口党务指导委员,主持《民国日报》,监督李昌关,搬迁理事谈判人员。1930年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33年在上海联系洪文,经营《抗日小报》。经常去苏州听张泰炎讲座。李喜欢张特爱胡人,对兽医同志特别关怀。张经常作诗在书上赠与。李涛精心选择了长文轶事作为纪念。抗战期间担任司法院秘书,业余人士就自己的体验和见闻写了两本辛亥革命投稿,恶作剧首先采访了《湖北革命知之录》多本。
抗战胜利后积极呼吁和平,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对顽固分子毫不外借,对武汉和平解放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和人民部署李希平为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人民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民革副主任委员。从1954年开始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通过长期治疗无效,1960年4月7日去世,享年74岁。有三个孩子。
李希平常说:1911年革命,过去会因为派系恶作剧而战斗。现在不管历史事实如何,参与者和历史学家都很幸运。
是真正弄清历史真相的时候了。他自己还写过一些革命人物小传。潘善伯
潘善伯名公复,湖北襄阳人。清光绪六年庚辰生。自幼读书私塾。庚子变后,急欲游学国外,其母典当田地得三百元,始克成行。癸卯到日本,乙巳回湖北。刘静庵主持日知会,他加入为会员并任会中干事,于会务尽力唯恐不及。丙午事变以后,同志非捕即逃,他暂时隐于慈善团体,间亦教书自给,暗中也做一些联络工作。孙武回国组织湖北共进会,他与孙原为日知会旧识,即为之尽力筹划。己酉夏曾同孙一起赴粤,因桂事已败折回。他与刘公同县,且系中表亲。刘自日本回乡养病,武汉同志盼刘来省主持,并解决经费问题。推他返乡迎刘来省。他于辛亥正月首途,行至花园,雪大难行,得商人资助回汉,再由刘玉堂付还贷款。三月再往,遂偕刘至。
潘善伯在日本曾学制炸药,刘既捐助革命经费,他即以制造炸弹自任。潘为人谦退,能任劳怨,遇有争执,得其一言即解。共进会、文学社联合,他多方调护其间,得以实现组织和行动的统一。宝善里失慎,党人在武昌小朝街集议即日起事,他于18日晚间赶往探视,本欲留住其处静待好音,但刘复基认为多一人即多一人危险,不应作此不必要牺牲,推之下楼。他对刘复基关怀同志自我牺牲精神,一直不忘。他离开小朝街机关部,即到巡道岭同兴学社假寐以待。天明不闻动静,出门即见有警察窥伺,他故作镇定,坦然走开。下午他到汉口晤孙武,始悉邓玉麟已再度赴炮队通知起义。
19日夜间义军占有武昌,20日中午他到谘议局任军务部秘书。驱孙事变以后,他对同志相残,感到特别痛心,因而退出政府,转到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工作达三十余年之久。其间黎元洪曾约他入京供职,他回电说:“愿公做好大总统,当以做好国民相报。”甚至绝口不谈往事。有关辛亥革命书报,亦不愿入目。解放后,任湖北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9年4月去世。
潘善伯以病痰喘,谈话困难。每说一句,咳嗽多时。他反复强调:辛亥夏,共进会、文学社联合,文学社刘复基主之最力;共进会他和邓玉麟主之最力。当时已泯灭界限,起义后又生门户之见。可知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孙武和黎元洪日近,和老同志日远,以至党人两败俱伤。还说他兄弟六人,均物故;胞侄问友,早年留学苏联,回国后为蒋介石所杀。现在一切都好,所惜老病,无能为力,即切身经历亦难以言宣云云。
范腾霄
范腾霄字瀛槎,湖北利川人。清光绪九年癸未生。出身农民家庭。以县学生被选拔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因开学延期,维持不了旅店生活费用,投湖北护军马队第一营充文书。当时管带是黎元洪。又因恩施张朗村而认识刘静庵,刘在马队入伍,他起了推荐作用。他于甲辰春入将弁学堂,旋即并入武高等,乙巳秋毕业后充任第二十九标见习士官。在此期间,他先和同志组织革命团体名曰武库,又加入科学补习所。武库停止、科学补习所被封,改入日知会。他曾介绍南路小学堂学生大量入会。
光绪乙巳冬,范腾霄被选以官费留学日本习海军。湖北当选的仅他和沈鸿烈两人。丙午冬初离鄂,至日,先入商船学校习驾驶,再入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一年后入海军雷电学校。他在学习海军的同时,主编过《海军杂志》,编写过《甲午海战史》。先是出国经上海得吴瞭函介宋教仁,抵日本见宋,宋即引见孙中山,因加入同盟会,中山叫他多援引海军同学入会。他是同盟会湖北分会交际专员。他既以日知会干部参加同盟会,两会联系,更加密切。刘静庵常用通信方式告诉他湖北革命进展情况,他则按时邮寄东京出版的革命书刊回鄂。他曾一次用半价购《民报》四千份寄回武汉。
辛亥武昌起义,范腾霄正好修完海军全部课程,赶搭海轮返国。10月6日在武昌文昌门上岸,径赴军务部访旧相识。夜间下榻各部总稽查部,得与牟鸿勋等长谈。翌日由牟引见黎元洪,黎说即开大会,请他列席。是日到会的有二三百人。黎、黄相偕坐台上。黄先报告汉阳失守状,继言汉阳既失,武昌不易防守;不若弃武昌而东攻南京,南京既下,虽失武昌可无大害。黎继起发言,赞成黄说。会众纷纷发言表示反对。会场情况相当紧张。他坐在黎的旁边,因掣黎衣请介绍发表意见。黎以他新自日本归,必有卓见,即引他临台介之大众。他从当前形势和地理条件阐述了固守待援之利和弃城出走之弊,因而博得了鼓掌欢迎。
范腾霄的发言说出了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理由,不少初见面的同志和他热烈握手,表示赞扬。10月10日晚间,范腾霄到都督府见黎元洪正检点行装。询其所以,黎谓情势已迫,不如先去葛店暂避。他尚拟有所进言,而黎之卫士已持枪相向。知已力难挽回,急走军务部找张振武,张入阻止黎行。12日晨,黎悄然出奔葛店。范闻讯追至刘家祠堂,劝黎回城。黎不允,但以致各国领事和袁世凯书交其转达。范不得已折返,行至汉阳门遇外长王正廷、顾问孙发绪同英代领事盘恩入城,便将黎函件转交。
翌日,因外人斡旋停战,黎自葛店返回至宝通寺。范再往谒,因说有日人兜售军火;和议不过缓兵之计,加强军备亦要着,黎以为然。即介绍日人高田入见,谓上海存有机枪、步枪若干,如军政府派妥人去沪,当以廉价售出。黎决定派范赴沪购办,其所需名称、数量,均黎手自为之,并另文致沪都督府协助一切。14日即搭轮东下,同行者尚有军务部副部长蔡绍忠。
范逗留武昌才九日,奉命赴沪购械,所需经费须与孙部长武商洽。黎云汉口存银五六十万两皆可提用;孙说,可先行,款明日即汇。住沪约半月,又接孙部长函令“赴日押运军火回鄂”,说是“日本政府及各大御用商联合协议,愿以无代价的大批军火供与革命军”。范抵日经过多方接洽,所订购的军火,并非没有代价,可是款却无着。
原来范赴日后,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将汉存款全数提取来沪,又由张派王某到日购买军火,王对范说,另有要差,可即返鄂。范抵沪向财政代表胡瑞霖问状,胡谓张除自携巨款外,财政代表处余款亦尽数提取,现寓某大厦,声势赫然,无如之何。范往晤张,张执手道故,貌极殷勤,对军火事则支吾其词,并云:“鄂政不良,当再度革命,君当为我助。”翌日再往,张坚约同至某照相馆,已有多人先在。张介绍说:“此皆吾心腹同志,将来另有一番事业,今日共摄一影,以资纪念。”范见状借口离去,谓不欲留此痕迹。回抵武昌,问黎何故另命张赴沪购买军火事?黎说,张提款竟行,非出己意;但事已如此,军火不再办,办来亦无款可偿。他经手买来的军用品,因黎不允付款,几致决裂。范知黎不足与有为,黎亦因其接近党人敬而远之。
1912年夏,范在鄂任将校补充团副团长,改讲武堂监督。同年冬赴北京任参谋本部上校科长。章炳麟被袁软禁,曾托他南行迎眷,又与日人谋脱章于险。惟均未成事实。1915年群下对袁氏劝进,武职上校以上须签名盖章,范不欲出此,请假他去。1918年力求保送日海军大学,得如愿以偿。1921年毕业回国仍供职海军部。吴佩孚开府洛阳,范作为京官欠薪代表赴洛晤吴,吴待以上宾之礼。他颇受感动。参与第二次直奉战争,为直系曹吴的代理海运舰队司令。1925年任东北海军学校教育长。1926年任襄阳道尹。大革命时期任北伐前敌总指挥部高级参谋。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与湖北清乡督办胡宗铎的关系,保释过一些进步青年和无辜群众。1929年以后,仍在海军部供职并为沈鸿烈帮忙。1946年转入教育界,任教武汉水运学院。
1949年在武汉迎接解放,被任为湖北省人委参事室参事,并选充省人民代表。1952年6月18日病逝,终年68岁。
汪性唐
汪性唐名鋆,原籍安徽某县。父亲在汉口经商,故著籍湖北。他从小就在汉口某教会学校读书,肯钻研学问。他在学西文同时还授西人汉学,因之他同汉口外籍人士很熟。孙武喜欢弹唱,他更精于此道,由于共同爱好,成为共进会成员。所有对外交涉或侦察官方动态等,多由他担任。汪为人诙谐多智,从事联络,婉转如意。起义后任职军务部,实际工作仍在汉口。他工于心计,为孙武管理公私款项,从不滥用一文。民国初年任过咸宁县知事。又经孙武介绍给陆建章,随陆入陕西。在陕西似不甚得意,仍回汉口长住。1956年去世。温楚珩
温楚珩原名廷杰,改名璞,字楚珩,即以字行,原籍山西洪洞。父曾幕游北京,故又自称北京人。清光绪十一年乙酉生。先肄业北京测绘学堂,清光绪乙巳三月以公费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丙午与余诚同船回国,在武汉与詹大悲、陈冤雅、查光佛、宛思演、张东屏等从事革命活动,与詹尤为莫逆。当时军队已有群治学社,他们与之切取联系。
宣统庚戌,温楚珩和詹大悲、宛思演等商议办报为革命喉舌,有人说黄安刘家兄弟高谈革命,或可为助。经温前往劝说,毫无结果而返。后由宛思演介绍黄梅胡雨村出资办报,宛自己更倾家为助,《大江报》得以出版。
文学社成立,温楚珩曾参与其事,但未加入为社员。温自谓他当时看不起文学社。辛亥春夏间他因事赴京,詹大悲入狱,才通知他并嘱其速来汉。他于夏历八月初十到汉,立刻到礼智司狱看詹,詹向他谈了武汉近况,要温经常与各方联系转告。8月20日晨,温在汉口江边见有外国人持望远镜向武昌方面窥探。温向一日人询问,始知省城已于昨夜为革命军占领。他不及再问,急奔礼智司告詹,詹犹不信,温即拉詹同出,其他在押者亦尾随而出,门卫瞠目不加阻止。
温、詹二人急欲渡江,而江面无船可渡,绕到汉阳才觅得小筏一只,从武昌文昌门上岸,城门紧闭,经再三向守城士兵说明身份乃得入。经沿途询问,得悉革命同志正在谘议局集商大事,他二人到达时只见人声嘈杂,忙乱异常。几经周折才找到蔡济民,蔡因通夜作战,语不成声。詹对蔡说:武昌、汉口一衣带水,岂有闭城造反而不占领汉口之理?蔡无暇多说,即以步兵两队交詹率以渡江。詹在四官殿设司令部,温议成立军政分府,詹为主任;何海鸣副之,温自谓是政务处长。
江口战事紧张,分府同人日夜奔忙,废寝忘食。汉口战败,清军进至六渡桥,温劝詹速走,詹恋恋不忍去,终由李文辅负以登舟。温和黄侃则先上船照料。温即随黄经小池口、孔垅到黄家。据温回忆:黄当时对他说:“算了算了,跟我回家读书去。”黄以妹淑贞许婚。后来黄有悔意。淑贞自赴上海与温结褵同居。温说,那时非常穷困,住在亭子间,被子不够,以报纸当垫絮,经常不能举火。
1912年应胡瑛之约短期任山东都督府顾问。1913年3月宋案发生,民党同志主张兴师讨袁。武汉同志第一次组改进团失败,又组参谋团负责讨袁军事。季雨霖、蔡济民、詹大悲、吴醒汉、夏述唐等主持之。杨王鹏、钟畸任联络,温任总务。《民国日报》、《震旦民报》的皮宗石、杨端六、周鲠生、李剑农、张樾、蔡寄鸥等作文字鼓吹。参谋团先以国民党的交通部为办事处,因黎元洪倒向袁氏,侦骑四出,不断有同志被捕被杀,不得已移日军驻汉司令部。
经过多方联络,预定1913年7月25日夜半举事。不幸所联络的军队发生变化,担任联络的多被捕杀。外省联络同志宁调元、熊越山先驻日司令部,宁失望欲去。温劝宁万勿外出,宁不听,一离开日司令部即被捕。熊拟赶回江西报信,亦被捕。
日司令部有党人潜伏,黎早已侦悉。黎为一网打尽计,特设宴招待日司令官与仓上校,出示侦探所作情报,与仓无词以对,只好假意请黎派员到部视察。当夜亲率日兵二百余人,使党人易服混杂其中,以军用小艇送登岳阳丸,直驶上海,其中有詹大悲、蔡济民、吴醒汉、潘康时、季雨霖、王志刚等;蒋翊武、杨王鹏、钟畸等人则送登沙市轮赴湘。温和夏述唐二人留办善后,伪作日伤兵用手帕蒙首卧床上,黎所派视察人员竟被瞒过。
情况稍缓,温赴长沙找到杨王鹏、钟畸二人往谒湖南都督谭延闿。谭出示黎元洪通缉诸人电报,并说:“以现势而论,湖南能否独立尚难肯定;但情况已与讨袁军事不利。君等年龄尚轻,我拟各赠万元,任便赴日赴欧留学,以便他日为国效力。”温等三人坚请谭宣布独立,为各省倡。谭犹豫不决。温等三人又去运动陈复初,意在挟持谭氏。又从岳阳电促谭氏“即日宣布独立。赠款愧不敢受。”过九江时,湖口已失。到南京面报黄兴,黄嗒然若丧。翌日即赴上海。
黎元洪以此事通电各省,电云:“查此次乱党总机关设在上海,宁调元、熊樾山、季雨霖等先后来鄂,携带巨资,潜住租界,与詹大悲、钟仲衡、彭养光等分途运动”;“任庶务者温楚珩、张东文等”;“匪首詹大悲等十余犯,由日本人保护乘岳阳丸下驶,因有洋兵保护,船主不允捕拿,其余要犯,亦均四处逃窜。”袁世凯即据黎电发布通缉令,温不得已逃日本,后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5年冬,温楚珩等在上海继续讨袁活动,住在法界富康里。当时詹大悲在温寓作客,同时被捕。被捕时有引线,与詹大悲、黄侃辈桃色纠纷有关。后经潘正道、王守愚等同志多方营救,幸未引渡,袁世凯一死就被释放。
1917年以后,在北京任过内务部佥事。随赴南京,先后任靖国北伐军总指挥顾问,护法军第九旅秘书,广州大本营谘议,鄂军总司令部和福建革命军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军需处长。1927年回武汉,以詹大悲的关系任宝塔洲征收局长。大革命失败,詹大悲被杀,他为之经营丧事。1928年初,董必武自汉出走,他赠以旅费,然后到北京闲住。1932年方觉慧任鲁豫监察使,温任使署秘书。福建成立人民政府,温曾一度出任长乐县长。1938年避日寇入川,居万县6年,生活迫使充云阳征收员。胜利还鄂,任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会计主任。辛亥首义同志会成立,被推为审查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湖北人民代表,湖北人委参事室参事。1956年湖北省政协组织辛亥首义老人写回忆录,他被指定为征集小组成员之一。1961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他以湖北辛亥革命老人代表,赴京出席纪念大会,和全国代表欢聚一堂,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6年5月9日患脑溢血逝世,终年81岁。妻淑贞先死,有子女9人。
熊秉坤
熊秉坤字戴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二十二日生。祖为木材商,父亲早死,家道中落,读书不成,充商店学徒。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盛倡兴学练兵,知识分子把投军作为出路,因又弃商入伍。他在工程第八营由正兵升正目。操课之外,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孙武组共进会,因认识孙而成为共进会员,并就营中开始联络同志。先是雷振声任共进会营代表,后由他接替继任营代表。
1911年6月在胭脂巷胡祖舜宅讨论进行方法,杨玉如曾问熊秉坤:“会党和军队,何者为利?”他说:“军队势力最大,军队一动,莫敢反对,事即易举;如会党、学界先动,军队不应,甚或反对,势必瓦解。”杨极以为是。八月初,他致书孙武说:“……先宜调查各省情形,再定起事计划,起事时宜令第四十二标代表断黄河铁桥,据武胜关以守;起事宜于夜间出其不意,袭取各重要机关;然后以炮兵占楚望台、蛇山、凤凰山等处。若白日起事,必多观望,广州、安庆是其前鉴。财政机关须派重兵看守,诚恐匪徒乘机抢劫。起义后立即榜示安民,分檄各省和各府州县反正。与地方绅商订约,保商保民。与驻汉各国领事订约,严守中立。”
8月3日联合大会所通过的起义计划大体与之相合。楚望台为军械库所在地,又系工程营防地,即责成该营予以占领。工程八营的革命组织,在他的领导下发展很快,到起义前已经有两百多人。
8月17日下午汉口总机关暴露,武昌指挥部决定18日午夜12时起事,城内以工程营枪声为号,城外以南湖炮声为号。熊接到通知,立即进行必要准备,为了几粒发难用的子弹,不特难于找到,找到之后还难于保存,万一被官长发现,就会发生危险。当晚他同几位负责同志都未合眼。19日晨三烈就义,他悲痛之余,拟不顾一切,先夺取军械库。召集同志商议,除徐兆斌赞成以外,其余不无顾虑。事到其间,他不得不指出:“党人名册已落清吏手中,势必按名逮捕。反也死,不反也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里求生。”见各同志义形于色,又说:“总机关责成工程营首先发难,军械库又为我营防守,我们不先发动,别营必不敢动;只有我们先发难,占有军械库,别营才可能响应。”各同志表示赞成,并决定下午3时准时动手。
事有凑巧,当天中午轮到熊棚守卫营门,对于出入联络,带来许多方便。同志吕功超从自己家里取来两盒子弹,章盛恺和于郁文从其排长处又窃取四盒,加上昨天杨洪胜送来的,足可应付。熊把这六盒子弹交给金兆龙,要金分发可靠同志备用。熊在营内交代之后,偕李泽乾到第十五协分别找到二十九标蔡济民、三十标王文锦,叮嘱届时响应。
下午3时例为晚操时间,由于官长有了警觉,晚操停止,原定计划落空。熊又分别告知同志晚七时发难;并利用间隙在营房内窥测动向。在操场边与队官罗子清相遇。罗问:“今晚外面风声不好,你知道吗?”熊答:“知道一点。”罗又问:“今晚起事是孙党吗?”熊答:“所有会党都以孙逸仙为共主,当然都是孙党。”罗又问:“有多少人?”熊答:“湖北军商学界皆是。”罗又问:“是否排满杀官?”熊答:“排满为其宗旨,不杀官不能夺权,更无以振作革命之气,恐管带以上难免。”罗又问:“能成事吗?”熊答:“能。各省会党都害怕鄂军第八镇,第八镇一起事,各省一定响应。”罗同排长方定国默默离去。营房内非同志士兵问他届时如何行动?他说:“照我们一样作行军装束,听从指挥即行。”熊走到本队某寝室,听到楼上有扭打声,即取枪实弹。方拟上楼,见排长陶房胜狼狈跑下,即开枪击中陶小腹,陶捧腹而逃。随即对空放了三枪,表示已经发难。其他一些官长还妄图镇压,被同志分别予以击毙。此时人声嘈杂,三五成群,熊在操场中吹哨集合,带七八十人向楚望台出发。经过第十五协后营门,如约鸣枪三响,促其响应。
防守楚望台军械库系工程八营左队。熊到达时,左队同志已先得手,官吏逃走,库门大开。熊当以工程八营革命代表兼大队长身份,指挥全营队伍,一面发布命令,一面感到掣肘。于地位关系,当时指挥部队,远不如领导秘密活动和发难那样便利。因为以前是服从组织,现在却要官阶。他这个正目不过现在一个班长,一个班长很难指挥全营。正在为难之际,有人把左队队官吴兆麟找来了。此人军事学识不错,在本营有点名望,也不那么顽固,熊带头推吴任总指挥,自己带队进攻督署。
清督署能否攻下,是起义的成败关键。熊既领导工程营发难,故对攻下督署抱有最大决心。吴令他率后队全队,经津水闸、保安门正街,攻督署前,由伍正林率前队全队协助。熊进至保安门正街,将所部分作三组,更番跃进。伍正林遇张彪亲自督队反扑,力战不支。熊为了挽回颓势,急挑敢死士四十人奋勇前进,直冲入督署东辕门,纪鸿钧同志在门房放火,更得其他起义队伍协力猛攻,尤其炮弹的威慑力量。瑞澂穴墙而逃,张彪狼狈他去,清督署停止抵抗。
8月25日,民军扩大编制,成立第五协,熊因发难功,被推任统领。该协以工程营和第三十标同志为基干,招练新兵,组成协司令部和第九、第十两标。汉口战争,第十标先参战,9月3日熊率第九标渡江增援,当敌正面。9月6日与敌在刘家庙一线激战。黎元洪用旧军官张景良为总指挥,张心在清方,放弃指挥,以至全线动摇,熊独力难支,败退大智门。张景良逃走,姜明经继任指挥,熊复率所部沿铁路反攻,与敌战于跑马场。敌方地势较优,又有机关枪,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退守华洋宾馆。熊部防守六渡桥至满春茶园一线。
9月8日,黄兴到汉口督师,黄是他素所仰慕的革命领袖,因而勇气大增。黄令熊担任硚口正面反攻任务,敌炮弹如雨,仍随黄挺进不已。惜兵多就近招募,既不懂得作战意义,更说不上战斗训练,伤亡的很多,自行逃散的也不少,加之清军纵火焚烧,乃遵命退往汉阳十里铺待命。他就驻地作了详细调查,上书黄总司令作布防参考,黄还亲自加以查勘。
黄兴见第五协作战疲劳,令移驻汉阳西门休整。熊得暇回武昌报告作战经过,并提出书面建议说:“新招军队,无济于事,不但不能杀敌致果,反而牵动全军。推原其故,以招募于仓促之际,又大半武汉子弟,身家念重;复未加训练,进则乌合,退则兽散。欲求效死勿去,百难得一。敌既有久踞以老我师之意,宜选精锐,一鼓歼除。愚见以为宜将新兵易为湘省学兵、湘省战兵调至鄂省。如新兵逃亡,即可另行招募……”其实湘兵也是新募的,后来湘援军王、甘两部溃退,即其明证。
9月26日反攻汉口,熊是总预备队。在汉口登陆后,初甚得手,湘军甘兴典部忽自行溃退,以至牵动全线,反攻以失败告终。他最后渡过汉口,布防梅子山附近。10月4日拟渡汉水反攻未成。10月6日汉阳各要隘失守,各标营士兵星散。第十标统带、管带也向他请命退却。他虽厉声饬各速回防地,但已不能贯彻下去。第五协在火线坚持的只伍正林所属三个队。
黄总司令退回武昌,熊以未奉撤退命令,仍商同第四协统领张廷辅死守待援。敌大至而援未来,才经鹦鹉洲渡江回守武昌。到武昌后,熊以第一标统带杨传连怯敌不前,报请撤换,但蒋翊武不准,并说,熊如撤杨,他就撤熊。以熊为共进会,而杨为文学社也。
1912年1月武昌北伐扩军,编成八个镇,第五协编入第三镇,移驻云梦一带。同年10月,袁政府授熊陆军少将。1913年1月,袁政府授他以勋五位。同年3月,宋案发生,湖北首义同志,特别愤慨。田桐适于此时持黄兴手书来汉,请为讨袁作准备。他们先决定开会研究办法。第一次会在武昌昙华林第八师留守处,到会人数很少,他提议用请客方式进行联络。第二次在汉口某餐馆,计划劫持黎元洪,铲除顽固派,掌握实权,争取主动,并在碧秀里设置机关。
此时黎元洪已完全倒向袁氏,不等他们有所行动,即先发制人,5月20日出动军警,大事逮捕,被捕诸人中就有他的部属。5月25日黎悬赏缉拿季雨霖、曾尚武、熊秉坤三人。季等闻讯先逃,他在云梦27日始得消息;统制窦秉钧叫他先逃再报。他得到一位刘姓铁路工人帮助,乘货车到汉。詹大悲劝他投奔江西李烈钧。由第五协改的第五旅被黎元洪下令解散。黎还通电各省:“湖北军官季雨霖、曾尚武、熊秉坤等煽惑军人,倡谋内乱。”湘、赣、皖、粤四省都督电黎:“湖北乃首义之区,彼辈皆革命志士,拥公而建立民国,即有激越之处,岂可肆行杀戮。”黎曾组织军法会审,对季、曾、熊三人缺席裁判,牢房里空着三个位子,每日照发囚粮。被捕的容景芳、王子英、管心沅等被判绞刑,绞桩已经钉好,准备执行。赣、粤、皖、湘四都督电到,乃从缓议,旋即开释。
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熊正在日本,同江炳灵等多人一起加入。同年秋回鄂组织讨袁军,孙中山委他为鄂中司令。广州成立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参军。中国国民党成立军事委员会,他是委员之一。孙中山逝世,他在广州闻讯,特别哀痛。北伐出师,他做策反工作。1928年4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
熊在湖北省政府委员任内,同教育厅厅长黄昌谷同被推为孙总理奉安典礼湖北代表;又被聘为湖北革命博物馆筹备委员。1929年双十节国庆纪念,他是武昌大会的总主席。他在报告中说:“纪念往事,百感丛生,对武昌起义,虽不能完全无误,但比较清楚。”1930年2月湖北省政府改组,熊仍任委员,并一度兼武昌市长。他竭力节省费用,不另支市长公费。同年国庆,仍由熊作总报告人。
1931年湖北省政府改组,离职调南京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直到1946年退役,其间未任过具体职务。
1949年他在武汉迎接解放,后任湖北省政协常务委员、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5月31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