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乌鸦
14年前的冬天,一架外形高大、长相完全不讨喜的原型机首次飞上蓝天,是一架引起质疑和争议的F-35战斗机。
虽然它算是取「百家之长」的产物,研发技术来源中不乏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等军工巨头,但它打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200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刊文批评它「飞得太低也太慢,难以对抗俄罗斯的新一代战斗机」,美国海军学会称它为「注定失败的巨大工程」。而到了大洋彼岸,对F-35的批评乃至攻击更加尖锐,有不少的媒体和个人怒斥其「吞金废物」、「浑身缺陷」、「根本无法作战」……
F-35的原型机X-35
从F-35首飞至今已有14年,现在再回首看去,当初对F-35的批评到底成不成立,F-35又为什么会蒙受如此巨大的非议,它的水平究竟如何,这都得从更早的九十年代开始说起……
虚妄的目标
虽然F-35是当今最新锐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但其实它的研发工作早在1993年就已经展开。当时,美国空军和海军都在寻求更新型的战斗机,各种战斗机开发项目层出不穷。
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的美国国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美国可以开发一个具有多种子型号的通用空中平台以取代海空军所有的老旧战斗机,并且降低采购成本、简化维护流程和操作培训流程」。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诞生了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JSF),而这一计划的最终产物正是F-35战斗机。
F-35A编队
当时的美国人喊出的口号是,「F-35至少能够同时满足美国三军和至少两个外国合作伙伴的要求」,并且拉来了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和BAE公司三大军工巨头站台。从纸面上看,F-35几乎完美地解决了一切问题……
托德·哈里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撰写的报告已经很明确地指出,F-35在前期的过度宣传和它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因目标过高而导致的种种挫折,使它面临着严重的公关危机。但是,F-35遭受非议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错位的竞争
自打F-35服役以来,很多人都在激烈地批评F-35面对歼-20、苏-57等具有高速高机动性的重型制空五代机时「毫无还手之力」。而事实也确实如此——F-35只能靠加力飞出1.6马赫的最高速度,而F-22的巡航速度都达到了1.82马赫。
F-22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解释起来并不复杂:F-35自设计工作开始,就没想过要对标中国和俄罗斯可能研发出的第五代战斗机。当时尚未停产的F-22还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人设计F-35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取代F-16、F-15和F-18等老式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换句话说,F-35打一开始就不是冲着制空去的。
美国军事专家戴夫·德普图拉也指出:「有限的制空任务只是F-35任务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可以说,F-35和这些制空战斗机的竞争实际上是错位的,双方的任务、定位都不同,单拎出来一对一地比较毫无意义。
不难看出,实际上大多数针对F-35的批评和指责其实都不怎么站得住脚,但这并不意味着F-35就没什么问题——事实上,它不仅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
愚蠢的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很清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贯的尿性:从F-117到F-22,隐身战斗机往往只能在价格和性能之间做一个折中的取舍,即使富如美国也不例外。但是设计目标单一的F-117和F-22要做减法很容易,但在「篮子里鸡蛋太多」的F-35身上就行不通了。
生产线上的F-35
再加上当时中国的歼-10已经首飞,而歼-20已经处于研发阶段。因此,为了以最快速度把F-35战斗机折腾出来,五角大楼做出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对F-35战斗机项目实施「并行推进」。
何谓并行推进?一旦F-35的设计确定,就立即开始进入生产阶段,然后再根据后续技术发展和部队反馈来进行改进升级。这一方式能以最快的速度把F-35造出来。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F-35又曝出严重缺陷」的新闻。归根结底,F-35打一开始就是个半成品。
五角大楼也为自己急于求成的手段付出了代价。虽然并行推进让美军尽快获得了F-35战斗机,但美国军方最终还得为这些半成品战斗机付出昂贵的升级改进费用,算下来其实价格更加昂贵了。有多贵?2017年,美国空军不得不考虑放弃最初收到的108架F-35A战斗机(价值214亿美元),因为升级维修这些半成品战斗机实在是太贵了。
甲板上的F-35C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曝光的一系列关于F-35的负面新闻,几乎都是这些半成品战斗机惹的祸。由于差评太多,就连美国国会都开始考虑是否要终止F-35项目。但这能怪到F-35的头上吗?它也就是个背锅的,毕竟赶鸭子上架的是美国国防部。
今天的F-35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F-35日益完善。从2015年到2019年,F-35A战斗机的平均任务能力率(执行任务时长占全年总时长的比例)从55%暴涨到73%,不仅高于空军整体机队平均水平(70.27%),甚至还略高于F-16D战斗机的72.11%,更是远远超过了F-22战斗机的50.57%。
曾多次激烈批评F-35的时任空军参谋长大卫·戈德费恩将军对此坦言「实际上,我对做出的转变感到非常高兴。」
自第14批次的F-35A战斗机下线以来,该战机的生产成本已经低于7700万美元,比F-15EX战斗机(8770万美元)还低,是目前世界上最便宜的第五代战斗机。
虽然F-35的后续养护成本和飞行小时成本仍然要比传统的第三、第四代战斗机更高,但换来的是F-35更强的穿透性作战能力、更高的打击效率和更稳定的战场生存性,以及对非隐身战机的「代差碾压」优势,这些优势都是非五代机难以实现的。
参加红旗军演的F-35
最有资格评价F-35战斗机的人就是那些驾驶过F-35战斗机的飞行员。曾驾驶F-35参加红旗军演的约书亚·伍德上校曾指出,在七八次对抗演习中,F-35总能提前发现并击落那些第四代战斗机,而那些战斗机的飞行员往往都是具有3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老牌飞行员。
他还强调:「F-35拥有传统战斗机都不具备的高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你能够掌握主动权,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思考你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而对方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击落了。」
F-35的真实定位就是一款美国人定义下的「缩水版多用途五代机」。它最重要的任务往往是空对地打击,它最强的优势是信息化、感知能力和性价比。
可以说,F-35原本就不是为对付歼-20准备的,它所瞄准的,是中国、俄罗斯乃至世界各国大量装备的第四、第三代战斗机,毕竟F-35制空能力再如何不堪,也足以靠代差碾压传统的非隐身战斗机。综合来看,F-35的过去是失败的,但放在今天,它已经称得上是第五代战斗机中的「性价比之王」。
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亚历克斯·霍林斯也指出,F-35只是美国探索未来空战的第一步,而第一步的代价往往是昂贵的。但在未来的美军下一代制空战斗机上,F-35项目中的教训能让美国少走很多弯路、少花很多冤枉钱,因此F-35的能力,并不能单纯用金钱与效益去衡量。
正如英国航空先驱弗雷德里克·汉德利·佩奇爵士所说:「不要通过廉价经营来赢得战争,因为没有什么比为了省钱而输掉一场战争更加昂贵。」对于美国来说是这个道理,而对于视美国为追赶对象的中国来说,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