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酒是自黑瓶,黄金兽木炭温度。
吴寒要靠近火,没事不要开门。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节选
”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古籍《三礼义宗》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也。”大寒这一天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寒冷的时期,北方天寒地冻,南方寒潮凛冽,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此时,我国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幅寒野苍茫、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二十四节气终而复始,大寒之后便是立春。因此,这漫漫冬雪中也暗藏着萌动的春意。
今年的大寒(1月20日)与腊八节相遇,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与春节临近,不少人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准备年货。
习俗: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通俗来说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霉运扫除。
腊味:年尾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这时的天气云量较少,且少雨干燥,肉类不易变质且蚊虫不多,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为过年制作美味佳肴。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称为“贴年红”。“贴年红”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时宜食补和药补相结合,以食补为主。这里推荐几款冬令进补食谱给大家,大家可根据各自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当的食材来进补。
凤凰花胶羹
材料
鸡半只、花胶50克、人参和黄芪各20克、大枣6枚、生姜数片,水适量(四人量)
制法
新鲜光鸡去毛和内脏,斩件,用武火煲或者炖至沸腾后改用文火再加热两小时,适当调味即得。
功效
此款羹汤含胶原蛋白丰富,有点腻,进食后较难消化,故用长时间烹制使其易被吸收,这与“滋补滋腻之药宜久煎,取其熟而停蓄”的中医理念相符。
黑胡椒萝卜焖排骨
材料
猪排骨1~2根、白萝卜1个、黑胡椒(碎)少许、生姜(片)、大蒜(片)、葱(末)少许,花生油、食盐、生抽适量。
制法
1. 萝卜切块状备用;猪排骨斩小段,洗净沥干,加入少许食盐、生抽、黑胡椒碎腌制约1小时左右。
2.热油起锅,爆香生姜、大蒜,再下腌制好的猪排骨,翻炒至两面变色。
3.放入白萝卜,翻炒均匀,入少许生抽、食盐、黑胡椒碎调味(根据口味可加少许指天椒)。
4.加入适量清水与食材水平面持平,加盖转中火焖煮至白萝卜入味,下葱末翻炒均匀,即可起锅。
功效
白萝卜是冬季养生的重要果蔬,民谚有“冬吃萝卜,上床萝卜,不劳郎中开药方”之说。《随息居饮食谱》载萝卜,“熟者甘温,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肥健人,已带浊,百病皆宜”,其有“蔬中圣品”的美誉。搭配能辟肉类腥臊的黑胡椒碎、生姜、大蒜,焖制一道老少咸宜、温而不燥的料理。
贴士
白萝卜种类甚多,以坚实无筋、皮光肉肥者佳。
川芎白芷葱白饮
材料
川芎10克,白芷10克,葱白3段,红枣2枚。
制法
上述材料洗净,红枣掰开,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辛温解表,祛风止痛。适合外感风寒、头晕头痛之人。
枸杞玫瑰花茶
材料
枸杞子10颗,玫瑰花3-5朵。
制法
把玫瑰花和枸杞子一同放入茶缸中,注入开水,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即可。
功效
养血活血,滋肾调肝,解郁安神。适合阴血不足、肝气郁结之人,尤适于月经量少,经前乳房胀痛,容易痛经之女性。
柴鱼花生猪骨粥
材料
柴鱼干2条,花生粒60克,猪骨500克,生姜2片,白米150克。
制法
柴鱼锤松,去头、骨,撕去皮,洗净,撕成小块。猪骨洗净,斩小件,水焯后捞起。白米、花生粒、生姜洗净后,与柴鱼肉、猪骨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1.5小时,适时搅拌,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养血,补虚强身。适合体虚疲乏,面色无华,气血不足之人。
巴戟苁蓉乌鸡汤
材料
巴戟20克,肉苁蓉30克,乌鸡1只,红枣3枚,生姜2片。
制法
乌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水焯后捞起。巴戟、肉苁蓉、红枣、生姜洗净后与乌鸡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2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补肾阳,养血益精。适合阳虚腰冷,精血亏虚,肠燥便秘之人。
大寒一过
将开始新的节气轮回
极寒之后,必是温暖
让我们继续努力
迎接新年钟响
熬过寒冬,春暖花开
鼠年疫去,牛年牛来
来源 | 综合自央广网、人民日报、广东省中医院、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辑 | 张慧
审核 | 刘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