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城市民谣合集,北京现场演出!”参加流行乐器的几位音乐家最近特别期待和高兴。一开始,“流行乐器”只是网络众筹专辑。去年乐东音乐在线后募集了12,110韩元,没想到到2015年这家“临时唱片公司”会进行后续互动。两天后,参与这张专辑的音乐人将在麻雀华郡举行首次见面会。
很多乐器的发起人陈鸿宇以前是一个节目导演,他有很多85后勇敢、实用、富有创造力的特性。“流行乐器”从一种想法到寻找音乐人、共谋合集、到现在巡演,已经不仅仅是歌曲合集,而是一种发现好音乐、好音乐人的新商业合作形式。音乐金融以这种“众筹”资金、人力“众筹”的方式完成唱片和巡演的方式暂时称为“新音乐管理”。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最近在朝阳大悦城4楼Hi百货、音乐财经、这些音乐人的深刻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有很多宝贵的精神气质,感到很惊讶。经过过去几年的磨练和等待,他们默默地崛起。时代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音乐财经也想通过我们的平台推荐今后更多的音乐人和他们的音乐故事。
陈洪宇,广播节目导演,独立音乐人,大众乐器发起人,作品《行歌》 《理想三旬》收录于《众乐纪壹迷城行歌》。
注意力奔放的时代也有机会!
成为大众乐器的想法是以前朋友的一句话刺激了我。那个朋友制作了制作演出门票的应用程序。我告诉他我想做和音乐有关的事。他说:“你喜欢音乐!但是你为音乐做了什么?这句话为我今天做的事埋下了种子。后来琢磨的时候,想到了做一本合集。
开始和大家联系的时候,很多人都愿意在一起。但是大众乐器不是唱片公司,所以不能对所有加入的人做出任何承诺。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支付,一起分享收益。
我以前没有在音乐产业做过,也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歌,大家其实也不认识我,但是有这么多人想参加流行乐器。除了我之前对流行乐器的构思做了一些作业外,实际上还体现了音乐家的一个现状。这些独立音乐人其实不太奢侈,可以一起出一本合集,不期望卖多少钱,也不期望卖多少钱。
做了流行乐器后,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错,对音乐产业能了解很多,也在想唱片宣传的事。因为大多数音乐人只关注音乐本身,想法不多,但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人们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买唱片不再是必须的。CD成了和艺术品差不多的东西,但是大家能一起出专辑也是很多音乐人的梦想。
我当初在豆瓣小站找音乐人的时候,选了两三百个音乐人的名字,但是有些音乐人可以担心。他们可能有自己的计划和考虑。他们的担心我也能理解。别人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以前也有拿出自己的歌合集的经历。最后出的合集和本人完全没有关系。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签,或者没有得到一本合集,他们很害怕。
但是大众乐器最后一次聚在一起,MOIN们也是缘分,属于一拍,基本上没有反复讨论的过程。
大众乐器合集的约定是每人发送10张合集。每首歌有2元的版税,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理。就是拍头发。演出的时候都是分开的,也不是事先和乐队商量好的价格。我想取得大家一起计划、一起宣传、分享最终收益的效果。
在独立音乐时代,作为音乐家,他需要宣传自己音乐的能力。音乐本身是一种互动的艺术产品。绘画等很多艺术需要大家的共鸣,只有对一个事物产生共鸣,才能获得快乐。
其实做音乐是很感性的事。我这次合集的时候也体会到了。你要和别人打交道。这些人都是商业行为。作为音乐人,网络营销、宣传、与虾米合作、用音乐说话完全不可能,都要合作,甚至帮助他们写UI的一面。所有的事情都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转换。不具备这种技术,无法转换的时候很痛苦。
通过与音乐人的接触进行音乐的人似乎总是夹在中间层。不然辛辛苦苦赚生活费,一点钱都赚不到,突然有一天出名了,一步登天,没有中间平台转换。
外国音乐人在小时候的教育过程中接受新的理念,熟悉网络的优点,所以除了做音乐,还有很多事情不需要再学习。我想“95后”或“00后”的音乐人长大后会好得多。因为他们在网络环境中长大是他们的本能。
现在很多人说唱片公司不专注于音乐。大家太浮躁了,整个音乐市场没有那么好。甚至可以认为90年代的摇滚乐是最好的。但是我认为90年代的音乐很好。因为大众传播渠道太窄。当时,传播频道只有电视和广播。推出的肯定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太分散了。唱片公司要推音乐家。大家的注意力不那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所以现在的音乐市场也和普通大众的注意力有关。
系。90年代的摇滚更纯粹,但当时的受众基础不比现在大,喜欢摇滚的只是一个小圈子,现在喜欢摇滚的人越来越多,相信摇滚乐也会越做越好。
曹秦:独立音乐人,作品是带着优美中文韵味的FOLK+BRITROCK的混合体,延续着西安的人文摇滚精神,曾发表专辑《繁星未泯》。作品《繁星》收录于《众乐纪壹·迷城行歌》。
从“被羡慕”到对别人“刮目相看”!
处在现在的音乐时代,大家必须去改变一些东西,我之所以对众乐纪感兴趣,第一觉得陈鸿宇要做的东西比较有特色,第二有这个时代独立音乐的特征。比如跟粉丝的互动,或者用插画写歌词等,这就是一个独立音乐的特征。
我之前有10年时间一直是签唱片公司的状态,当然公司也带给我很多东西,但同时我也饱受其苦。我觉得唱片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是唱片公司拿一笔钱来打造你,非原创的歌手都不用写歌,有人帮你写歌、录音制作,你只管唱歌就好了。还有一种原创型的歌手,公司也会找人帮你编曲录音混音,如果还有编曲能力,也会自己编曲,但总有一部分工作是公司来打理的,比如推广、发行等。
但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音乐人越来越难做了,公司已经不愿意投钱做专辑,因为不赚钱,只能做演出,但其实有时候演出的回报也很慢,所以唱片公司也都不愿意做。
我很早以前就签了唱片公司,当时有些独立音乐人都很羡慕我,他们觉得自己签不到公司很自卑,也一直想找公司签约,但都没结果,又有写歌和唱歌的欲望,无奈之下只能做独立音乐人,自己做CD,1000张、5000张,印好了自己去卖。五年前我看到他们的境况时,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们挺惨的,我也不看好他们。
但是,五年后,他们这些人都崛起了,成长了,我必须对他们刮目相看。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你开始做的时候,一定很难,也都有一个很低潮的时期,但只要坚持,看清楚方向是对的,就会慢慢做起来。而我们这些人习惯了让公司打造,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也养成了惰性,很多事情不愿意自己去打理,所以这就是现在的音乐时代的一个转变。
来到众乐纪可以跟喜欢音乐的一群人一起做事,还蛮有意思的。其实这就是一种自媒体的方式,我不去依靠大公司推广平台的人脉,只凭我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吸引大家。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做的每一件事,别看它小,都会被记录在案,别人想搜你的东西,只要他知道,对你感兴趣,很快就可以搜到,你可以在整个文化时代留下自己的一页,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现在也不太想继续签唱片公司,想改变一下,用自己独立的方式,再借鉴身边一些朋友的做法,去尝试一下,这也是这个时代音乐产业的特征。
我们做音乐的人肯定是喜欢音乐,最重要是要有耐心,不能光看别人辉煌的时候,要想到他们几年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像宋冬野现在火了,但他在五年前的演出只有10个人看,我一个开酒吧的朋友说,宋冬野刚火的时候,有一群乐迷在酒吧论坛里留言,问宋冬野什么时候来,酒吧老板就疯了,他说就在半个月前,宋冬野的演出还没几个人看,突然之间他的演出爆棚了,很不理解。
所以作为音乐人来说,不能只看人家辉煌的时候,想要把音乐一直做下去,需要五年时间的话,如果没有五年前开始的第一天,就不可能有五年后辉煌的那一天,越早开始,就会越早达到这一天。
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的,别嫌时间长,如果我的音乐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有一天音乐可以让我生活得很好,五年十年我都愿意等,我都愿意去努力。现在就是一个独立音乐的时代,如果你付不起时间的话,那不太可能成功。不要总想着一夜暴富的事情,我们做独立音乐的人,内心都比较单纯,而且大家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如果一个生来就很有钱的人,他可能对做音乐没兴趣,更对做独立音乐没兴趣,所以我们要看清楚自己的状态和位置,然后去努力。
很多小厂牌一开始也是无人问津的,但只要坚持,不断有新东西出来,总会有人关注。为什么说现在的音乐市场有一个好的转变,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把听独立音乐作为一种时尚了,把参加音乐节也当成了一种时尚。很多独立音乐人一夜间就火了,他的歌传遍大街小巷,这在很多年前根本不是这样。
最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独立音乐感兴趣,无论音乐好坏,他们至少会去看一次,如果觉得没什么劲,可能第二次就不来了,但他们会给很多乐队第一次机会。不像以前,大家的娱乐方式可能就是去夜店嗨一下,现在很多年轻人下了班,周末就会去看看演出,很多乐队他们并不熟悉,但还是想去看一看,这种思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很多独立厂牌,最开始都是从演出开始做的,因为你不可能签很多人,投资给他们出唱片合辑,等有了一定影响力之后,再做实体唱片,谈版权,参加音乐节。像麻油叶他们最开始也没出什么CD或者合辑,就是演出,演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出合辑。
众乐纪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先从演出开始,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下去。
马雨阳:独立音乐人,雨阳乐队主唱,即将发表专辑《雨中骄阳》,兼任专辑的制作、编曲、混音。作品《前方》收录于《众乐纪壹·迷城行歌》。
独立音乐真正的黄金时代还没来!
一直做独立音乐人,也没有跟唱片公司合作过,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来到众乐纪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我觉得这里还挺有创意的,我还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么多人一起做事的机会。
我就是喜欢音乐,一直在做,我的歌偏摇滚和流行,民谣的风格少一点,比较激烈的歌多一些。这些年也去找别的工作挣点生活费,靠音乐养活不了自己,但我真正的精力还是放在音乐上。
靠音乐赚到的钱很有限,我自己演出赚的钱还不如商演的钱,但还是更愿意做自己创作的演出。一般都在小型酒吧里演,舞台演出的机会不多。商演的时候就跟自己的风格和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但还是会去参加,毕竟能赚点钱。
我自己也有一些宣传方式,在我们的小站上也有很多外联,百度贴吧也建了,还有百度音乐人、网易音乐人、虾米音乐人全部都有,也会在上面跟粉丝互动,这也是独立音乐人营销自己的方式。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努力也挺多的,也很优秀,但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或者机遇的原因,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他们真的很有才华。做音乐一个是看自己的东西行不行,再有就是看这个时代,看造化,现在的时代比前几年要好。但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真正的黄金时代还没到来,还早的很。
刘于思:独立音乐人,风格包括布鲁斯、民谣、乡村、雷鬼和灵魂,受Bob Dylan、Neil Young、David Bowie以及一些黑人布鲁斯、节奏布鲁斯艺人影响较深,中文专辑筹备中。作品《这一首歌》收录于《众乐纪壹·迷城行歌》。
没必要去抱怨什么,坚持+享受
把这么多人聚在一块儿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且众乐纪有点出乎我一开始的设想,本来以为大家在一起出个合辑就行了,没想到还衍生出这么多的设计,还有一些互动的环节和活动。
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前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所以这种新的模式比较适合我们。作为一个音乐人,我们平时除了做音乐,还要为生活奔波,很少有时间再去做其他的选择。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我还挺需要这个平台的。大家一起把自己的歌推出去,或者找到一个更大的听众群。
我觉得陈鸿宇的想法很好,而且几个月下来,该做的、该执行的都做了,这是一种草根的自发形式,他作为牵头人可以做一些发行和宣传方面的事情,而我们作为音乐人,自己也要有一个自主权,也鼓励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情。
比如像麻油叶他们开始也是类似的模式,马頔他自己比较善于做一些宣传和推广上的事情,宋冬野和尧十三更偏向做一些音乐上的事情,开始可能也不大善于跟别人接触,但大家聚在一块,慢慢就做起来了。麻油叶做起来之后,发现好多人也在沿着这个方向在做,通过草根的自发形式。
原来唱片公司那套对于目前的国内原创音乐人来说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尝试新的模式,众乐纪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产物,挺合理的,既然存在,就有它的时代性。
我一直比较喜欢音乐,一直都在做,但没办法通过音乐赚钱,维持生活。所以一直都是边工作边做音乐。其实也还挺好的,这么做也有两面性,如果专心做音乐,不用为别的事去操心,可能就会把音乐做得特别细,特别好,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也能保证。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真的要通过音乐去维持生活,可能你的音乐中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能实现,包括很多在主流社会取得商业成功的音乐人,他们在音乐的导向上,也需要迎合市场做一些改变和妥协。
如果自己独立的做音乐,可能达不到一定的市场效应,或者不用音乐来解决生活来源问题,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其实也挺好。包括以前在唱片工业时代,很多欧美的作曲家,他们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回家做音乐,几百年都是这样。
真的喜欢音乐和热爱音乐的人,就能坚持做下去,没必要去抱怨什么,坚持十年,也是一个挺享受的过程。
燕振华:于2014年春天在北京组建温莎森林乐队,任主唱,这是一支年轻的乐队,独立、青春、文艺,2015年4月发表最新EP《洛神》。2014年发行专辑《她只是一场幻觉》,现被收录于《众乐纪壹·迷城行歌》。
一边工作、一边做音乐!
我是在马雨阳的朋友圈看到众乐纪的,我看他参加了,我也想过来试试。
我是2013年从曲阜师范学校毕业,毕业之后通过一个在华谊兄弟做演员的朋友介绍来到北京,结果我到了北京就找不到他人了,后来听说华谊兄弟只签女歌手,而且是非常有名气的女歌手,所以到了北京也没有了着落。
2014年我自己开始做乐队,录了一张专辑,后来知道众乐纪就过来参加了,我觉得当时吸引我的就是大家能一起做事,还能做一张实体的唱片,因为一直没有机会做实体唱片,所以这次能出合辑也很开心。
我组建的乐队叫温莎森林,也是根据我创作的一首歌命名的。我在乐队里主要负责创作,也是主唱,乐队经纪也是我自己做。
我现在在一家唱片公司做歌曲上线、还有一些版权的工作。之前也换过几个工作,在琴行、酒吧里都干过。每天都要坐班,演出都要在周末或者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