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九子夺嫡
“最是无情帝王家”,中国一部封建王朝的历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史。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父子可以反目,兄弟也能成仇,在中国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为了那方宝座,多少人可以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多少人可以铁血无情,罔顾人伦,他们或是起兵攻伐,或是宫廷政变,或是药鸩谋君,或是矫诏篡位,绘就出一幕幕令人叹息与不禁扼腕的画卷,谱写出一曲曲功成骨枯和生灵涂炭的悲歌……
康熙帝的诸位皇子们
最近几年,清宫剧大火,大辫子的形象几乎充斥着各大卫视的古装剧荧屏,这也让众多观众得以走近清朝,得以了解清宫,更能够以此充分领略到这段最接近现代的封建王朝历史,但是由于各大影视剧的架空或者改编,所展现的往往并非是真实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很多观众都被误导了,他们所认知到的一些历史人物形象已然面目全非,他们所了解到的某些历史重大事件已然颠三倒四,因此正本清流,以矫视听还是很有必要的。
雍正帝形象频现影视作品,引发探史热潮
在清宫剧层出不穷的当代,雍正帝是当之无愧的“最忙皇帝”,更是成了“网红皇帝”,《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等,都是围绕雍正继位前后的历史进行改编的,这些影视剧中不乏历史常识性错误,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权当娱乐消遣一看,切莫误以为真。
影视剧中的雍正帝形象
而开启清宫剧乃至历史剧先河,达到了至今历史剧仍难以企及之巅峰的也是一部关于雍正帝夺位的影视剧,这就是《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首播至今,已经二十余载,但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评分之高,获奖之多,足以印证,经典咖位。
二月河的这部原名为《雍正皇帝》的巨著,经过改编后更是成为了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剧中情节设置得跌宕起伏,又有一定历史依据,演员塑造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演技令人拍案叫绝,更是成为权谋剧中教科书般的存在,然而很多人在看了这部剧以后都认为这是一部为雍正帝翻案的影视,对于雍正过于美化,毕竟在过往相关记载或展现中,雍正帝是一个妥妥的暴君形象,他弑父篡位,逼母杀弟,甚至虎毒食子,更是派出“血滴子”,他沉迷丹药,宠信术士,甚至搞出了一部欲盖弥彰的《大义觉迷录》,绝对不是什么好皇帝。
康熙帝与太子胤礽
在看了《雍正王朝》以后,很多观众乃至历史爱好者也出现了很多困惑,编剧和导演这么极力为雍正帝“翻案”,又能在央视首播,难道自己以前真对雍正帝有什么误会?雍正帝的继位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是合法继位,是矫诏篡位,还是无诏夺位?他这个人在历史上真有那么不堪吗,这部剧里他明显是一位励精图治、勤于国政的好皇帝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雍正怎么从八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个切入点谈起,同时我们经过严谨的分析与对阿哥们的对比,其实可以发现,雍正帝确实就是那个“人君之选”,他也的确最具备铁稳登基的条件与君临天下的能力。
康熙帝是一位十分爱好学习的皇帝
康熙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接班人选择犯难
事情要从康熙皇帝说起,康熙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有道明君,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南征北战、运筹帷幄,奠定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坚实根基,甚至被誉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实际上是清朝的第四位当家人,也是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但是他的庙号是“圣祖”,皇太极才只不过是“太宗”,能得开疆立业之“祖”的庙号,足以说明他的文治武功,与其对清朝鼎立基业的贡献。康熙帝1661年到1722年在位,总共61年,8岁登基,14岁亲政,是顺治帝的第三子,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继位的时候,其实正是世界大格局大变化的时代,错综复杂的环境,风云际变的形势,有内忧也有外患,他在位期间,几乎是连年用兵,征战不断,也是为了给后世一个清平世界。
年少时期,面对权臣鳌拜,康熙帝韬光养晦蓄势而发,终于扳倒鳌拜得以真正掌握实权;然后又腾出手来平定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要知道三藩之乱最得势的时候曾经一度占领大半个中国,康熙皇帝临危不惧,于乱世中还是平定祸患;随后他又收复台湾,解决了郑氏难题,进而又进行了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了对东北黑龙江流域的控制;对于漠北葛尔丹则三度征讨,终于平定;对于治河与漕运,在他任内也处理得井然有序;他自身也倾心汉化,并积极学习西方科技,重用汉族官僚,注意与民休养生息,这也有效缓和了民族矛盾。
然而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却在处理接班人的问题上,一筹莫展,引得众皇子之间内讧不断,夺嫡呈现了白热化之势,同时这也导致了康熙晚年的倦政怠政,也让当时的吏治十分腐败,国库十分空虚,这些在《雍正王朝》中都有过一定影视展现,赈灾筹款、追缴库银、整饬刑部等等。
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在帝王中确实首屈一指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后妃和子女都特别多的皇帝,子女方面虽然没有达到宋徽宗的数量,但也是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子女数量的第一档,根据相关统计他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这个庞大的后代基数,也为他日后带去了无尽的烦恼,更给后世营造了很多的猜测。
清世宗雍正帝——爱新觉罗 胤禛
康熙帝皇子繁盛,参与夺嫡主要九位皇子
我们就从康熙皇帝的这些皇子来分析,为什么雍正帝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也应该是康熙选中的接班人。首先,有多达承瑞等11位皇子没有参与序齿,在很年幼的时候就早殇,此外有皇六子胤祚,在6岁就早殇,在《宰相刘罗锅》里倒是有个“六王爷”,但历史上的序齿六王爷可真没影视剧里那样长寿;皇十一子胤禌在11岁早殇;皇十八子胤衸8岁早殇;皇十九子胤禝3岁早殇。
而康熙皇帝的一众皇子中,有的因为年龄太小还未成材,不具备继位可能,比如康熙驾崩时,皇二十子之后的皇子尚且年少,康熙子嗣众多,不需要再像前朝一样选择少年天子;有的寄情于他物,志向根本无意于登顶大宝;有的则有性格方面或者做事方式的缺点,再或者有的干脆就身体有残疾,不具备承继大统的能力与条件,因此根据历史的记载,主要进行夺嫡的就是九位皇子,而九子夺嫡的事迹,各大清宫剧已经无数次进行了演绎,比较贴近历史真实,也客观再现了夺嫡残酷性的恐怕也只有《雍正王朝》了。
九子夺嫡引发了康熙晚年的朋党林立
这九位参与夺嫡的皇子阿哥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次子原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清朝的皇太极和顺治两位皇帝都是通过王公贵族推选得以继位;康熙皇帝的继位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曾患过天花;但到了康熙立接班人的时候,形势又大不一样,康熙帝相对比较长寿,文治武功又十分了得,子女繁多,他在选择储君一事上,学习了汉家王朝的做法,早早册立了太子,确定了储君人选,希望好好培养教导,避免清初帝位交接的一系列波折,这个初衷是很不错的,如果没有后来的废黜太子,当然也就不会让其余皇子蜂拥而至,争夺帝位,就更不会有什么九子夺嫡一说。
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非人君选两废两立
早在康熙十四年,康熙就册立了当时仅仅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太子,之所以册立他,原因有这样几个:
- 第一,因为胤礽是皇后赫舍里所生,乃是嫡出,在封建王朝里正妻嫡出之子是最合法的继承人这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宗法制的具体实践;
- 第二,康熙帝与皇后赫舍里的感情甚笃,他们是少年成亲,当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两小无猜,情意很浓,赫舍里应该是给了少年康熙足够的温暖与帮助,康熙帝爱屋及乌也就更加喜欢皇后所生的嫡子;
- 第三,赫舍里因为生胤礽而撒手人寰,康熙帝一直有愧,觉得胤礽就从小就没有生母很可怜,而赫舍里皇后为皇家诞育龙种,却没有好好享受人伦之乐,因此立胤礽也有补偿之意;
- 第四,皇后赫舍里是索尼的孙女,而索尼是顺治帝为康熙指定的四大辅政重臣之首,其家族势力巨大,赫舍里皇后的叔父又是国之重臣索额图,无论是处于笼络权臣家族,还是对皇后的思念愧疚之弥补,胤礽都理应成为皇太子。
可这皇太子一当就是几十年,说实话这期间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生怕做错事,作为现代普通人的我们可能很难真正体会胤礽的煎熬之苦。
康熙帝之二阿哥太子胤礽
胤礽被立为太子之后,康熙与其的相处一直很融洽,相安无事,但事情的转变,出现在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囚杀了重臣索额图,并且认为索额图是康熙一朝最大的罪人,而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最重要成员,更有叔姥爷之尊,因此索额图集团的覆灭,也就成了太子被废的前奏,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在木兰围场,康熙帝认为胤礽不忠不孝,窥测皇帐,多有图谋不轨之心,因此就废除了太子之位,就此也引发了众多皇子对于皇位的觊觎与争夺,在废黜太子的上谕中,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
应该说康熙帝对废太子的废黜言辞是十分语重的,他明确指出胤礽没有继承满族人的优良传统,也不遵从自己的训导和培养,康熙认为胤礽刻薄寡恩,放肆暴虐,而且有淫乱这样的无德之事,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不配再是人君之选了。
我们看到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设计了一个康熙妃子郑春华与太子私通的情节,太子第一次被废也跟此事件被发现有很大关系,这当然是编剧艺术创作的桥段,其创作的灵感和依据很有可能就是基于典籍里对于太子胤礽这样的历史记载。
既然太子被废,那么其他皇子也就有了机会,虚位以待,人人可取而代之,因此朝堂之上党争纷起,朝堂之下则暗流涌动。
康熙帝之皇长子大阿哥胤禔
皇长子胤禔利令智昏,魇镇害人失去资格
对于惠妃所生的皇长子胤禔,因为是庶出,行事又经常不为康熙帝所喜,虽曾从征葛尔丹,但康熙帝一直对他没有好印象,直接熄灭其争位火焰的,则是他自己的作死行为,胤禔与太子素来不对付,太子被废后,胤禔十分高兴,同时又获得了从漠北到京师监视看守胤礽的差事,更是让他忘乎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悄然来到,他竟然利令智昏的要求康熙帝赐死胤礽,引起了康熙帝的愤怒与不满。
后来皇三子胤祉又告发了胤禔用魇镇谋害太子一事,直接惹恼了康熙,康熙认为他是罔顾人伦的“乱臣贼子”,剥夺其爵位,同时把他圈禁了起来,一直到雍正十二年胤禔才死去,当然夺嫡之争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康熙帝之皇三子三阿哥胤祉
皇三子胤祉文武双全,结交太子没犯大错
皇三子胤祉,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一度是很受康熙帝所喜爱的,他的文学诗词、书法造诣在一众皇子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而且还精于骑射,根据历史记载,胤祉曾与康熙帝一同围猎,其斩获与父亲康熙帝不相上下,可见其满人基本骑射功夫方面的成就。
因胤祉与太子胤礽来往密切,因此胤祉的境遇也随着太子的废立而发生着变化,整体来讲康熙帝对于胤祉还是比较重用的,曾安排他和后来的四阿哥雍正帝祭祀曲阜孔庙,这是十分信任他的表现,还曾让他跟随亲征葛尔丹,掌管镶红旗大营等,但康熙三十八年,胤祉在敏妃丧期未满之际,他就剃发而违反了礼法,因为这件事自他以下的家吏都受到了处罚,他的爵位也被降为贝勒,直到第一次太子被废之时,康熙帝因为胤祉与胤礽关系亲密,还专门问讯过他,后来康熙帝给胤祉此事的评价,历史典籍也记载了下来:
“胤祉与胤礽往日虽然关系好,然而却未怂恿胤礽为恶,所以不加罪于他。”
大阿哥胤禔曾用魇镇谋害太子胤礽
当时,蒙古喇嘛帮胤禔魇镇谋害太子胤礽的事,被胤祉告发,这一系列有关太子的事持续发酵,也让皇三子胤祉基本告别了皇位争夺。即使胤礽复立,那也只是康熙帝的斡旋之法,胤祉虽然还获封亲王,在胤礽再次被废的时候还获得了封赏,却从此远离了权力争夺的核心,因为他与废太子胤礽交好,又在皇十三子即后来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并不悲伤,因此被雍正帝惩办,派去守护康熙帝的景陵,后来也就死于幽禁之所。
康熙帝之皇八子八阿哥胤禩
皇八子胤禩沽名钓誉,死鹰事件退出争夺
再来说一下皇八子胤禩,可以说他确实是胤礽被废以后,最接近被立的人选,他是胤禔母妃惠妃抚养长大的,因此太子被废后,在历史上大阿哥向康熙推荐立八阿哥也就不足为奇了。胤禩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很早就被封为贝勒,是当时获爵皇子中最年轻的,他曾署理内务府,也曾多次出色完成康熙帝安排的差事。
让他失宠的原因,在于第一次废掉太子后,他结党营私,而且一切搞得太明面和激进,众多臣子都称颂他是贤王,更有道士张明德看面相认为胤禩是可以继位大统的人,这一系列行为,引起了康熙帝的猜忌,我们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也能看出,胤禩广为笼络,也工于心计,他通过刑部冤案等近乎扳倒太子,一度占得了形势上的先机。在历史上康熙帝曾让大臣们推举新太子人选,佟国维、马齐、阿灵阿等重臣都支持胤禩,招致康熙反感,康熙反而就此复立了胤礽的太子之位,直接弹压的就是胤禩的党羽势力,要知道自古以来,一旦皇子党羽渐丰进而威胁皇权,等待他的往往只有失宠和夺权,承继大位更是没有可能了。
康熙帝驾崩遗诏命皇四子胤禛继皇帝位
在《雍正王朝》里,“死鹰事件”是胤禩嫁祸给十四阿哥,引来康熙大病继而病重驾崩,这件事在历史真实上,却是胤禩送的死鹰,胤禩初衷可能是无心的,但却真的由此彻底断送了夺得嫡位的可能,康熙帝当时对于胤禩是十分失望的,甚至认为其父子亲情也就此断绝:
“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八阿哥胤禩在康熙晚年,积极谋划,跃跃欲试,广结朋党,赢得一大批大臣们的支持与力挺,他集合了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的最庞大皇子阵营,引起了康熙的警觉,康熙皇帝认为他收买人心,用心险恶,并且评价其柔奸成性,广结党羽,暗害太子,因此胤禩也就此退出皇位争夺,他见自己夺位无望,转而支持十四阿哥,在雍正帝继位后,他一开始被委以重任,后来逐渐被雍正帝翦除羽翼,进行清算,后被雍正帝赐名“阿其那”,一度幽禁至死,据历史记载,雍正帝对胤禩也多有猜忌:
“皇太子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
雍正继位之初,为了安稳胤禩及其党羽,一度晋封他为和硕廉亲王,当时胤禩的福晋都很明显看出了其处境的不利,她对来祝贺胤禩获封的人曾说:
“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
根据相关记载,当时的这句话传到雍正帝耳中,他下令将胤禩的福晋赶回了娘家。不久以后,雍正帝还罚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其后又剥夺了胤禩的王爵,将其圈禁而死。
康熙帝晚年皇子夺嫡引发历史谜案
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一场皇家父子斗争闹剧,也严重消耗了国力,滋生了腐败,助长了朋党,遭殃了百姓,有关康熙九子夺嫡的揭秘文章我们还将继续,希望能从典籍的字里行间中寻找历史的真相,也希望可以从记载的万千事项里破解久悬的谜案,历史的魅力尽在于此,品之读之,别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