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找它,找千百度,蓦然回首,那食物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爱美食、爱探店、爱做早餐的二胎90后宝妈。大家好,我是珠珠。"我还记得以前,父母上班的时候为了省事,所以会在超市里购买那种肉包,叉烧包,菜包什么的放在冰箱里,如果又忙又没时间便会打开电饭煲加水然后添上蒸笼放入包子后离开家里上班。等到我们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后,便能够享受到早餐了。
彼时于我而言,包子不过是早上聊以填充的果腹之物,甚至有些包子的皮还有些厚,吃多了反而不觉得有多好吃,透着股腻的感触。直到后面在广州工作的时候,和朋友去吃早茶的时候,才第一次感觉到早点的精致。
面点并不是南方的产物,毕竟小麦这样的作物只适合在北方那样的广袤环境和阳光下才会蓬勃发展。但南方人仍然喜食面食,甚至发展出了带着南粤风格的一股风情。其中,像叉烧包,奶黄包,烧卖,凤爪,虾饺这样的丰盛的早茶,估计也只有在广东这一带才能得见其中婉约风情。
叉烧包,是其中的翘楚,尤为受人们欢迎,和鸡球包等包子并称为"大包"。而这些大包,在最早的时候还不像如今这般精细。早在六七十年代里,叉烧包等不过是走夫小卒聊以果腹的早餐面点。早起的劳动人们吆五喝六地准备前往工厂,或者是商贩挤占好位子,而这个时候一个硕大地叉烧包往往能填补一早上的能量,带来些许欢愉。庞大的身躯和些许肉馅成为了填补能量的受欢迎产物。在那个年代里,叉烧包等大包成了不少人时代的记忆。
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叉烧包的作料也越发精细,和北方粗粮不同,面粉多选用精面粉,口感柔软顺滑,价格也自然而然提高。
肉质方面选用新鲜地去皮猪颈肉,筋道而不失软嫩,切好后便放入滚水中去腥滚烫,然后油炸后大锅炒至,将生抽,糖色和各色酱料在高温地灼烧下,逐渐让酱汁晕染开来,逐步逼入猪颈肉地内里,乃至每一层肉里,烙上味道。如此,猪颈肉地口感便会越发弹牙香而不柴。而这些猪肉切成臊子后才能成为合格的叉烧包馅料。
而面团方面则是反复揉捏,使得力道进入面团里面,打松里面的结构,更为细腻匀称,然后再用手团上面皮,加入馅料,在手上逐一形成花苞,放于一旁发酵,直到时间结束后方可放入蒸笼里满满开花。
温度缓慢攀升,湿度也适当氤氲开来,时间在这里见证着人们的辛劳和用心,看着包子纹路的逐步扩散,包子里的气体不断扩散,顺着面团的结构满满汇聚到顶端,带动叉烧包膨胀到10公分左右,直达开花。如此,一道合格的叉烧包才终于成型,来到我们的身边。
我还记得很多次上班的时候,经过公司附近的包子铺的时候总会要上一个叉烧包,他们家的叉烧包很大,约莫有我手掌大,再搭配上一杯豆浆,整个早上都清醒了过来,带着厚重的重量;我也记得和朋友去吃早点时候的闲适轻松,在茶楼里点上一壶浓茶,再点上一份烧卖,叉烧,凤爪,慢慢品味,十数次的经历已然烂熟于心,但总是吃不够一般的想念。
出锅的叉烧包
这段日子里因为疫情,出去吃的机会少了,所以在群里总是能听到朋友想要去吃早点的牢骚,令我也不由得想念晨间的那抹热气,还有略微裂开散发着叉烧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