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惠州网
惠东县稔山镇范和古村落。
古村落常被喻作一本古书。
惠州的古村落大多形成于清代之前,广府、客家、潮汕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并保留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全市目前共有30个国家、省、市级传统村落。
在那些村落里,或许墙皮早已脱落,露出大片斑驳,岁月缠绕成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不知所起,不知所终。或许古村新韵,只有年年岁岁的雨水在某一处留下光阴的痕迹,伸手轻抚,似乎还能感知到这座古村有力的脉搏。也不知,墙后的老宅里,藏着多少代人的故事,关于家族,关于爱情,关于兴衰起落,关于柴米油盐。
万物逆旅,百代过客,无数场人生大戏幕起幕落,古村依然静默,仍在发展。
建筑智慧,文化情怀
城中有寨、寨中有院落、院落有家居
翻动惠州传统村落的书页,散发出历史的韵味,古人的智慧和灵气再现眼前。
跨过厚实的石门,看着大小屏门的木雕,再看石雕的窗花,以及樨头各种动物造型的木雕,古村落的房子保存了建筑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情怀。
位于惠东莲花山下、西枝江畔的皇思扬村,古村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形成规模,从几户人家逐渐发展成人口达数千人的村庄。现存的大部分建筑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存。建筑群内有城门、书院、祠堂、庙、观、牌坊等建筑,有些大户人家还内设水井、花园、练武场,功能齐全。精美的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在村里随处可见。
皇思扬村古建筑群按照“设治防御”的体系而建,全村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城内又有小围屋,各房屋由百余条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巷道连城网,形成“城中有寨、寨中有院落、院落有家居”的“大围龙套小围龙”的建筑格局。村庄规划布局精妙,巷道经纬有序,村外阡陌纵横。
古村建筑的选址、设计和营造,周密考虑了天文、地理、气象等环境因素。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的惠东平海古城,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军事要地,历来都是海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研究岭南军事史的一块“活化石”。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朱元璋为抵御倭寇骚扰,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守御千户所城,经过九年时间建成平海古城。“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形似古钟,故有钟城之称。虽然经过600年的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老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
走进惠东平海古城,从保存的古建筑,我们可以感受那战火频仍、动荡不安的岁月。也能从建筑中,体会到古村落的祖辈们聚族而居,精诚团结,共御外敌的景象。
文化记忆,新美旧韵
夕阳西下秋风吹过,古建筑诉说着往日艰辛与辉煌
有人说,古村落是一个流传久远的传奇,是一曲唱了几百年的老歌。
沥青路旁绿树成荫,客家围屋宏伟古朴……进入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一幅新农村图景徐徐展开,新美旧韵的完美结合,让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省级古村落充满魅力。
村中有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宏基小学。校园内的“宏谟亭”凉亭,昭示着这所学校的百年历史。早在清代,当地就有由富户出钱延师讲学的“守鳣书室”“关西书室”两个书室,清光绪二十九年,两个书室合二为一,创办良井强立初等小学堂。其后几十年,校名几经变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办学规模。110多年来,宏基小学生源不断,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
霞角村如今保留着5座规模宏伟的客家围屋,距今已有一两百年历史。不少围屋的大厅横梁上写有“诗礼传家”4个大字,以弘扬家风。杨氏二世祖玉茂公还传下一副对联作为家训:“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可见,古建筑记录着当地杨氏崇文重教的佳话。
第一次走进仲恺高新区潼湖镇赤岗古村,有种进入孤岛的感觉,周围是湖泊和水塘,整个村子安静得有点让人望闻生畏。从高处远看,赤岗古村就像一只大大的螃蟹静静地躺在湖泊和水塘中央。“日头一出似火烧,晒死高田冇禾收,水浸低田冇禾割,耕田至死冇风流。”这是赤岗村的民谣,足以证明以前生产条件十分恶劣。村民出行主要依靠水运,每家每户都有一条木船,有“水乡”之称,所以镇内还流传“有女不嫁赤岗村,出门三步要摇船。遇到一朝起身迟,头发零丁走赶船”的说法。
赤岗村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建有崇礼堂、崇庆堂和综堂等祠堂,每个都编写有各自的族谱。美乾书室更是见证了赤岗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清朝有个教书先生杨黎光,其家族由于开学堂和做生意,生活较富裕,被邻里称为“九代不扶犁”,即九代人不用种田也能较好生活,并流传至今。
夕阳西下,秋风吹过,古建筑斑驳的光影,仿佛记录和诉说着往日的艰辛与辉煌。
时空恍惚,传承发展
偷得浮生半日闲,古村落有诗有乡愁
古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古村落,让古村落活起来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北部的周田村,客家围屋建筑众多,集“千秋客家文化、百年红色经典”和侨乡文化于一村,文化价值独特,是叶亚来故居、叶挺故居、廖似光故居所在地。该村先后涌现出6位将军,40多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位于村内的叶挺将军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周田村有200多年华侨文化史,该村叶亚来被称为“吉隆坡王”,是吉隆坡开埠功臣。
作为客家人聚居区,周田村一些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如“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是该村传统民俗活动,200多年来一直流传至今,基本内容有朝拜、祈福、围龙、摘柏、吃长寿饭等。
在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可以感受到两种时代氛围:在范和古村落不宽的巷子里,巷道用花岗岩石板或鹅卵石铺砌,老房子排列整齐有序,让人仿佛置身明朝时代,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恍惚感。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范和村近年来修建的猪山公园设置了步行道和栈道,公园旁设有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在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的衬托下,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这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古建筑繁多,多为明清时期建筑。近年来。在坐拥古建筑和古文化资源的同时,范和村整合古村风貌、田园风光、海洋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推出当地特色小吃,使村里的旅游业不断升温,成为网红乡村旅游打卡地。
尽管历经百年沧桑变化,古村落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但有诗还有乡愁。偷得浮生半日闲,行走在古村落里,让心中淡淡的乡愁得到慰藉。
古村故事
旭日村
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旭日村位于博罗县龙华镇北面,前临东江,北靠罗浮,风景秀丽。旭日古村由蔚园、东园、大园、南边、大巷、梅花、永吉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村域总面积23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93亩,水田面积400多亩。旭日村于2012年12月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古村落。
旭日古村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群,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全村约有600多间古房屋,都是以“麻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铺麻石天井,两边住房形式一样”为特色的砖瓦结构建筑,村里每条小道铺设的都是麻石板。整座古村呈块状排列,布局严谨,气势恢弘,具有典型的明清岭南建筑风貌。如今,村里还有保存完好的5座家族宗祠和16口古井。这些祠堂建筑群依山就势,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充分展示了岭南古村落文化中的美学意境和根源于古老农耕文化的居住情调。
旭日古村是一个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农业聚落,它的形成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以大片的耕地和水塘等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古村居民形成了协调和谐的自然观和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如今,旭日古村整体保存良好,有完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墨园村
耕读文化氛围浓厚
墨园村位于惠城区横沥镇东北约6公里处的东江东岸,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66公顷,山地面积约33公顷。总人口为2127人,约350户,是一个风景秀美、宜居宜业的农业型村落。
墨园村的古建筑、民居主要有祠堂、府第、庭院、水井以及其他特殊建筑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墨园古村与东江流域的许多村落一样,基本上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村落。古村落在环境和建筑的营建上,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又处处表现出了对传统观念和秩序的尊重。蕴含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古民居是墨园古村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该村现存古建筑、民居基本上是清代风格。这些密集式布局的村落、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和特色。除此之外,墨园古村的耕读文化和民俗文化也有独特之处。墨园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的耕读文化。墨园村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独特的民俗。每逢元宵节,必有隆重的活动“上元清醮”。村里的男子在围门楼前的广场上一次次跪拜,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健康。
鹤湖围村
清朝竣工三面环水
龙门县鹤湖围村位于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总面阔79米,总进深77米,占地面积约6166平方米,共有108间通廊房。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后围中间的中心楼)、一斗门。堂横屋单层,外围高二层,碉楼高三层,望楼原高五层,现残存墙体。堂屋两侧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中轴线宗祠为三堂屋,禾坪南侧有一口古井,斗门前有古石桥通围内,四周筑以高矮不一的围墙。
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至龙门永汉莲塘开基,悬壶济世,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继建鹤湖围村,于清朝同治二年竣工。
鹤湖围是惠州唯一一座前有大面积池塘连结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山地的城堡式客家围楼,为研究客家人的生活居住习俗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茶园村
特色民俗传承至今
茶园村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北侧,面积约6.8平方公里,居民区占地面积510亩。村里以叶、刘、何三大姓氏为主,大部分是客家人,通行客家话,现常住人口约为8000人,户籍人口约为2700人。茶园村于2013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古村落。
茶园村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古民居,古建筑文化独特,主要建筑包括茶园老屋、榴兆楼、松乔楼、秀林楼、松乔学校旧址、东纵物资供应站旧址、叶松城烈士纪念碑等古民居、古建(构)筑物,多处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松乔学校建于民国期间,据惠阳《叶氏族谱》记载,松乔学校由叶国梓创办,为叶氏家族私塾。该建筑至今保存完整,是秋长街道区域内较早的一所学校,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松乔学校旧址于2012年11月被公布为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茶园村是客家人聚居区,历经沧桑,在保留客家人纯朴、勤劳刻苦精神的同时,留下了别具风格的民俗文化,该村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礼仪和风俗的教育,其特色传统风俗流传至今。
网友说
“我说不信你说信”:比起城市的霓虹交错,我们通常更希望有一处宁静祥和地,栖放我们杂乱无章的心绪。和朋友一起去惠州的古村落走一走,散散心,看看那些被遗忘的小角落,或许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OPPO”:现今的古村落面临的不再只是保护好使其不受破坏,而是如何经营好古村落,让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之前和朋友一起去墨园村看过,既能感受古村静默的美,也有一些现代化的旅游体验。
“嘻哈大王”:现在旅游那么火,很多人不知道家门口就有一些可以探秘的古村落。我觉得当地政府在保护的同时还大力宣传,让更多人去了解古村的故事。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龚妍
图片 惠州日报张艺明 姚木森 杨建业 宫晓磊 黄俊琦 通讯员林秋萍 李如霞(资料图片)
总策划 蒋勤国
总统筹 王昆发 张锦坤 于泽 李朝荣
协 调 李建国 谢超平 盘科 龙生财