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武侠小说和民间传说所赐,很多人都以为乾隆皇帝弘历是陈世倌的亲生儿子。据说雍亲王胤禛当年无子,为了在夺嫡之争中获胜,就偷龙转凤,用自家的女孩把陈世倌家刚生出来的男孩换了过来,这个被偷换过来的男孩后来当了皇帝,就是那个一点也不像父亲雍正的乾隆皇帝。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是凭空捏造,因为乾隆实在是太不像他的父亲雍正了:雍正面冷心热节俭勤政,乾隆刻薄寡恩好大喜功,雍正连曾静张熙都没杀,而乾隆一人制造的文字狱和杀掉的二品以上大员,就几乎是其他清朝皇帝的总和。所以不管胤禛正怎么喜欢弘历,“深肖朕躬”这四个字,即使可以用给后来的和亲王弘昼,也不适合用在弘历身上。
弘历的品行性格几乎与胤禛截然相反,于是有人揣度弘历并非胤禛亲生,于是拉出海宁陈世倌来当背锅侠,并说乾隆六下江南,实际是探望自己的亲爹陈世倌去了。那么陈世倌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生身之父?乾隆六下江南是不是省亲?咱们看看这两个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首先咱们来看看陈世倌的履历:陈世倌,字秉之,生于1680年,康熙四十二年进士,“自编修累迁侍读学士,督顺天学政。父忧归,起督江西学政,疏乞终制,得请。雍正二年,服阕,擢内阁学士,出为山东巡抚。”这就是说,陈世倌被提拔为从四品侍读学士(从光绪二十九年起侍读学士升为正四品)之后,然后又任(或者是兼任)正四品顺天府学政(一般这个职务都由顺天府丞兼任,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单设学政),在侍读学士督顺天学政期间,陈世倌父亲病故,丁忧守制三年(或二十七个月),于雍正二年才服满回任,擢升内阁学士(与大学士不是一回事,不平时期品级不同,满六人汉四人,顺治十五年至雍正八年为正五品,侍郎兼任内阁学士则为正三品)。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乾隆的履历: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该人出生时,乃父胤禛已有四子,弘晖弘盼弘昀早夭,弘时已经七岁,所以弘历可以说是老四,也可以说是老五,在弘历之后,胤禛又连得五子,弘昼弘曕在乾隆朝分别受封和亲王果亲王,雍正并不缺儿子,而且还自信余勇可贾,把小儿子弘瞻过继给了允礼。
这就是说,当弘历出生的时候,胤禛并不缺儿子,弘历出生后,胤禛还是不缺儿子,而且胤禛对自己的生产力比较自信,完全不必要去替别人抚养儿子,而且还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姓陈的。
有人说弘历是胤禛所有儿子里最优秀的,可是据正史记载,弘时能力也不差,而性格最像胤禛的,是弘昼。有这么多选择,雍正皇帝胤禛脑袋里即使进了八斗水,也不会让抱养的孩子接班。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弘历出生的时候,他八叔胤禩正在紧锣密鼓地夺嫡争储,所有的大臣都在他的视线之内,胤禛就是有十八个胆子,也不敢搞什么完全没有必要的偷龙转凤——此事走漏一点消息,他就将万劫不复。
最后再来看看乾隆有没有必要六次南下“省亲”。这一点咱们还是来从陈世倌的履历中找答案:“高宗即位,起(陈世倌)左副都御史。乾隆二年,授仓场侍郎,再迁工部尚书。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九年,予假回籍,十六年,命入阁办事,兼管礼部事。二十二年,以老病乞休,诏从其请,加太子太傅。二十三年春,陛辞,赉银五千两,在家食俸。未行,卒,谥文勤。”
这就很明白了:陈世倌一直在乾隆跟前当官,而且应该也是病逝于京城,那么乾隆去江南“省亲”去“省”谁?而且乾隆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五台、一次巡中州,都是陪着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曾为熹妃、熹贵妃,被电视剧演成了甄嬛)一起去的,陪着生母看“生母”,乾隆是在皇帝宝座上做腻了吗?
咱们今天引用清史资料来证明雍正不会抱养陈世倌家的混小子,并不是说乾隆就是一个好皇帝,而是要探讨乾隆为什么成了雍正的不肖之子——不肖之子原本是中性词,就是儿子不像爹的意思,如果爹是坏蛋,那么不肖之子就是好人,比如杨康与杨过。
那么乾隆为什么不像雍正呢?这其实很好解释:狼窝里生长是狼孩,猪圈里长大成猪娃。弘历自小由康熙抚养长大,而隔代亲必然娇生惯养,被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跟父母带大的孩子完全两样,虽然康熙几乎可以称得上英察之主,但是面对弘历这孙子,也不可能狠下心来管教,就更别说抓过来揍一顿了。
在父亲胤禛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的弘历,在爷爷玄烨面前,则可以撒泼打滚。这就造就了弘历的双重性格:有时候宽宏大量,有时候刻薄寡恩,总想建功立业,却又好大喜功,为了“效法圣祖(康熙)”,不惜劳民伤财勤兵黩武而又粉饰太平奢靡无度——这纯属一个聪明孩子被爷爷惯坏了。
所以说小孩子的后天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弘历小时候就亲眼目睹了乃父多么辛苦地替他爷爷追比亏空,清廷之下的百姓生活有多困苦,那么他当了皇帝之后,花钱的时候就要思量一下了。可惜当弘历有希望接班的时候,已经十三岁了,性格已经养成,雍正日理万机没时间管,即使想管,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